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那些威名赫赫、身经百战的开国名将,为何在面对朱元璋血腥残忍的屠戮时,完全没有半点有效的反抗?
在影视剧中,悍将都是拥兵自重,有很强的能力的。一次宴请,摔杯为号,就要发动兵变。
其实明朝出征将帅班师之后,兵权马上缴还,这些将军平时待在府中,不过是变相软禁在京城富家翁而已,而且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特务监视。
一道命令让他们去替藩王训练边兵就训练边兵,一切都要听命令,大明第一战将徐达就是这样。
蓝玉面对屠刀,他能怎么做?
蓝玉为什么要死
蓝玉,定远人,和开国勋贵李善长、常遇春等人是同乡,在大明星光灿烂的将军中,他并不出彩,后在姐夫常遇春的提携下,才慢慢成长。
在常遇春去世后,蓝玉作为后起之秀,在十年内,平定四川,北征沙漠,讨伐西番,获得了永昌侯的爵位。
副总兵、永昌侯蓝玉,安庆侯仇成,定远侯王弼等先为有功,身受侯封。今功著南征,当爵及子孙,食禄二千五百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一》
蓝玉最大的功劳是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俘虏了北元皇子、公主、妃嫔、宗王以及高级官员三千余人。
立下大功后,蓝玉开始跋扈,非礼北元皇妃,致其羞愤自杀。大军班师之际夜过喜峰关,守城官吏没有及时开门,蓝玉竟然指挥部下,拆毁关隘后扬长而去。
朱元璋原本要封他梁国公,听说他的行为后,爵位改为凉国公以示惩戒。
他是太子妃的舅舅,只要朱标在,都会好好辅佐。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意外去世,这是影响大明走向的一件大事。朱元璋的计划一下被打破,他在思考了五个月后,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是庶长子,并非朱标原配常氏所生,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将太子次子朱允炆册立为皇太孙,然后把兵权交给各地的戍边亲王,这是朱元璋想出皇权不旁落的最稳妥的办法。
朱允炆之母吕氏,是太子继妃,娘家是元朝降臣,不存在外戚专权的可能性。
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有个厉害的亲戚,蓝玉。朱允熥是否会重用外戚,将皇权旁落,朱元璋思不得不多想。
朱元璋的准备工作
朱标去世的时候,蓝玉正准备征讨西番罕东之地,恰巧四川出现叛乱,朱元璋调蓝玉入川平叛之时,蓝玉一直在拖延进兵速度。
洪武二十一年十月初十,朱元璋突然下了一封十分严厉的敕书给凉国公,命令他平定叛乱。
蓝玉平定叛乱后,向皇帝提出要在四川屯田练兵,老朱严令蓝玉回京。
这让朱元璋有了一个疑问,蓝玉是要拥兵自重吗?自己如果离世了,那些开国勋贵会怎么做?
剪除开国武将勋贵集团,成了朱元璋的一个重要任务。
朱元璋善于做局,一手炮制了,蓝玉谋反一案。铲除勋贵,老朱是高手,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
读《明太祖实录》和《明史》这些史书,看到朱元璋都是轻而易举地就将这些功臣元勋给处置了,“伏诛”一句就概括了。
直到读到,明初晋王府编撰明太祖朱元璋敕谕集《太祖皇帝钦录》,就有了答案。
这本书记录了朱元璋的口谕、密旨,其中许多都是《明太祖实录》和《明史》中未曾记录过的内容。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蓝玉被杀前,朱元璋做了周密的布置。
勋贵藩王大调动
老朱要动勋贵,可以信任的就是儿子,于是召回儿子们,面授机宜。
洪武二十五年春正月癸未朔……戊子,周王橚来朝。壬寅,晋王棡、楚王桢、湘王栢来朝。
晋王朱棡和朱标是同母兄弟,朱元璋更加信任他,不然不会让他来协助处理“蓝玉谋反案”以及善后。
朱元璋恩赐和召回了旧部,为了增强自身力量。
洪武初年封赏的一批勋贵,是朱元璋早年的打天下的旧部。这些人和蓝玉没有交集,对朱元璋来说是安全的。
蓝玉则是新勋贵,在洪武二十年才封凉国公。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壬戌,赐致仕指挥荣贵等六十九人钞锭及文绮、帛各有差。
庚午,观察使章允载、胡伯机收集处州旧兵校千三人至京
己未,徵湖广、江西二都指挥使司致仕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赴京。
将兵权收回,交予诸子之长晋王手中,召回各路诸侯;
宋国公、颍国公、开国公、定远侯、全宁侯等人风尘仆仆赶到山西之时,一道旨意晋王总领勋贵们所统率的山西、河南军士出塞。
让他们去晋王地界,是为了防止生变,悄悄剥夺了他们的兵权。
这里是边境,军队驻扎也是防止蒙古人借机生事。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丁丑,上命晋王总宋国公冯胜等所统河南、山西马步军士出塞,胜及颍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昇、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驰驿还京,其余将校悉听晋王节制。诏长兴侯耿炳文还京。
将武将全部集中在一起,也是圈定和蓝玉有关的人,为日后打算。
蓝玉被杀
二月初八日,蓝玉案爆发,蓝玉被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谋反。
审问下蓝玉与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
二月初十日,蓝玉诛杀。还是当着他女婿蜀王的面。
蓝玉没有想到皇帝会杀他,他面对皇帝已经张开的大网,无能为力。
他回到京城,皇帝以礼相待,让他做了皇太孙的师傅,但得力干将们全都被调去了山西。
而在皇帝动手之前,又把他们调回了京师,就是一个时间差。
蓝玉要造反,靠军队是不可能的,只有靠家丁和私下招募的勇士,《逆臣录》中记录了,尚未袭爵的东川侯胡海之子胡玉,在定远帮蓝玉招募人手。
蓝玉的命运早就注定了,他还没来得及造反,就被诛杀了,不是他想束手就擒,而是实在没有办法。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