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放弃称帝?兄弟多铎之死粉碎了他的皇帝梦
迪丽瓦拉
2025-07-12 02:32:27
0

在封建时期,拥有权力便拥有了一切。正因如此,在面对权力的争夺时,无论是父子还是兄弟,都会如同仇敌一般争个你死我活。正所谓成王败寇,失败者也很难全身而退。

在满清的历史当中,这样的权力争夺也同样存在。而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皇太极死后的权力交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横空出世,稳固了清政府的统治。这位女政治家便是孝庄太后。

虽然孝庄太后在稳定政局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多尔衮最终的妥协,实际上与另一个人的死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个人,便是号称“满清战神”的多铎。

悲惨的童年

由于在封建时期,位高权重者妻妾成群,这就使权力的继承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了避免候选继任者们陷入夺权的乱局,“嫡长子继承制”成为了既定法则,嫡长子也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尽管如此,千百年来对于权力的争夺依旧没能根除。究其原因,则在于尽管嫡长子继承制做出了基本的约定,但当夺权者实力远超过嫡长子时,这一约束便显得极其脆弱,甚至形同虚设。

作为清太祖的第十四子,多尔衮便是这样的权力候选人。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实力,除了自身能力出众之外,还有一个绝对忠实的盟友。这个盟友便是他同父同母的兄弟,第十五子多铎。

公元1614年,努尔哈赤迎来了第十五个儿子,并为其取名为多铎。1620年,年仅六岁的多铎便被封为和硕额真。到了十三岁时,多铎被封为贝勒,正式统领正白旗,成为了正白旗旗主。

从努尔哈赤对多铎的一系列封赏便不难看出,努尔哈赤对多铎十分偏爱。而多铎之所以受到偏爱,又与其母亲阿巴亥不无关系。正所谓“母以子贵”,实际上反之亦然。

作为多尔衮和多铎共同的母亲,阿巴亥可谓集容貌与智慧于一身。在努尔哈赤一举消灭哈达部之后,为了避免乌拉部遭受灭顶之灾,年仅12岁的阿巴亥便被叔父布占泰嫁给了已经43岁的努尔哈赤。

作为政治的牺牲品,阿巴亥非但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十分讨努尔哈赤的欢心。正因如此,在嫁给努尔哈赤的第二年,阿巴亥便被册封为大福晋。努尔哈赤对其的喜爱可想而知。

因此,多尔衮和多铎如此受努尔哈赤偏爱,与阿巴亥受宠自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为了防止发生变故,皇太极携同诸王逼迫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

这一幕对年仅十三岁的多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父母双双去世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这一变故也直接导致其性情与常人大不相同。

在阿巴亥殉葬之后,皇太极停止了杀戮的脚步。在他看来,阿巴亥的死已经解除了乌拉部对自己皇权的威胁,而继续屠杀年幼的弟弟只会为自己徒增恶名。因此,他并未对多尔衮和多铎痛下杀手。

在面对明朝、朝鲜和察哈尔三方威胁时,皇太极向众皇子询问进攻的策略。在这次会议上,多铎敏锐地指出明朝应该作为清军主要进攻的方向,而察哈尔和朝鲜则不足为虑。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多铎的判断是极为准确的。虽然年纪尚幼,但多铎的军事天赋无疑是极为突出的。而皇太极对多铎的意见也十分赞同,攻打大明成为了清军最主要的军事方针。

然而与卓越的军事才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铎狂妄乖张的性情。在母亲被逼殉葬之后,多铎对于围绕权力的政治斗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让生活中权力中心的他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认知。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极其脆弱,命运也如浮云一样摇摆不定。基于这一认知,多铎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视若草芥。

即便像他母亲那样举足轻重的人,在面对权力斗争时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更何况其他人呢?因此,多铎在许多事情上都我行我素,毫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其中便包括皇太极。

公元1638年,多尔衮作为主力攻打大明,皇太极亲自率百官前往郊外为其送行。而多铎则以避痘作为借口,没有随同皇太极前往。这一举动让皇太极大为恼火,多铎也在事后被夺去三分之一的牛录。

如果说多铎的这一举动是向皇太极宣告着内心的不满,那么扬州屠城则可以视为多铎宣泄内心的愤恨。在史可法投降后,多铎依旧向城中的百姓挥起了屠刀,史称“扬州十日”。

多尔衮的无奈

尽管多铎的性情冷血嗜杀,但是对于多尔衮来说,这个亲弟弟是自己最得力的帮手。在父母双亡之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个亲兄弟便相依为命,无论何时都是最亲密的伙伴。

随着多尔衮立下赫赫战功,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日渐成熟,在皇太极去世之后,清廷上下又再次陷入了权力争夺之中。而这一次,多尔衮成为了最有力的竞争者,他的对手则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而在这一次权力争夺中,多尔衮无疑占据着绝对优势。这其中离不开多铎对多尔衮的支持。作为相依为命的兄弟,即便多铎性格如何乖张,对多尔衮他都始终无条件地支持。

为了避免满清陷入自相残杀的地步,多尔衮最终与豪格各退一步,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这便是顺治皇帝。而多尔衮则成为摄政王,辅佐顺治。

但是尽管如此,多尔衮仍然没有放弃称帝。在他看来,这个幼小的皇帝不足为惧,只要时机恰当,他随时都可以将其废黜,自己成为大清帝国的皇帝。

然而在公元1649年,多铎因患天花而去世,年仅三十六岁。这对于多尔衮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得到消息的多尔衮火速回京,失去多铎的悲痛让他痛哭不已。

多铎的死,让多尔衮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外援,更重要的是亲人的去世,让这位颇有野心的摄政王心灰意冷。面对世事的无常,权力在他的眼中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结语

封建统治阶级对于权力的渴望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正是由于对权力的极度渴望,让他们对亲情可以视而不见,甚至自相残杀。

然而作为政治斗争的受害者,多尔衮和多铎之间的除了亲情之外,更多了一层同病相怜的羁绊。正是这种羁绊,让他们彼此相依为命,互相扶持着生存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铎的死对于多尔衮必然会造成重大的打击。母亲和弟弟先后离自己而去,让多尔衮不再执着于权力的争夺,从政治斗争中抽离出来,反而成为了一种解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天府之国的千年抗争史:揭秘中国起义第一省的彪悍基因】 翻开中国历史长卷,农民起义的烽火几乎在每个朝...
原创 盘... 【隋唐十大神枪将:一杆长枪定乾坤的传奇英雄】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使枪的猛将永远是最耀眼的存在。从...
大清铜币(宣统三年十文):晚清... # 大清铜币(宣统三年十文):晚清货币改革的缩影 ## 一、历史背景:晚清的货币困局与改革 清朝晚期...
刘备如果三造大汉,五虎将中他会... 刘备如果三造大汉,五虎将中他会依次拿谁开刀?关羽张飞是否躲得过屠刀? 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古代...
原创 歼... 中美防长会晤释放关键信号 福建舰重大突破引关注 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国防部长董军9月22...
原创 清... 在翻阅晚清老照片时,我们总能在慈禧太后身边发现一位气质出众的贵族女子。这位被称为晚清第一美人的四格格...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皇权制度发展至顶峰的朝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放牛娃、云游僧一路逆袭,最终击败...
原创 宋... 中国五千年历史长卷中,帝王传承制度经历了从选贤与能到家天下的演变。远古尧舜禹时代盛行禅让制,以德才为...
原创 中... 2025年4月,中国突然宣布对7种关键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其中包括钆、铽、镝等高价值稀土元素。这些...
原创 2... 中国乒乓球队公布2025亚锦赛豪华阵容 中日对决一触即发 10月11日至15日,2025年乒乓球亚...
“笨小子”郭靖的开挂学武路,凭... 郭靖的学武之路概述 郭靖,这个金庸武侠世界中如参天巨擘般的人物,其学武之路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
哥哥曹丕死后,曹植内心暗喜,正... 哥哥曹丕死后,曹植内心暗喜,正想要大展身手,不料曹丕儿子更狠。 曹丕去世于公元226年,而弟弟曹植去...
原创 苏... 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事业来说,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是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石所在。苏联解体...
原创 沈... 历史上的沈眉庄:谦妃的真实人生比电视剧更曲折 近年来,清宫剧层出不穷,但唯有《甄嬛传》经久不衰,成为...
原创 努... 从部落弃子到开国之君:努尔哈赤的逆袭之路 在辽东的崇山峻岭间,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里,觉昌安作为酋长...
刘备看错1人诸葛亮看错1人,却... 刘备看错1人诸葛亮看错1人,却都安排留守荆州,10个关羽也守不住荆州。 正史上留守荆州的文臣武将班底...
司马懿临终前,对司马昭司马师留... 司马懿临终前,对司马昭司马师留27字遗言,终于说出当年空城计的真相。 空城计在历史上其实是没有发生过...
原创 阿... 公元705年,阿拉伯帝国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人事任命。瓦利德哈里发将北非的重任交给了能征善战的穆萨·本·...
原创 慕... 前几天在某乎上看到这样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天龙八部》里面,慕容复身边也就四个家臣(按:电视剧为了节省...
北非撒哈拉沙漠深处壮阔与神秘交...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荒漠,从东到西横跨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撒哈拉似乎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