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时期,建盏的使用和认知,处于什么状态?
迪丽瓦拉
2025-07-11 15:03:28
0

答:风靡两宋的建盏,历经元代洗礼之后,在明朝最终走向了没落,随着散茶法的深入,因点茶法而生的建盏在明朝人的眼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大众对建盏的认知开始断层。

例如,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曹昭著述的《格古要论称建盏体极厚,俗甚!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其所著的《茶谱》对建盏也十分不以为然,朱权认为:茶瓯,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取其松纹兔毫为奇。今淦窑所出者与建盏同,但注茶,色不清亮,莫若饶瓷为上,注茶则清白可爱。”这时候的建盏还没罢贡,依然属于宫中御用之物,但是已经有朝臣、皇子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是属于明代早期对建盏的观点,与宋代相比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到了明代中期,人们对建盏的认知急剧下滑。生于嘉靖三年的田艺蘅著《留青日札》直接判定建安乌泥窑品最下。屠隆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成书《考槃余事》认为:“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该书作者完全否认了蔡襄的审美价值观。万历年间刊印的许次纾《茶疏》则认为: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最晚的评论是明万历四十四年谢肇淛《五杂俎》对建盏的批评:“蔡君谟云,茶色白,故宜于黑盏,以建安所造者为上。此说余殊不解,茶色自宜带绿,岂有纯白者?即以白茶注之黑盏,亦浑然一色耳,何由辨其浓淡?今景德镇所造小坛盏,仿大醮坛为之者,白而坚厚,最宜注茶。建安黑窑间有藏者,时作红碧色,但免俗尔,未当于用也。”时光不过百年光景,宋狂热喜爱的建盏,在明代茶家看来,建盏不宜泡茶法!

随着饮茶方式改变,明代所用茶盏已由黑釉盏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茶盏,白、青瓷茶盏造型美观,比例匀称,料精式雅,更适合撮泡法明朝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开始获得大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东汉末年,皇帝昏暗,宦官、外戚争权,终导致天下大乱。战争纷起、群雄争霸,众多良才猛将倍出,在纷乱的世...
原创 家... 在浙江温岭的一隅,梁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历经沧桑的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这枚钱币,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
曹操与孙策起兵众人相随,刘备为... 在三国乱世的波澜壮阔中,曹操、孙策与刘备三位英雄豪杰各自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
原创 唐... 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唐朝道教思想如此盛行?不仅君王信奉道教,而且唐诗中不乏道家的思想。比如说李白就经...
原创 清... 文/熊猫哥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也确实做出了成绩,但这个人有些狂妄自大,看不起这,看不起那,英国...
原创 大... 时光悠悠,很多曾经辉煌的皇族都早已淹没在人群之中,无法考证了。而作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距离...
原创 钱... 导语: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站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关头上,由衷的佩服我们国家的底蕴。一百年前,我们的...
原创 史... 皇帝,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权力,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似乎...
原创 朱...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安徽凤阳府,燕王妃徐氏梦见一个老者头戴礼帽,手捧白圭请见。 同...
原创 他...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天下纷争。各路诸侯都想击败对手,一统天下。三国之争,既是实力之争,更是人才之争。...
原创 阿... 导语 有移民就代表着有殖民统治,移民与殖民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伴生的现象,殖民统治是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
原创 谋... 西晋在历史上是两汉和隋唐中间的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西晋的建立者司马家在今天可以说是...
原创 强... #唐朝为什么无法灭掉吐蕃# 从外患的角度来说,大唐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特殊的王朝,因为古代中国的大多...
原创 他... 有个人,30人而已,就攻陷了一个国家。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被人祭拜,他是国人的骄傲,是汉族的精神象征,他...
原创 曾...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17: 曾国藩能成为一名清官,绝不是偶然。他在京城为官时...
原创 二... 说起二战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讲的,因为无非都是为了利益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都是为了利益,那肯...
明代宣德五彩凤穿花葫芦瓶 葫芦谐音“福禄”,已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符号。 是吉祥福禄的象征。又因其多子,被视为多子多孙、繁衍...
“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8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在这里,运河...
中山大学讣告:黄永远突然在韩国... 8月9日晚,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韩国史学者、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朝鲜语系副...
原创 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此后新四军在我党的带领下投入到抗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