慷慨七言鲍参军(鲍照)——古典诗歌发展历史之47
迪丽瓦拉
2025-07-10 19:33:23
0

鲍照做为南朝宋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和谢灵运、颜延之一起,并称“元嘉三大家”。元嘉体是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次提出,用以概括体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形成的一种诗风,风格特点是将诗歌从“玄学说理”中解放出来,突出了文学性,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以赋体入诗。同为南北朝时期,只是稍晚几十年南朝齐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描述元嘉诗风为“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三人中,谢灵运的山水诗写的最好;颜延之的作品多以侍宴、应制为主,风格典雅凝练;而鲍照则以乐府诗闻名,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上居于第一。而由于鲍照推动了七言诗的创作,尤其是改每句押韵为两句押韵,即只在偶数句押韵,为后世七律的形成进行了探索,所以也有看法说鲍照应为三人之首。

此外,因为诗歌风格相近,鲍照和比自己晚一个世纪的北朝诗人庾信合称鲍庾,听起来就很鲜,鲍鱼嘛。

鲍照的出生年月史书记载的不很精确,大约在公元412年至416年之间,算是东晋末年出生,南朝宋第三个皇帝宋文帝执政期间入仕,与东晋年间入仕,南朝宋初年离世的陶渊明想比,稍晚一点,陶渊明成名的时候鲍照出生,陶渊明离世的时候鲍照成年。和谢灵运、颜延之等众多出身世家的诗人不同,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的鲍照出身低级世族,幼时家境贫寒,曾经从事农耕。也正因为如此,鲍照陶渊明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毕其一生都在仕途上奋斗。

元嘉十二年(435年),二十出头的鲍照创作了乐府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也有学者考证是写了其中的部分诗作,这是鲍照的代表作之一。诗题的拟行路难是指摹拟汉乐府杂曲歌辞《行路难》,这种“拟古”的做法在曹魏就开始盛行。鲍照这十八首乐府诗,艺术表现生动,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体裁丰富,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多种形式;主题鲜明,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悲哀,人世不平的愤慨,游子思妇的情怀。但整体的格调抑中有扬,在悲观消极的背后,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奋斗的决心。其中的第四首广为传诵: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就在这年的冬天,鲍照向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献诗以求入仕。刘义庆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颇具文采,是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集《世学新语》的编撰者。这部小说集最大的特点是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关于他们的言论或故事虚实参半,不尽符合史实。后来的历史小说创造基本都沿袭了这种套路。

识才得刘义庆对鲍照非常欣赏,先是赏赐了鲍照二十匹帛,后委任鲍照为侍郎,鲍照又作了一篇《解褐谢侍郎表》奉上。“解褐”读作jiě hè,字面解释是脱去老百姓所穿的布衣,意思就是当官入仕了。刘义庆虽然出身宗室,得封王爵,但是他非常谨慎,不愿介入宫廷争斗,在各个地方任职期间也表现的中规中矩,无功无过。鲍照作为刘义庆的侍郎,一直追随刘义庆,走遍荆州、江州、广陵等地。在此期间,鲍照也参与了《世说新语》的编撰。

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正月,刘义庆病逝,鲍照为之服丧三月后解职还家。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春季,鲍照离家求官,七月投在另一位宗室衡阳王刘义季麾下担任幕府。元嘉二十四年(447年)鲍照离开刘义季幕回到京都建康,投向始兴王刘濬,担任藩国始兴国的侍郎。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鲍照离开刘濬幕府,在长江之北漫游,写下很多游子思乡的诗歌。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宋文帝刘义隆被自己的长子太子刘劭和次子始兴王刘濬联手弑杀,刘劭自立为帝,改元太初,刘劭也成为中国汉民族政权第一个“弑父登基”之人。从此,刘宋王朝由盛转衰,进入了覆灭的快速路。刘劭弑杀君父登基不足两个月,刘义隆的三子刘骏起兵攻杀刘劭,夺得帝位,成为刘宋第五任皇帝,史称宋孝武帝。鲍照为孝武帝军献诗《中兴歌十首》之后被任命为海虞县令。

孝武帝刘骏本人文章华敏,才藻甚美,所作诗文菁华璀璨,当时有文集三十五卷,也有部分诗歌文章流传至今。他的乐府诗写得清新自然,如《丁督护歌》“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后人评价他开创了帝王写民歌的先河。在他年号“大明”期间,诗歌创作获得较大发展,“好斯文”、“尚俗谣”辩证共存,被称为“大明诗风”。也正因为如此,刘骏在诗文方面颇为自得,自视甚高。这个阶段的鲍照,所写文章多言辞粗俗句子重复,当时有人嘲笑鲍照才思枯竭,鲍照笑而不语。孝建三年(456年)春季,鲍照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官职虽然不高,但是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权威很重,宰相大多都担任过这个职务。此时的鲍照有点飘了,在担任中书舍人的第二年,公元457年,他讽谏孝武帝刘骏宫闱渎乱,创作了《采桑》一诗,从而失去了刘骏的宠爱,加之有人进谗言,鲍照被免去太学博士、中书舍人,贬谪外放担任秣陵令。鲍照忧谗畏讥之下,作乐府诗《代陈思王京洛篇》、《代白头吟》等诗以寄托自己不遇自伤之情。大明二年(公元458年),鲍照转任永安令,不久后被撤职查办,告别了短暂的仕途高点。

大明五年(公元461年),鲍照到扬州吴兴投向刘骏的第七子,临海王刘子顼,担任军府佐、掌书记、征虏参军等职,一直到大明八年(公元464年)闰五月,孝武帝刘骏薨,太子刘子业即帝位,史称“前废帝”。次年(465年)十一月,刘骏的十一弟,湘东王刘彧废杀侄子刘子业后即帝位,是为宋明帝,同年,刘骏的三儿子,晋安王刘子勋讨伐刘彧,刘子顼起兵响应。

泰始二年(公园466年),刘子勋在浔阳称帝,定年号为“义嘉”,起兵进攻都城建康。刘子顼被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鲍照也跟着升职为卫将军参军。这也是鲍照被称为“鲍参军”的来历。但这次,鲍照压错了宝,八月,刘子勋兵败在浔阳被杀,随后,荆州城被攻破,刘子顼被俘虏后旋即被杀,而鲍照也于乱兵中遇害,终年约五十一岁。

鲍照的乐府诗在继承汉魏乐府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尤其是大量的七言乐府诗改句句押韵为偶数句押韵,并且改一韵到底的手法,使用了换韵,不仅使诗歌的更加激昂顿挫,而且为“七言歌行体”进行了探索。鲍照的诗歌为寒门士子代言,诗中充满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的怨愤,记录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生平,更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言惊挺,操调险危”,概括了鲍照诗歌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的艺术风格。这种立足现实主义,但体现于浪漫主义的风格,对于隋唐诗人有较大影响。

鲍照还有一个才女妹妹鲍令晖,他曾对宋孝武帝刘骏说过:“臣妹才自亚于左芬,臣才不及左思。”(《诗品》下卷)左思,是东晋著名才子,所写《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左芬是左思的妹妹,晋武帝的嫔妃,写有《离思赋》等诗文。鲍照在自谦的同时,把鲍令晖与左芬相提并论,可以看出鲍照的自豪之情。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都为大家的并不罕见,如三曹父子、三苏父子等,兄妹皆负才名的却较为罕见,就是左思兄妹、班固兄妹和鲍照兄妹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清朝最后三位皇帝都没有子嗣,即使是咸丰皇帝这个朝代算得上有儿子的,也只有一个同治皇帝。这个绝后的现象...
原创 陪... #深度好文计划#在这个竞争激烈、强者为王的时代,无数人怀揣梦想,拼搏向前,渴望获得成功。然而,真正能...
原创 从... 刘备是否刘邦的后代,这一问题可通过推算得出。刘备在起义时声称自己是汉室后裔,追溯到具体人物,他表示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五次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原创 慈... 慈禧为什么可以掌握大清政权半个世纪,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推翻她呢?清朝的衰落和这位大清皇太后有直接关系,...
原创 清... 千年的豪族,千年的王朝,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是否曾遇见过千年的风云变幻?回顾清代文人,他们怀揣万卷书,...
原创 从... 【从大富商到安汉将军:他倾力资助实力弱小的刘备,终获成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作为中山靖王...
原创 哲... 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哲别作为成吉思汗的忠诚将领,是铁木真早期战争中的关键人物。他因射伤铁木真的爱...
原创 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一改上世纪贫困落后面貌,转眼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军事大国,当然,在这段...
地上、地下、水下 广东“四普”... 崔勇 普查现场散落着陶瓷碎片 ...
原创 卢... 传闻,北京卢沟桥的狮子是数不清的! 当然,对于这个说法,历史上不乏较真的人。 甚至连清朝时期的乾隆皇...
原创 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类文明史不过短短六千年,能创造出如此惊天的成就确实非常奇幻;要说人类文明史的见...
原创 “...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讲了中国历史典籍中燧人氏的传说,以及“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的发现过程,而中国...
德州机床厂旧址:运河工业文化发... “德州机床厂旧址”隶属于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德州市德城区富源大街1489号,德州普利森高级技...
原创 林... 前言: 1955年林微因去世后,她的子孙现状如何呢?据了解子孙都不愿意使用姓梁,而她的曾孙女则成了众...
原创 欧... 【历史】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由于众多历史战争、事件以及刻意夸大和宣传,很多国家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原创 河... 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这句诗道出了人事沧桑,历史更迭的气象。...
历史上的今天,8月2日,199...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这引发了一场海湾危机,也就成了海湾战争的导火索。 ...
原创 江... 中国自古以来很注重家族传承的,尤其是对于姓氏更是重视,俗话说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在我国江西...
原创 梁... 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身上的标签,根据以往梁山好汉的个人武力值和所向披靡的团队战绩,在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