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问朝鲜,才发现死了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迪丽瓦拉
2025-07-12 07:32:46
0

1985年,吉林的一对兄妹在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朝鲜。

他们得到的消息是:父亲多年之前的老战友想见他们一面,可是直到见面他们才知道,这个“老战友”竟然是当时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

随着谈话的深入,这对兄妹脑海中那个模糊的父亲形象,也逐渐高大起来……

没想到,父亲竟是朝鲜人尽皆知的大英雄。

那,这对兄妹的父亲到底是谁,他跟金日成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乱世的父辈缘分

1905年,日军占领朝鲜半岛,五年后,日军正式将朝鲜国土作为殖民地。生活在日军统治下的朝鲜人,如同在地狱中求一个活路。

他们不被允许说韩语,所有的优质生活物资都首要供给日本。此时朝鲜的底层人民可以说是“苟且偷生”,然而每个时代都会有引领潮流、勇于反抗的仁人志士。

但这些人在日军无处不在的打压和围剿下,有的命丧黄泉,有的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

只有少数的幸运儿通过边境线偷渡到其他国家,企图卧薪尝胆,待势力壮大后,再回去夺回国土,恢复幸福生活。

金亨稷就是这群幸运儿之一。他带着家人和儿子金日成经历了数十年的逃难生活后,终于决定暂时定居在东北。

金亨稷在朝鲜时,是一名醉心中国书法的乡村医生。

于是见到街道两旁遒劲的中文匾额,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条街上的书法都是出自附近有名的绅士,张万程。

两人开始以文会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金亨稷一家人却遇到了困难。由于他们是朝鲜人,当时的抚松县并不敢私自收留这一家人。

恰逢此时张万程染上了极其严重的风寒,遍访名医都不见效。金亨稷听闻此事后,生性善良的他主动来到张家问诊,仅仅凭借几味中草药,就让张万程转危为安。

此事过后,两家主人便有了过命的交情。常常聚在一起讨论药典和书法,两人的关系更近一层。就连金亨稷家的落户问题,也在张万程对抚松县负责人的游说下,完美解决了。

张万程感叹于金亨稷的医术高超,也靠着他的家世,为金筹措资金和人脉。不久之后,便在抚顺又开起了一家医院,名为“抚林医院”。

如兄如父

金亨稷一家就这么顺利地在抚松县落了户,也有了赖以谋生的手段。于是儿子金日成也理所当然地在当地的“抚松县立优级小学”读书。

在这里,他遇到了那个日后要被他牢记一生的“恩人”——张万程的小儿子张蔚华

金日成是以插班生的名义进入这个班级的,两人见面时金日成刚刚14岁,张蔚华还比他要小一岁。

进入新环境的金日成朋友不多,但在父辈的影响下,张蔚华十分信任这个仅仅大他一岁的“哥哥”,干什么都要黏在一起。甚至那些关于“共产党”“图存救亡”的伟大思想,最早也是由这个兄长,灌输给他的。

1927年夏天,金日成准备听从父命去吉林市毓文中学求学。而张蔚华则因为家中富庶,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沈阳读国高。

两人一见面,年幼的张蔚华就哭的一把鼻滴一把泪,他不舍得学业将他们分开,甚至提出“由自己出钱,两人一起前往沈阳求学”的建议。

虽然金日成也十分珍惜这段感情,但是他此去并不只是为了学业,而是为了寻找当地的“中国共产党”。

张蔚华此时还不理解选择“当共产党”都要面对什么样的困难。

于是当他听到兄长的坚持选择的时候,只说“我只想和你一起,无论升学还是当共产党,都在一起。即使坐监狱、蹲大牢我也不怕。”

但张父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还是理性地劝儿子先去坚持完成学业。张蔚华只能眼含热泪,将金日成送往抚松城外。随后,两人便各奔前程。

万里追“兄”

1927年春天,15岁的金日成已经在吉林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会”中的一员。

不久后,他又加入了吉林的“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

到了1928年冬天,金日成已经在学校中秘密发展朝鲜进步爱国志士组织,也参加了反帝同盟会。

这天,当他正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门卫告诉他校外有名从长白山赶来的小青年找他。

金日成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见到了那个记忆中的身影,正是张蔚华。两人见面之后,就来了个熊抱。当双方心情平静后,金日成才问起张此行前来的目的。

而张蔚华十分狡黠地一笑,然后拿出腰间别着的手枪。告诉金日成:他把父亲的护身手枪偷出来,专门来找金日成投奔革命。

金日成心下吃惊,这个“富家子弟”可是张家人的命根子。况且他从小被保护得太好,此时心思还不成熟。

投身革命还不是最理性的做法,但是他又感动于张蔚华不顾艰辛来寻找他的“恩情”,于是就收下了那一副手枪。

然后将张蔚华派往最近的榆树屯。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饰,暂时接触一下地下工作。并且有了教书先生这个身份,对张蔚华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保护。

果然,没过几天。张蔚华的哥哥张蔚中就带了几个家兵来吉林寻他了。而见到弟弟依旧安全之后,才准备带兵离开。因为他的不辞而别,此前张家人一直以为他被贼人捉了去。

最后,在哥哥和金日成的劝说下,张蔚华终于同意回去继续好好上学。两人约定,等张蔚华中学毕业之后,就可以来到金日成的部队,投身革命。

除此之外,金日成还告诉张蔚华,他可以在学校中逐步组织共青同盟,方便开展地下组织。

火车巧遇,命悬一线

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人的再次相遇已经是两年后了。而金日成做梦也没想到,当年那个略显稚嫩的张蔚华,竟然成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1930年8月11日,被军阀逮捕的金日成在被释放后,来到了吉林,准备联系附近的朝鲜抗日救国革命军。

但没想到的是,吉林地区的军警开始了严密的戒严。只要想离开吉林,都要经过搜身。

可是金日成还随身带着和革命人士们联系的机要文件。一旦被发现,所有人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于是他只能到距离吉林10公里处的一个小站登车,可是刚一登车,他就发现车厢内还有军警和敌特分子在对旅客进行逐个盘查。

正当金日成茫然无措地站在原地无处躲藏的时候,人群中突然伸出一个手将他拖入了一等车厢。

此时在车厢中反复搜查的军警,面对一等车厢的豪绅贵胄,自然不敢上手盘缠。

而当金日成看清“救命恩人”是谁的时候,他还是不敢相信。

两年前分别时约定“好好念书”的张蔚华,怎么会在这趟火车上出现。

如今的张蔚华穿着贵气,如同豪门的贵公子,两年不见,愈发挺拔的身姿和严肃的姿态,看上去也成熟了不少。

但当张蔚华面对金日成,又很快恢复了弟弟的调皮模样,将分离两年间的努力和抗争和盘托出。

原来1929年秋天,张蔚华听闻金日成被逮捕之后,便已经来到了吉林,准备搭救,可是一番查探下毫无消息。

于是张蔚华只能选择先去沈阳读书,没想到在这趟火车上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面容发,还能伸手搭救一把。

当火车到站,两人正在为如何走出车站忧心的时候。张蔚华的父亲带着七八十个保镖家丁,在车站声势浩大地接走了两人。

火速反应,全面支援

1930年,金日成带兵在五家子附近展开武装斗争时,受制于当时的战争条件,士兵们的武器装备都极其有限。

张蔚华知道这件事情后,直接购买了40支枪,送给了金日成的部队。

这对当时缺粮少枪的金日成军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一样的存在。然而还是有诸多的朝鲜军员不相信张蔚华。

但是在张蔚华的“热心”和“无私”下,其他人渐渐地也放下了戒心。

更让这些人感动的是,张蔚华为金日成的军队输送枪械的事情还不止发生过一次,而是四次。

除了第一次送的一支手枪,被金日成视作礼物保护得很好,剩下三次,每次都输送将近40余副枪支。

这些都被投入到了战场上,为金日成的抗日运动提供了极大的助推力。

此外,张蔚华在娶妻生子后,在家乡开办了杂货铺、兄弟照相馆、兄弟书局、医院等,他以这些商铺为掩护,暗地里为共产党的情报流通和物资运输出过不少力。

包括宣传手册、马列主义读物、相关文件的运输,甚至他还通过上流社会的关系网,为我军获得了不少重要情报。

当然,金日成也在深陷战场困局的时候,因物资短缺向张蔚华寻求过帮助。

张蔚华也本着革命战友互相帮助的基本思想,依靠他的物流网,迅速的突破重围,将物资送到了金日成的军队中。

用生命保护战友

1937年秋天,金日成派出联络员下山与友人张蔚华取得联系。可联络人员却带回来一条致命的消息:张蔚华名下的所有产业全部关停,他也不知所踪。

金日成心中当即警铃大作,可是所有查探都没有换回丝毫的消息。

直到几天之后,金日成才知道其中缘由。原来张蔚华被叛徒郑学海出卖,日本宪兵队当即派兵抓捕了他,在经过几天的严刑拷打之后,又将他放了出来。

回到家的张蔚华自知时日无多,也深刻的明白日军绝不可能简单的放过他。

于是当即写了绝笔信:

敌军正派特务,侦查司令部所在地,请速迁司令部要紧。——张蔚华绝笔。

写完信的张蔚华转身进了照相馆,将一大瓶升汞水喝下,当即毒发身亡。他面对无可反抗的强权,选择了抛弃生的希望,来保护护好战友的安全。

多年情谊的延续

张蔚华的这种做法,让金日成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深感痛心,无奈斯人已逝,无论再多的补救,也换不回那样宝贵的生命。

在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日成虽然成为了朝鲜的领导人,但他无时不在怀念那个从小与他结下深厚情谊的中国人,张蔚华。

于是金日成当即下令,将张蔚华的事迹记录在朝鲜的抗日革命史上,他为朝鲜做了那么多,理应被人们以“英雄”之名牢记。

之后,金日成又通过朝鲜考察团,寻找到了张蔚华的后人。并于1985年邀请张蔚华的儿子和女儿去访问朝鲜。

当他们抵达朝鲜的时候,围观群众拿着鲜花簇拥着,这足以显示朝鲜人民有多么欢迎他们的到来。

而金日成则以标准的普通话说“欢迎你们”。这让张蔚华的儿女受宠若惊,继而金日成又张开双臂,三人紧紧相拥。

金日成以见家人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素来不喝酒的他还在当天的宴席上喝了三杯酒。

后来,金日成又表示:要以自己的名义为张蔚华立一座碑,并且还亲自写了题词。这座碑正好在张蔚华殉难的55周年时,送到了张蔚华子女的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笔墨聚焦于周瑜这位东吴名将,而对民间传说中神机妙算的诸葛...
原创 历...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这五位猛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但关于他们的具体排名...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塑造一直是读者热议的话题,其中关于刘备与赵云关系的讨论尤为引人关注。不少读者...
《三国》曹操的“唯才是举”令—... 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对汉代用人传统的革命 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人才争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曹操之...
原创 曹... (一)曹植受宠与曹丕的隐忧 公元210年,曹操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任命才华横溢的曹植为邺城留守。这个...
原创 秦... 商鞅变法铸就的帝国:秦朝兴衰启示录 从变法到统一:秦国的崛起之路 在商鞅变法的强力推动下,秦国如同...
原创 司... 历史总是遵循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各方势力在乱世...
原创 诸... 【改写版】 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诸葛亮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道德与军事才...
原创 假... 韩信真能靠一己之力征服匈奴吗? 许多人认为,如果由韩信领兵对抗匈奴,汉朝或许能避免和亲的屈辱。但历...
原创 为...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画卷中,封狼居胥被视作武将的最高荣誉,而勒石燕然的传奇却较少被人提及。这两场战役都...
原创 为... 仇恨犹太人的反犹思想,就像一条阴暗的毒蛇,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蜿蜒穿行了数千年。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跨越...
原创 嬴... 秦始皇与汉高祖:两位帝王的命运交织 少年时期的迥异人生 公元前259年,在赵国都城邯郸,一个男婴...
原创 被... 周朝国号的由来与周原密不可分。唐代史学家张守节在《史记·周本纪》的注释中明确指出:因太王(古公亶父)...
原创 汉... 好的,下面是对原文的逐段改写,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述,提高了可读性: --- 意识形态与...
原创 明... 明代初期士大夫群体的政治角色与特征研究 本文聚焦明朝前期的士大夫阶层,从国家权力体系演变的角度切入,...
原创 躲... 许多世界名人的死亡常常伴随着未解之谜,比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虽然官方已确认他们...
原创 明... 明朝时期,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率军北伐蒙古草原,以及通过政变夺位的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外,其他皇帝...
原创 美... 时空穿越的奇妙现象:从王莽到霍迪斯 关于时空穿越的话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各类科幻影视作品中,我...
郑州商城发现绿松石金器等组合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9月23日,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活动暨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
原创 新... 1937年:国共合作组建抗日武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国共两党放下分歧,携手组建抗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