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历史上,35位英年早逝之人,魏国13人,蜀国7人,吴国15人!
迪丽瓦拉
2025-07-13 04:02:38
0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三国时期,临阵战死的人物不计其数,然而,英年早逝之人,同样不在少数。

今天,就按照《三国志》的划分,来盘点一下,汉末三国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人物。

注:英年早逝一般指在50岁之前去世

魏国(共计13人)

曹彰(35岁)

本以为北征乌丸、威服鲜卑是曹彰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其一生最高光的时候。

有人说,这位勇猛过人的黄须儿,死于曹丕的陷害。真相如何,早不得而知。

曹叡(36岁)

曹叡前中期还是相当开明睿智的一位君王,算是能文能武的存在。

后期管不住自己的私欲,纵情于享乐和女色,早早病逝。

李典(36岁)

原本搞学问的李典,迫于形势投笔从戎。

军事能力相当出色的他,可能原本身子骨比较一般,加上当时爆发过瘟疫,李典在当打之年猝然离世。

郭嘉(38岁)

不世出的奇才,郭嘉在协助曹操平定北方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特别在北征乌桓,不仅给了曹操决心,也给了曹操计策。难怪曹操常说,只有郭嘉懂他的心思。

曹丕(40岁)

曹丕是很有野心的人,他的主张就是对外征伐,想要极力去一统天下。执政七年,他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只不过两次亲征东吴都未果,终究也消磨了他的锐气。

钟会(40岁)

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能是钟会的写照。

按照他的发展轨迹,有父亲这样的背景,本身能力又强,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并非不可能。只不过,他想要的是:万人之人。

曹植(41岁)

骨子里始终是文人的性子,你爹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曹植的能力就只适合去做个诗人而已。后人千万不要感到惋惜。这才是他的宿命。

曹纯(41岁)

身为虎豹骑的统帅,曹纯几乎完美地执行了每一次任务。

追斩袁谭、俘虏蹋顿、追击刘备,无不彰显其实力。

王粲(41岁)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与曹植齐名。

由于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他死后,曹丕还特意让给他送行的人一起学驴叫。后来就有了典故:驴鸣送葬。

李通(42岁)

演义中死于马超枪下,正史李通却是相当厉害的角色。

早年称霸一方,归顺曹操后死心塌地,勇冠三军,病逝于救援曹仁的路上。

温恢(46岁)

出身太原温氏。

温恢主要在治理扬州和凉州方面,有着较为出色的政绩。

夏侯玄(46岁)

夏侯玄跟他的名字一样,还是搞玄学的。他是夏侯尚的儿子,是曹爽的表弟。

后期由于李丰和张缉密谋杀死司马师让夏侯玄接任,事情败露,夏侯玄也连带被杀。

司马朗(47岁)

不同于司马懿的权谋手段,司马朗能力主要体现在内政上。他治理的地方,老百姓都对他称赞有加。

在跟随军队征伐东吴的时候,他感染了病疫而去世。

蜀国(共计7人)

刘封(30-32岁)

刘封如果不是刘备的养子,而是作为一员部将,那么以他的能力,成长为魏延这样的大将,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可惜,刘备老来得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实就是那么残酷。

庞统(36岁)

庞统早期是以品评人物闻名的。归顺刘备,被他器重后,与诸葛亮一起担任军事中郎将。

仅看庞统在世的献策,无法折射出他实际能力如何。可惜凤雏尚未展翼,却已陨落。

马良(36岁)

马良在蜀汉的存在感其实并不高,曾经出使过东吴,孙权对他还怪好的咧!

东征前,马良奉命招安了五溪蛮各个部落。刘备兵败夷陵之际,马良也遇害身亡。

马谡(39岁)

刘备眼中的言过其实之人,诸葛亮心中的知己。

事实证明马谡确实不堪重用,眼高手低的典型代表人物。

霍峻(40岁)

个人觉得,霍峻是最可惜的。尽管他这一生,实际上就干过守葭萌关这一件大事,却足以体现其能力与价值。

如果守街亭那会儿是霍峻,那么不要说守了,直接反杀可能性更大。

法正(45岁)

法正尽管私德一般,谋略上确实了得。能被刘备赏识与信任的人,真正的能力都是实打实的。

刘备在世的时候,也就法正追谥。庞统、关羽和张飞都排不上号。

马超(47岁)

马超加入蜀汉集团后,其实有点销声匿迹的趋势。

一方面,刘备对他有所顾忌,另一方面,他自己也知道折腾不起、行事愈发低调。

吴国(共计15人)

孙亮(18岁)

十八岁?这孙亮也很不容易,第一次和孙綝谋诛了权臣诸葛恪后,与孙綝矛盾却加深了。

当他想故技重施的时候,孙綝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后边被废黜后暴毙,大概率也是被暗中害死的。

孙策(26岁)

一开始靠着向袁术讨来的父亲旧部一千多人,奋力创业,不到三十岁就平定江东。

这样纵横沙场的能力,同期就几乎不存在的。奈何孙策平时太过轻率也不做防备,最终死于刺客之手。

孙桓(26岁)

孙桓在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曾经在华容附近虏获关羽的部队将近五千人,还有大量的辎重。

后来,孙桓又在夷陵之战中协助陆逊拦截刘备,差点就将其生擒。

凌统(29岁)

历史上的凌统有国士之风,他非常爱惜士卒。合肥之战孙权被打成孙十万,凌统的三百亲兵就因为断后全部战死。

凌统非常伤痛,后来孙权就给他加了六百亲兵。

孙休(30岁)

作为东吴的第三位皇帝,孙休的存在感更多在于替孙亮解决了孙綝。

当然,他在位期间,搞教育、搞文化、搞政治,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陆绩(32岁)

还记得以前读书那会儿,那个揣着橘子藏在怀里的小孩子吗?

那便是陆绩。舌战群儒中诸葛亮以此嘲笑他,但实际上陆绩是为了带回去给母亲吃。

周瑜(36岁)

如果周瑜能一直搭配孙策,那么江东的版图可能要再翻一番。

奈何东吴长得好看、能力又强的人都不长寿。也许,这就是东吴的宿命吧。

骆统(36岁)

骆统其实是文武兼备之人。他不仅内政搞得好,打仗能力也不差。在抵抗蜀汉和曹魏的作战上,骆统都有所表现。

凌统死后,他的部队就交由骆统率领。

孙坚(38岁)

讨董联盟中,孙坚是对决董卓军胜率最高的诸侯,没有之一。

演义中的孙坚被弱化了不少,历史上的孙坚有勇有谋,如果他能再多活十年,指不定没曹操什么事。

陈武(39岁)

东吴其实早期有一支部队:庐江上甲。这些都是庐江地区招募的精锐战士,就是由陈武负责统领。

合肥之战,陈武战死,孙权还因此让陈武的爱妾给他陪葬。

王蕃(39岁)

此人实际上是研究天文和数学的大家。他利用勾股定理算出的圆周率3.1556,非常接近祖冲之的圆周率。

后来因为在宴会上喝醉酒,被暴君孙皓认为是大不敬,因此被杀害。

太史慈(41岁)

太史慈可能是东吴最令人惋惜的名将。以他的能力,明显是要独当一面的人物。

其实正史中他临死前说的话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细品,太史慈的志向可不一般。

刘繇(42岁)

作为太史慈的老乡,刘繇不肯重用太史慈其实是挺迷惑的一波操作。

他病逝之后,他的军队就被太史慈收编,一同归顺了孙策。

吕蒙(42岁)

吕蒙最为人知名的就是白衣渡江拿下荆州。但在那之前他也早就立下赫赫战功。

只不过,由于刀子捅向关二爷,导致后世对他颇具非议。

鲁肃(46岁)

鲁肃在东吴四大都督中相对来说似乎重要性没那么大。

但他却是和诸葛亮一样,一心要搞联盟,对抗曹魏的人。他深切知道,孙刘的破裂占便宜的只会是曹魏。

以上,就是汉末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35位人物,你还知道哪一些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01 清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乾清宫西暖阁。慈禧端坐在案前,手指夹着那份奏折,眉头紧...
原创 他... 朱元璋,作为元朝末年一个显赫的历史人物,凭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创立了大明王朝,极大地推动了中...
原创 女... 1949年8月,建国大典即将举行,厦门警备司令部司令毛森来到厦门,随之而来的是地下党成员的梦魇。毛森...
原创 是... “关羽大意失荆州”——此语流传千年,几成定论。然细察这段悲壮历史,那“大意”二字,不过是一层薄薄的面...
原创 一... 自古以来,世间有着无数贪官,他们积累了家财万贯且治理手段高明,但真正能够做到两袖清风、忠诚无私的忠臣...
世界古代经济思想简史 特洛伊附近的密西亚群岛,忒涅多斯岛。约公元前 100-70 年。四德拉克马(银币,16.27 克,1...
原创 第... 2019年春节期间,由日本京都大学收藏、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的中国老照片在公开后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原创 蜀...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尽管有着巨大的梦想和坚韧的信念,最终却没有取得成功。正因为如此,许...
原创 埃... 从小,我便了解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每一个文明古国都源自于自己的母...
原创 朱... 自古以来,帝王为了延续自己的血脉,稳固皇族的统治,往往会养育众多后宫,生下许多子嗣,借此壮大家族的力...
原创 明... 明孝宗朱佑樘于1505年5月因病去世,年仅38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男女平等”和...
原创 杨...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同时她也是李隆基儿子的妻子。李隆基虽然拥有三千佳丽,且本身性情风流...
原创 秦... 泰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它比现今的时代晚了约15年便灭亡,但它对后来的中国国家形态...
原创 慈... 清朝末期,国家步履蹒跚,固守旧有的体制和政策,反观西方国家却经历了科技的迅速飞跃,新的思想与技术在交...
原创 司... 《三国志》上有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细细品味之后,似乎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复杂与微妙: 西晋建立后不久,晋...
原创 蜀... 263年,邓艾大军压境,逼近成都城下时,刘禅的第三个儿子北地王刘谌主动请缨,想要出城迎敌抵抗,可惜被...
原创 灭... 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至今依旧是一个谜。 根据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许宏的统计,学术界至今已经有44...
原创 中... 中国历史的传统强调的是“董狐直笔”的写作原则,追求“不虚美、不隐恶”,每一段历史都力求真实,详细记录...
原创 故... 在清朝鼎盛时期的京城,清晨总是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晨钟悠扬响起而拉开序幕。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街巷,...
原创 台...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正是杜月笙本人。与影视剧中那种典型黑帮老大的形象相比,照片中的杜月笙显得眉目清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