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直言问题,最后被错误批判。许多人感到不理解,因为彭总反映的问题,都是实际情况,但鉴于当时的形势,都不敢讲话,甚至都离彭德怀远远的,生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偏偏有两个人,却不顾当时形势,执意要去看望彭德怀。一个是朱老总,另一位就是开国上将韩先楚。朱老总不必说了,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二人长期并肩作战,有着浓浓的革命友谊,正是因为朱老总做了工作,彭德怀才开始检讨自己。
那么,韩先楚在这种形势下,去看望彭德怀,就让人有些惊讶了。因为,他与彭总并没有太多的交集,革命战争年代,少有的几次上下级关系,韩先楚没少与彭总争吵。
那么,韩先楚为什么要去看望彭总呢?韩先楚在后来的回忆中,讲到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当时彭总的万言书中,讲的内容都是对的,但为什么会受到批判呢?他更想找彭总了解个究竟,就算大家都在批判,也先得把事情搞清楚再说。另一方面,彭总毕竟是老上级,他觉得去看望也是应该的,他更想与彭总讨论当前国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他去看望彭总了。
前面已经讲了,韩先楚与彭总并没有太深的交情,甚至在革命战争年代还多有争吵情况,都有哪些呢?
长征胜利后,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当时,为了策应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北上,中央决定发起西征战役,由彭德怀担任西征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
当时,韩先楚带领着78师到达了定边城下。经过周密侦察以后,他决定向定边城发起进攻,并上报了作战计划。很快,计划到了彭德怀这里。但是,韩先楚等来的不是同意的批复,而是绕开定边,停止攻击的命令。
韩先楚看后傻眼了,连忙打电话给彭总,询问为什么不批准作战计划。
彭德怀回答得非常干脆,前面73师、75师两次攻击定边都失败了,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所以,为了减少损失,再也不要攻击了。任凭韩先楚如何说,彭德怀就是不同意。
可是,韩先楚已经下定了决心。因此,还是按照作战方案发起了攻击,最后一举拿下了定边城。
彭总得知韩先楚拿下了定边城,惊喜万分,但还是给韩先楚发去了电报,意思说,取得了胜利可贺,但不听命令该罚,两者相抵。
实际上,韩先楚心里有数,这一仗肯定能胜。因为,前面两个师的攻击,已经把定边城内的敌人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们又孤立无援,试探攻击的时候,打几枪就躲起来了,没有士气,所以,韩先楚坚定了攻击的信心。
同样是西征战役,到了盐池。这是一个非常富足的地方,城内有打不尽的土豪,中央要求这个地方必须要拿下来,加强对红军各部队的补给。这个任务落到了韩先楚的头上。
可是,部队刚刚打完定边,又经历了急行军,高度疲惫,弹药奇缺,必须先休整,再考虑作战的问题。因此,韩先楚给西征野战军打了报告,表示部队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彭德怀看到报告后,大发雷霆,当即撤了韩先楚的职。他的78师划归28军指挥,开始攻打盐池。经过2天2天的鏖战,在我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终于拿下了盐池。但是,我方损失的人员太多,这场胜利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为此,韩先楚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不与彭总联系。
抗美援朝期间,也出现过这一情况。第四次战役中,围绕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邓华和韩先楚意见不统一。邓华的意见是,先打横城再打砥平里,而韩先楚则认为,必须先拿下砥平里,再打横城。最后,彭总同意了邓华的意见。
尽管韩先楚多次打电话,重申自己的考虑,甚至不惜与彭总争吵起来,但彭总并没有听进去。最后证明,先打砥平里是对的。部队拿下横城以后,损失很大,再攻砥平里的时候,攻击力达到了极限,最后被李奇微抓住了我军的漏洞,我军为避免重大损失,只好撤出战斗,攻击砥平里失败了,为此,邓华还专门向各部队发了道歉信。
尽管韩先楚和彭总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常有争论,但韩先楚还是在彭总最困难的时候前去看望,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韩先楚有着耿直的性格、无惧无畏的勇气,并有着深深的革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