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古仁君宋仁宗到底是不是个好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7-13 14:33:46
0

他是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第一个享有“仁”字庙号的皇帝。

“唐宋八大家”天团中,除了唐朝韩愈、柳宗元两位之外,宋朝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活跃在他的时期。

“中国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活版印刷术三大发明都诞生在那一时期,并得到应用。据说,在他死后,举国哀悼,就连敌国的君主百姓都为他感到惋惜痛哭。

他在位四十二年,经济繁荣、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口、文化、科技达到空前的繁荣,他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仁君”的宋仁宗赵祯。

《宋史》评价他说:“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之所以他被称为实至名归的仁君,是因为他为人宽厚、崇尚节俭、知人善用,而且广施仁政。

01

宽厚仁慈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乃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

原为李辰妃所生,因为太后刘氏无子嗣,所以宋真宗对外声称赵受益是刘氏所生。因为前面的几个哥哥早夭,顽强存活下来的赵受益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位。因为年龄尚小不能处理朝政,所以由刘太后垂帘听政,代宋仁宗处理军事国务。

赵祯在刘太后的帮扶、教导下,培养出了恭顺、仁慈的性格。

公元1029年,在太后寿辰之际,仁宗准备率领文武百官向太后朝拜,以表仁孝之心。

范仲淹直言进谏,认为此举不合礼制。后又上书太后还政于仁宗,此事才不了了之。

刘太后去世,仁宗亲政。群臣纷纷议论太后为政之失,仁宗认为太后有养护之功,并没有对其和刘氏家族进行清算,也是恭孝之举。

赵祯不但对太后仁孝,而且对下人仁慈。

一次,他在用餐之时,突然吃到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

他把沙子吐出来,不但没有追究此事,还对陪侍的宫女说:“不要声张此事,如果追究下来,就会有人因此丧命。”

对待下人的过失,赵祯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担心下人会不会受到处罚。对于帝王而言,这种仁爱之心实属难得。

赵祯对读书人也非常宽厚。

嘉佑年间,苏辙参加科举考试,试卷里写到:“我听人说,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大计。”

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予功名。”

最终,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时登科。宋仁宗回宫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对读书人如此宽容,所以北宋的文人学习之风浓厚,人才辈出。仅嘉佑二年,中举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就有十多人: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吕惠卿、章惇、王韶等。

大宋朝廷,更是名臣辈出的时代。晏殊、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等名臣,都被赵祯挖掘出来。还有后起之秀: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等人,都是治世之能臣。

苏轼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

02

仁德治世

赵祯崇尚节俭,不事奢华。

百司曾奏请扩大苑林,赵祯说:“我承袭先王的园林,已经觉得够广大了,为什么还要扩建呢?”

众大臣议事时,看见他的床帐和被褥质朴灰暗,许久未更换,有人建议换更好的。

赵祯回答:“朕居于宫中,日常生活就是如此。这也是老百姓的膏血啊,怎能随便浪费!”

赵祯不但节俭,而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他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想吃碗羊肉热汤,但是忍住饥饿没有说出来。

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对他说:“陛下日夜操劳,想吃碗羊肉汤,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龙体受亏呢?”

仁宗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朕于心不忍,宁愿忍一时之饿。”

赵祯广纳谏言,从谏如流。

他宠爱的张美人,想为伯父张尧佐讨要“三司使”的官职,包拯站出来极力反对,甚至唾沫星子飞溅到赵祯脸上。

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包拯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

后赵祯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等言官更加反对,赵祯最终采纳了建议,只得作罢。

他爱民如子。

据说所有的死刑犯都要经过仁宗亲自复审,只有经过他的复审之后,才能执行。每年在他手上被豁免的死刑人员就达1000多人,深受百姓爱戴。

他知人善用。

边境危难之时,任用范仲淹与韩琦对西夏作战,取得胜利。又任用富弼,两次出使辽国,化解宋辽危机,换得国家长期的稳定。

他广施仁政。

仁宗力主废除坊市制度,并且叫停宵禁制度,市场经济活跃,商业交易频繁,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官交子”问世。

朝廷税收逐年增加,人口不断增长,百姓安居乐业。

《清明上河图》里的热闹街市盛况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史称“仁宗盛治”。

仁宗的高瞻远瞩,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就连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也曾说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其中就有宋仁宗。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子在《宋论》中说:“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治世之盛也。”

03

宽仁少断

《增广贤文》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宋朝中期,土地兼并,冗官、冗军、冗费现象严重。

庆历三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整顿吏治、解决冗官、冗军、冗费问题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由于新政触犯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仁宗的坚持与支持。

但是,宽厚仁慈的仁宗没有坚决与贵族官僚作斗争,支持改革,从而失去了重振国力的时机。

庆历五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加倍,民族矛盾尖锐。

谏臣蔡襄说仁宗是“宽仁少断。”

庆历初年,蔡襄就提醒仁宗切勿“任谏而不听谏,听谏而不用谏。”

事实上,仁宗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他对上书言事者很宽容,也鼓励群臣力陈时弊。

但很多时候,因为能臣精明强干,所以仁宗也要让三分,于是国家大事就陷入了议而不决的尴尬局面。

仁宗执政后期,社会积弊严重,王安石曾上书,呼吁从教育界开始改革,但却石沉大海。

王夫之评价赵祯“无定志”,在他亲政的三十年中,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即使贤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绩。这样使得“吏无适守,民无适从。”

04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宋仁宗可以说是“成在仁慈,败在仁慈。”

宋夏战争,签订“庆历和议”。宋辽冲突,以“庆历增币”平息,换来了边境多年的和平与暂时的稳定。

他只知道做”守成之君”,没有化危机为动机的能力,不知如何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把灾难转化为成就,为宋朝的发展留下祸患。

他是个仁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创立了盛世之治。但他并非明主,优柔寡断,心无定志。空有仁者之名,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有句话说:“有棱角的仁慈才是真善良,不有矛头,没有棱角的人,很难在这个粗鄙的天下走得更远。”

仁慈应该要有原则和尺度,超过了尺度就走向了反面。王者必须善于把握时机、审时度势。

作为一国之君,仁政应有方略,英明而有主见。作为一个凡人,仁慈应有棱角,善良而有锋芒。

作者:小荷听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大家都知道,...
原来遥远的历史,也能成为好读的... 大家好,我是单眼皮妈妈~ 你相信吗?看完《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我最大的感叹:那些遥远深邃的历史,怎...
原创 项... 一谈到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没有格局,像火烧秦宫,坑杀20万秦卒; 有人说他不识人...
原创 满... 清朝,作为古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沿袭历代封建统治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细化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使...
原创 现...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7年11月7日,俄国国内爆发了十月革...
【博士后】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项...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
原创 曹...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却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 比如他杀了杨修,但却...
原创 男... 满清时期的大清帝国可谓千疮百孔、危机四伏,不但国内政局动荡,甚至内部还遭受帝国主义侵犯,常常在这种困...
原创 扬... 弘光二年五月,“乙酉之变”爆发。 眼看进攻的清兵一路打到了南京,负责守城的南明军傻了眼,连夜丢盔弃甲...
原创 晚... 晚清1844年,照相机传入中国本土拍摄了首张照片,距离今天已经有178年的历史之久。当年是一位法国传...
原创 一... 在三国的历史上,蜀汉有这样一位良将,他不仅业务能力超群,还被老板视为是行业标杆,一生尽忠职守,不结党...
原创 我... 在中国近代史中,我国经历的战争绝对不在少数。自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以后,中国又陷入了内战之中。这场...
秀出岭海之间 明代贤臣邢宥的故... 邢宥塑像。 清代武英殿刻本《明史》书影,这一页展示的是邢宥的传记。资料图片 海瑞、丘濬、邢宥并称“...
原创 无...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罗布泊) 、公元1895年,时年是...
原创 陈...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前蒋介石派国民党7个师围攻新四军,大部分被围攻牺牲了,只有少部分人得以逃生。...
原创 明... “袁公千古”,四字道尽国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因为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让...
原创 台... 我十分钦佩台湾统派人士张安乐在两岸统一,反对台独问题上的努力: 深明大义,大义凛然! 但,张安乐先生...
原创 三... 三星堆是否是夏朝?比起网络上其他人夸张的想法,我觉得我的猜测或许更加奇特。不管是三星堆,还是夏朝,都...
原创 赏... 文/晚风暮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年羹尧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最终成为一代名将,但是,我们只要梳理...
原创 周... 周恩来是怎么当领导的? 1928年11月, 周恩来回到了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上海, 他是以中央政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