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其在明朝建立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因其杀戮过重,民间甚至有了火烧庆功楼的文艺作品。而对于朱元璋为什么要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一般的理解是朱元璋认为这些人活着可能对明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要尽早除去。
然而最近我却听到了一个有趣的言论,我的一位粉丝认为,朱元璋杀功臣并不是他想杀,而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朱标。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因是朱标性格懦弱,并且耳根子软,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杀伐也不够果决,有些优柔寡断,因此这样的朱标让朱元璋担心。
在自己死后,朱标上位,是否能够控制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能臣。加之朱标对朱元璋杀戮功臣的行为大肆批评,也让朱元璋怒火中烧,更加坚定了杀戮功臣的想法。他甚至还提出一种假设,如果朱标与朱棣的性格互换,那朱元璋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对于这个说法,我基本上是认同的。因为自古人品好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弱君。想要做个好皇帝就不能做好人,就要心狠手辣,因此朱元璋的担心不无道理。然而就这种说法,我也有一种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让我更倾向于朱元璋屠杀功臣是为了自己。
朱标只是顺带照顾一下,并不是主因。因为朱元璋出身基层,他很清楚历朝历代都是怎么灭亡的。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周期率,所谓王朝周期率就是当一个王朝的贵族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底层人民无法存活时,就会揭竿而起。等到新朝建立,将旧贵族屠杀殆尽。
土地兼并得到抑制,一个王朝就可以繁荣上百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朝贵族终究也会走上前朝贵族的后尘。因此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屠杀贵族功臣,其实也是一个解决方法。当然,有很多开国皇帝看到了这一点,但是这样做的却很少。
朱元璋能够这样做,也和他的出身不无关系。那朱元璋这样做了,为什么明朝还是没有跳出这个周期率呢?除了异军突起的满清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虽然明朝有着历朝历代数量最少的开国贵族。但是同时也拥有历朝历代最多的藩王,其数量无法估计。
而且这些藩王还是一种有工资的藩王,什么叫有工资?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网友,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那其他朝代的藩王没有工资吗?藩王没有封地的朝代会有工资,那有封地的朝代,藩王的工资从哪里来呢?西汉初期和西晋初期藩王对封地有实际控制权。
因此他们可以就地征税解决自己的开销,唐朝藩王虽然有工资,但是他们没封地。也就是说明朝藩王既有工资,又有封地。领着国家的钱,同时自己还能赚上一笔赋税。因此贵族们没做的事,其实被明朝这些藩王做了。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