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浪漫明朝之痴情天子朱见深:对万贵妃一往情深,为她不惜付出一切
迪丽瓦拉
2025-07-12 07:33:17
0

明朝是一个浪漫的朝代,很多皇帝都比较痴情。如明太祖之于马皇后,宣宗之于孙皇后,英宗之于汪皇后,宪宗之于万贵妃,孝宗之于张皇后,武宗之于刘娘娘,世宗之于曹淑妃,神宗之于郑贵妃。痴情源于个性,个性源于叛逆,叛逆的对象是儒家的礼制。宣宗为了孙皇后,不惜将公认比较贤德的胡皇后废除了后位,顶着巨大压力,将原先的孙贵妃变成了后来的孙皇后。孝宗更是为了张皇后至死不纳妃。武宗为了刘娘娘可以单人单舟千里迎佳人。世宗为曹淑妃报仇,可以眼睁睁看着皇后被烧死。明宪宗朱见深之爱万贵妃同样不惜一切。

一、万贵妃是谁

万贵妃,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人,宣德五年(1435)出生。父亲万贵是一名普通的县吏,后来迁居到北直隶的霸州,在这里生下了万贵妃。故而,有史书也称万贵妃为霸州妃。万贵妃四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中,成了宣宗孙皇后的一名宫廷侍女。长大成年之后,便被指派给了朱见深,负责照顾朱见深的日常起居。等朱见深登基之后,万贵妃便被封为贵妃,受到朱见深的特殊宠爱。

二、朱见深对万贵妃痴心一片,不惜一切宠爱她

朱见深非常喜欢万贵妃,为了她,甚至不顾及是非曲直或者朝廷大业。朱见深对万贵妃的爱情,有史书可鉴。《明史》称:“自明兴以来,帝最为隆于内宠矣。而其终身所绝幸者,独贵妃一人。”

朱见深最初的皇后是吴皇后,顺天府人。吴皇后当时年轻气盛,对万贵妃专宠非常不满。于是处处刁难万贵妃。万贵妃也不是善茬,便在朱见深面前诬陷她,不停吹枕边风。朱见深对吴皇后便越来越厌烦。后来更是听信万贵妃口中所讲的谣言,联合大臣直接废除了吴皇后的后位,将其幽禁于西内。后来继任皇后的王氏便懂得明哲保身,对万贵妃与皇帝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好好生活便足够,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万贵妃曾经生有一子,当时朱见深非常高兴,派遣使者到各地名山大川各种祭祀、祈祷。不过孩子生下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万贵妃非常伤心。而且因为年龄较大,加上生孩子时留下一些隐疾,万贵妃从此之后再也不能怀孕了。朱见深却并没有像其他的古代皇帝一样冷落于她,或者将其打入冷宫,另寻新欢,反而对她更加宠爱。

也正由于万贵妃不能生孩子,她看不得其他的妃嫔怀孕。凡是有妃嫔怀孕被她得知后,便派侍女不是暗中下药,就是用钩子将胎儿勾出来。总之是不允许其他女人在怀孕。以至于十多年内朱见深都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朝野内外,都以此为忧。朱见深其实也知道万贵妃所做之事,但是也不揭破,也不阻止,也不惩罚。或者说是担心揭穿之后会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宪宗朝的宫廷悲剧相对于其他皇帝尤其严重。为了他的爱情,朱见深牺牲了很多妃子和孩子的性命。像孝宗的母亲纪太后便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成化年间乱政的太监跟权臣,都与万贵妃有莫大关系。像汪直、梁芳、韦兴等便是打万贵妃的旗号,“贡献买办”,到处敛财、卖官,专权跋扈。万安更是为了巴结万贵妃,不惜与万贵妃的娘家这一小宗族连宗续谱,也因此当上了内阁首辅,成了万贵妃在朝堂之上利益的代表,权势熏天。她的兄弟同样飞扬跋扈,僧继晓、李孜省便是由其兄弟进入宫中,成为炙手可热的传奉官。而她在宫中,内官稍有不如意,便被驱逐出宫,朝堂之上不服于己者,指使万安等人打压。而且她尤其喜欢奇技淫巧、祷词宫观,为此靡费国库钱财无数,又指使汪直等人四处搜刮。史称其“擅作威福,弄兵构祸”。而对于这些事朱见深都一概听之任之。这就跟一些家族企业一样,反正是自己家的朝廷,万贵妃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要她喜欢就好。

后来万贵妃对孝宗朱佑樘成为漏网之鱼非常痛恨,几次想要加害都被周太后所阻。而孝宗对她的态度更让她痛恨并害怕。她担心一旦他当上皇帝会第一个将自己清算。于是万贵妃便撺掇朱见深另立兴王为太子。兴王宪宗第四子,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朱见深最后被说动了,便千方百计想在朝堂上通过这一决定。眼看这件事就要成功了,不料泰山地震,直指东宫,朱见深恐惧之下,便绝了之一念头。

三、朱见深为什么这么喜欢万贵妃

皇帝处于深宫之中见到的现象很多都是别人想要让他见到的。宫中各个都是人精,个个都是演技派。朱见深喜欢万贵妃当然很多时候也得自于万贵妃的手段。

万贵妃四岁就进入皇宫,此前历经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四朝,见过、听说过的宫斗之事比比皆是,对于察言观色、曲意奉承、借势上位、讨人欢心等人情世故非常精通。她侍奉朱见深近十年,对他的喜好、脾气了如指掌。所以日常相处中,万贵妃便刻意迎合朱见深。万贵妃丰满有肌肉,遇到重要场合喜欢穿男装或戎装,身佩刀剑。这是朱见深最喜欢。他不喜欢女人纤柔,更喜欢有些阳刚、英姿飒爽的类型。万贵妃便刻意往这方面发展。而且在日常聊天和处事中,都会曲意迎合朱见深。这是朱见深喜欢万贵妃的重要原因。

另外,万贵妃成年后便开始照顾他,两人在一起的时间特别长,而且朱见深比万贵妃要小十七岁,万贵妃的成熟魅力深深吸引了朱见深,而且日久生情下,朱见深不喜欢万贵妃才怪。在景泰年间,朱见深被废除太子之位,长时间处于水深火热的焦虑中,当时陪他一起走过这段岁月的也是万贵妃。所谓患难凝聚真情。除此之外,万贵妃长相也比较漂亮。这些都是导致朱见深喜欢万贵妃的原因。

四、两人感情的最后落幕

当万贵妃策划更换太子未果后,心中一直非常抑郁。至正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正在鞭挞一宫女,盛怒之下,突然有痰堵住了喉咙,一口气没上来,便这样暴毙了。当时朱见深刚刚结束郊祀的庆成宴,便接到太监的报告。他心中非常震动,难过地道:“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没有多久,朱见深也在抑郁和悲伤中去世。明代文人沈德符叹道:“情之所钟,遂甘弃臣民于不顾。”当万贵妃去世时,朱见深辍朝七日,并将其遗体葬于天寿山。虽然不能葬于自己的陵寝,但是朱见深还是希望两人能够隔得更近一点。

参考文献:《明史》、《明通鉴》、《万历野获编》。

了解更多明朝历史,可以参考下面秒懂百科的精选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笔墨聚焦于周瑜这位东吴名将,而对民间传说中神机妙算的诸葛...
原创 历...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这五位猛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但关于他们的具体排名...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塑造一直是读者热议的话题,其中关于刘备与赵云关系的讨论尤为引人关注。不少读者...
《三国》曹操的“唯才是举”令—... 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对汉代用人传统的革命 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人才争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曹操之...
原创 曹... (一)曹植受宠与曹丕的隐忧 公元210年,曹操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任命才华横溢的曹植为邺城留守。这个...
原创 秦... 商鞅变法铸就的帝国:秦朝兴衰启示录 从变法到统一:秦国的崛起之路 在商鞅变法的强力推动下,秦国如同...
原创 司... 历史总是遵循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各方势力在乱世...
原创 诸... 【改写版】 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诸葛亮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道德与军事才...
原创 假... 韩信真能靠一己之力征服匈奴吗? 许多人认为,如果由韩信领兵对抗匈奴,汉朝或许能避免和亲的屈辱。但历...
原创 为...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画卷中,封狼居胥被视作武将的最高荣誉,而勒石燕然的传奇却较少被人提及。这两场战役都...
原创 为... 仇恨犹太人的反犹思想,就像一条阴暗的毒蛇,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蜿蜒穿行了数千年。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跨越...
原创 嬴... 秦始皇与汉高祖:两位帝王的命运交织 少年时期的迥异人生 公元前259年,在赵国都城邯郸,一个男婴...
原创 被... 周朝国号的由来与周原密不可分。唐代史学家张守节在《史记·周本纪》的注释中明确指出:因太王(古公亶父)...
原创 汉... 好的,下面是对原文的逐段改写,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述,提高了可读性: --- 意识形态与...
原创 明... 明代初期士大夫群体的政治角色与特征研究 本文聚焦明朝前期的士大夫阶层,从国家权力体系演变的角度切入,...
原创 躲... 许多世界名人的死亡常常伴随着未解之谜,比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虽然官方已确认他们...
原创 明... 明朝时期,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率军北伐蒙古草原,以及通过政变夺位的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外,其他皇帝...
原创 美... 时空穿越的奇妙现象:从王莽到霍迪斯 关于时空穿越的话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各类科幻影视作品中,我...
郑州商城发现绿松石金器等组合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9月23日,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活动暨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
原创 新... 1937年:国共合作组建抗日武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国共两党放下分歧,携手组建抗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