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刘邦为何能以弱胜强?毛主席的评点很中肯,可谓一语中的
迪丽瓦拉
2024-06-30 08:09:15
0

原标题:楚汉相争刘邦为何能以弱胜强?毛主席的评点很中肯,可谓一语中的

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天下再次陷入动荡之中,原本沉寂的山东诸侯,尽皆复国,一时间中原大地再次被浓厚的战争迷雾所笼罩。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作为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氏家族,可以说是诸侯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支部队,再加上项梁很有政治手段,早早搬出了楚国王室后裔当名义上的王,着实占尽了先机。

只是项梁没有带领项氏一族走向辉煌的本事,在未成气候时,便一命呜呼了,好在他的侄子项羽已经能当大任,更为激烈的腥风血雨也随着项羽的南征北战正式拉开序幕。

在项羽征伐天下的过程中,一路上收服了很多股势力,他们几乎都是奔着楚怀王和项羽的名声去的,但是这就为后来这些势力反叛项羽埋下了祸端,这就好比一家公司里有很多打着小九九的股东,玩完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项羽之外,沛县起兵的刘邦也是一支比较强劲的势力,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邦与项羽的实力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

可人生总不能轻易认命,如果真的认了命,那么世界上或许就会少很多奇迹。

刘邦没有认命,即便处于劣势,甚至当老爹和妻子都被项羽俘虏之后,他依然在顽强与项羽周旋。

有志者,事竟成。

刘邦有没有志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那么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为何能以弱胜强,从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手中夺取江山?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饱受人们的热议,不过其中最能让人信服的当属毛主席的评点,可谓一语中的。

那么毛主席是怎么说的?

熟悉社会生活

对于刘邦能打败项羽一事,毛主席曾多次论述,分析透彻,发人深省,有时候遇到重大问题时,毛主席也总爱拿刘邦来举例子。

而在毛主席看来,刘邦最终能取胜的因素是:

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刘邦和项羽的出身决定了他们并不是一路人,项羽出身楚国贵族,骨子里有一种目空一切的傲气,而刘邦则出身农家,虽然早年当过亭长,但终究是混迹在底层社会的小人物。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项羽的出身让他不懂得民间疾苦,高高在上的姿态,又怎么会将穷苦百姓放在眼里?所以他总是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在生活。

可无论什么时候,打天下靠的都不是自己,熟悉社会生活的刘邦,便能深深体察到下层民众的日子,这也使得他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笼络人心。

刘邦在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他看到途中有些人陆续逃亡,便直接将其余的刑徒全部释放,刘邦知道这些人之所以成为刑徒,并非犯了十恶不赦的罪恶,而是由于秦法的严苛。

可在他们的背后,还有整个家庭要养活,去骊山服役十有八九会丢了性命,所以刘邦才会将他们都释放,而自己则逃亡芒砀山中。

这样一来,不仅这些被释放的人感谢刘邦,而且这些人的家乡处处流传着关于刘邦的传说。

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沛县的民众觉得是时候响应了,便在萧何和曹参等人谋划下,共同推举刘邦主事人,来带领他们奔向美好的日子。

当时的萧何、曹参那都是秦朝正儿八经的公务员,但是他们在谋划起义的时候,却没有自己当老大,反而拥戴小混混刘邦,正是看到了刘邦极强的号召力。

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刘邦才是他们中的一份子,自然心甘情愿听他的指挥。

了解人民心理

从底层社会走上来的刘邦,对于人民的心理十分了解,他无论什么时候,都知道人民需要什么,该怎么让他们俯首听命。

早先,在楚怀王的要求下,诸侯曾相约,最先夺取关中者为王。

可让项羽难受的是,刘邦竟然走在了他的前面夺取了关中,要知道,关中可都是老秦人的地盘,他们骨子里流淌着是桀骜不驯的大秦之血。

但是刘邦却轻轻松松将这些老秦人尽皆收服,他进入关中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全体民众大会,说:

我知道,你们饱受秦的苛法已久,我来是解救你们的,大家不要害怕。

单单说得好听还不行,刘邦还特意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老秦人听闻自然很开心,便争相用牛羊美酒犒劳刘邦的军队,可刘邦一概不收,这又收割了一波人心,以至于老秦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连老秦人都能轻松收服,刘邦对人心的揣摩可见一斑,而他也正是由于了解人民的心理,才能让他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经过多少次失败,都能顽强地站起来。

反观项羽到了关中之后,那就一阵烧杀抢掠,使得“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从这点也能看出刘邦玩起政治来,项羽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够知人善任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毛主席对刘邦的这首诗评价很高,认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很有气魄,刘邦是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大老粗,他能写出这样的诗,确实很不容易。

而从这首诗,我们也能知道,在刘邦的心目中,“猛士”才是守四方的根本,但对于打天下来说,只有猛士还不够,还得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刘邦自身的本事并不突出,项羽几乎能在各个方面碾压他,可项羽做不到知人善任,而刘邦却做到了。

对于比自己有能耐的人,刘邦从来藏着掖着,甚至还会公开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他们: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反观项羽,他身边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不能为他所用,韩信跑了,范增的话他不听,完全是一副刚愎自用的模样。

所以项羽不是政治家,而刘邦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能站在人民的角度去看问题,揣摩人民的心理,然后发挥人民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便是刘邦必胜的法宝。

这也是为何毛主席将刘邦评为封建帝王里面最厉害的一个,毛主席的评点很中肯,着实入木三分,让人信服,可谓一语中的。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可不单单是历史,对于我们现在人依然有着很深的警示作用,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谨记“不可沽名学霸王”。

参考资料:《史记》、《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司马昭不杀刘禅,只因刘禅门匾的3个字,倒着念你就全明白了。 每每回望三国历史,都会觉得十分滑稽。曹操...
原创 1... 1983年的一天,邓小平参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严厉地批评了公安部长刘复之。 邓小平说,刘复之工作不力...
原创 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 文首是一篇著名的佛偈,道出了佛法无相...
原创 这... 中国史上存活世间最长的王朝是哪一个?这个问题一出,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历史上那些较为繁荣的朝代了。是以...
原创 慈... 1898年,光绪帝向全国发诏:“ 朕躬自四月以来,屡有不适……京外如有精通医理之人……即日驰送来京,...
文史博览丨杨曙东——平武人的一... 杨曙东——平武人的一代师表 宋 恕 杨曙东(1896—1983),名允升,平武县龙安镇人。生于清光绪...
原创 他... 王莽,在整个封建历史中意义都是非凡的。商周以来,天下由贵族、诸侯共分之。刘邦的胜利,意味着平民第一次...
原创 从... 此前我们介绍过,沙俄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公元9世纪,维京人南下抵达东欧草原,与当地的...
原创 孙... 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但大家知道吗?孙膑不仅仅只会打仗,他发明的这几样东西,至今都在改善我...
原创 汉... 汉高祖刘邦只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经常以冷知识出现在大众面前!之所以能称为“冷知识”,当然是它够冷,极...
原创 拿...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随后他曾经3次南征西夏、金国。 西夏倒是好对付,但是金国的体量...
原创 孙...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自任殿右三十检点独立领兵作战时起,就素以打硬仗著称于军中。在陈玉成的领导下,他的部...
原创 李...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
原创 唐... 亲爱的读者,在探讨这段历史上令人陶醉的爱情之前,请您点击关注,同时留下您对本文的看法和感悟,这对于我...
原创 叔... 中国有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讽刺那些夸夸其谈,不顾实际的家伙,这个成语的第一个使用者是战国时赵国主将赵括...
原创 奥...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83855平方公里,人口900多万,无论从领土面积还是人口等方面,奥地利...
原创 李... 说到唐朝最有名的皇帝,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李世民了。因为李世民不仅贤能勤政,还能虚心纳谏,就连...
原创 家... 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户寻常人家中,罗先生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家族传家宝——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样币...
原创 加... 俄国地大物博,坐拥1709万平方公里,是目前地球上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的地盘上,有那么一小...
原创 李... 左宗棠在1874年才受命解决新疆问题,之前慈禧等人是希望由满人解决新疆问题,即使最终确定由左宗棠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