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这几个将领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国民党军队经过他们的指挥,战斗力那是直线下降,惨遭我军屡次打脸,最终落得个败退台地区的结局。
这几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战争之中的表现到底有多不堪?
说到国民党中的悍将,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很多人的名字,但是要说起国民党中最无能的人,大家的脑海之中一定有这个人,他就是胡宗南。
胡宗南身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还是老蒋最看重的门生,他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口中所说的“无能将军”的?
其实胡宗南在北伐战争时期的表现还是可以的,不然也不会得到老蒋的重用,一路升职加薪成为了老蒋的心腹大将。
假如他真的一点才能都没有,黄埔军校出身的人那么多,老蒋也不会接二连三地提拔他,甚至让他当上了集团军的总司令。
既然胡宗南在老蒋的派系中混得如日中天,那为什么后来却成为了鼎鼎大名的“无能将军”呢?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他“才大志疏”,意思就是:才能他是有的,就是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
北伐战争的时候,胡宗南打仗还是挺拼命的,表现也很是出彩,在战争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得到了老蒋的重用,并且他对老蒋很是忠心,所以即使在围剿红军的时候败多胜少,但是他依旧成为了第一军的军长。
但是自从胡宗南得势了之后,他就丧失了当初的斗志,再也没有打过一场精彩的战斗,抗日战争上的表现就很一般,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更加拉垮了。
刚刚走马上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带着7万多人意气风发地向晋南解放区发起了进攻,结果他们深入我军解放区70公里之后,竟然丝毫没见我军的踪迹,于是胡宗南以为我军害怕地逃跑了,完全放松了警惕,没有丝毫的防备心。
没想到,这只是我军针对他们制定的战术而已,因为没有一丁点的准备,所以在遇到我军的突袭之后,胡宗南的军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被我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仅坚持了一天一夜就被全部歼灭。
在之后的西北之战时,还获得了五战五负的战绩,手下的军队也是越打越少,可是胡宗南也知道自己这战绩拿不出手,于是开始歪曲事实,声称自己获得了重大的胜利,还俘虏了5万多人的敌军,可笑的是老蒋竟然还相信了。
随后,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之中,胡宗南纵然装备精良,但依然屡次在我军手下落败,而且还在西南形势危急之时将他的队伍扔下,独自逃命去了,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第二位就是国民党有名的“猪将军”刘峙。
在刘峙成为“猪将军”之前,可是国民党有名的常胜将军和福将,还与顾祝同并称为“哼哈二将”,甚至还被人们称赞为“五虎上将”之首,那么他为什么会沦落到被人骂蠢笨如猪的地步呢?
刘峙毕业于保定军校,刚毕业的时候就碰上了护国运动的爆发,于是他放弃了本来的职位,前往广东加入了粤军。
后来孙中山先生在桂林誓师北伐,他因为表现出色被何应钦赏识,还推荐他进入了黄埔军校担任教官。
在此期间,刘峙也因为立下了几个大功从而升迁迅速,在同期教官还都是团长的时候,刘峙已经成为了一师之长,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之中也是表现勇猛,被称为“常胜将军”,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老蒋还授予了他二级上将的军衔,在黄埔出身的将领之中地位仅次于何应钦,一时之间刘峙是风头无两、好不得意,还被人们称作“福将”。
但是在西安事变爆发后,老蒋被扣押之后,刘峙却事事听从何应钦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何应钦与老蒋那是表面深情,背地里恨不得插对方两刀,所以在西安事变爆发之后,老蒋便逐渐不再那么信任刘峙了。
而刘峙的“福运”也好像在西安事变爆发之后被耗尽了,在抗日战场上接连失败,甚至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被吓得不战而逃,丢失了中国一大半的土地,所以人们就嘲讽他为“长腿将军”,而他的声望也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逐渐下跌,在国民党之中的地位也是大不如前了。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峙被任命为郑州绥晋公署主任,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率领30多万人围攻我军6万多人,在占据了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仍旧被我军成功突围,之后还因我军强渡黄河引得老蒋大怒,撤掉了他所有的职位。
但是在我党的带领下,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老蒋眼看局面越来越不利,没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启用了刘峙为徐州“剿总”总司令,希望他这次能重现福将的威名。
结果被人们戏称“派了一头猪来看门”,可想而知老蒋所期望的反败为胜自然不可能发生。
淮海战役国民党惨败,主力部队也所剩无几,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官,刘峙自然是被老蒋骂了个狗血淋头,再次被撤销了所有的职务,他“猪将军”的名号也被广为传播。
第三位、陈诚。
陈诚一直以来都稳坐老蒋手下第二把交椅,“八大金刚”和“五虎上将”都有他的一席之地,不过即使他的地位再高,也掩饰不了他在解放战争时期被我军频频打脸的事实。
内战刚开始的时候,陈诚就夸下海口,声称消灭我军只需要三个月就足够了,结果一年过去了,连我军的一个地盘都没有攻下来,反而栽在了我军的粟裕大将的手里精锐尽失,112万国军就这样一个水花也没溅起来。
之后他又被调去了国民党还算有点优势的东北,老心想在东北总不会再出现什么幺蛾子了吧?结果陈诚在东北更惨,说好的优势不但全没了,东北战场更是面临着全面崩盘的境地,引得国民党内部对他极其不满,他之前夸下的海口也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有人可能会好奇,既然他打仗这么烂,为什么老蒋还这么重用他呢?有以下这几个原因:陈诚不单是黄埔军校出身,是自己的老乡,还是老蒋的干女婿,并且他对老蒋十分的忠诚,只要是老蒋的命令,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而且在老蒋败退台地区后还能过得那么好,与他的安排也有着不小的关系,所以即使他打仗不行,但还是在国民党拥有二把手的地位。
第四位、汤恩伯。
汤恩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因为在中原大战之中保护了老蒋,老蒋一看这个小伙子不错,于是就提拔他当了师长。
为什么说他是“饭桶将军”呢?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汤恩伯作为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带着30万国军参加了豫湘桂战役。
但是没想到汤恩伯竟然被日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溃败,国军部队也消耗了近三分之二,导致众多将领对他非常不满。
于是在群情激愤之下,汤恩伯被老蒋撤职,但是谁让人家有个好师傅陈仪呢?于是在恩师的帮助下,汤恩伯再次被委以重任。
在内战爆发之后,汤恩伯带着5万多人来到了苏中解放区,妄想将我军一举歼灭,但是却惨遭我军3万多人殴打,最终只能惨败而归。
在之后的孟良崮战役中,更是因为错误的指挥,导致老蒋的心腹爱将张灵甫被我军击毙,气得老蒋当着众人的面用拐杖将他打得头破血流,还将他撤了职。
但是解放战争时期,老蒋手中能用的人不多,于是再次启用了他,这次他信心满满地在长江地区打造了引以为傲的“长江防线”,结果却被我军十几个小时完全攻破,“饭桶将军”名副其实。
最后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一把手——特级上将老蒋。
要说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最无能的应该就是这个领导者了,虽然他曾经一度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领导者,但是最后却因为他的自私自利导致了国民党的全面崩盘。
国军能够坐上高位的将领全部都是他的亲信,很多有能力的将领就因为不是黄埔军校出身而得不到他的重用。
国民党在他的带领下派系林立、军队纪律涣散,还在我国被日本侵略的危急情况下,为了逼迫我党投降,坚持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置国家危难于不顾。
还在内战之中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被美国人坑了那么多次,仍然没有丝毫的警惕之心,因此失去了民心,最终导致了国民党的全面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