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哥”修复古籍吗?古籍修复师的故事
迪丽瓦拉
2025-07-13 18:32:44
0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8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你见过“的哥”修复古籍吗?古籍修复师的故事》的报道。

有这样一个职业,被称作为古籍续命的“书医”。

他们每天都与古籍做跨越时间长河的对话,倾听古人笔墨的声音。他们深居简出,倾尽心力,只为将一卷卷古籍尽可能地去除病害,恢复旧貌。这就是古籍修复师。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的哥”改行 收入低到不敢给家人说

2012年,当时38岁的杨世全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会从当时收入不错的出租车司机,改行成了一名收入微薄的古籍修复师。

那是5月的一天,天气不错。开了好几年出租车的杨世全与出租车公司的合同期满,他到社保局为自己交社保时,看到一则招收古籍修复人员的招聘广告,落款为“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

杨世全十分好奇,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事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成都散落民间的碑刻特别多,我小时候就特别感兴趣,常常去看碑刻。”杨世全说。

他被那则招聘广告勾起了好奇心,兴冲冲地报了名,却受到招聘人的质疑:“你是出租车司机?那你性格毛不毛躁?”

本来抱着试试看想法的杨世全,顿时有点赌气:“你别小看我,我可是出了名的服务周到。”

“那好啊,这里有些资料,你入职后3个月就考试,考这些基础知识,考过你就留下,考不过还请你另谋高就。”招聘人正是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负责人彭德泉老先生。

杨世全接过资料,是一套打印的古籍修复常识。他利用每天上下班的一个小时通勤时间,在公交车上反复背诵。一开始是死记硬背,但背着背着,他竟入了迷,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忘了在家门口下车,嘴里念念有词,竟随着公交车一路向城外驶去……

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杨世全会放弃。毕竟38岁再改行,跨度如此之大,困难可想而知。但3个月后考试,杨世全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他硬是背得滚瓜烂熟,成功过关。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因为当时修复中心是民营企业,尚未打出名气,收入不多,个人月工资只能发400元,和杨世全开出租车时每月7000元的收入相比,简直从云端掉到了地下。

杨世全不敢给家人说,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不敢暴露自己微薄的薪水。直到2015年修复中心名气渐响,收入才慢慢涨上来。

日子像流水一样淌过。他在近乎虔诚的学习下,掌握了古籍修复的要领,曾参与修复了1300余年前的唐人手写经卷。

走南闯北 职业末期寄情于古籍修复

2016年,当时48岁的巴中汉子赵碧洲怎么也没料到,坐过办公室、管过人事、创过业、进过厂的自己,居然会成为古籍修复师。

赵碧洲的经历相当丰富。他先在老家某企业的办公室干了8年,辞职下海,到一家省属企业珠海分公司从事人事管理,4年后再次变动,在南通某上市公司进行库房管理,快近天命之年,他又来到了成都。

同为巴中老乡,他很早就认识彭德泉,但从未想过自己也会走上修复古籍的道路。这一次却有不同,彭德泉激将他:“人择行业,这个行业也择人,要不你先试一下?”

这一试,就停不下来。拜了好几位名师,加上自己的揣摩,赵碧洲连续好几次在修复中心举办的“纸质文物修复技艺大赛”中都名列前茅。2023年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他又获得了纸质文物修复类别的二等奖。问其心得,他的回答是:“先是喜欢,后面就成了热爱,就愿意把时间都投入到古籍修复上。年龄大了,也没火气了,心细了,手就巧了。”

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现。“看到这些文字,活生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会有一种震撼,会觉得自己做的工作非常有价值。”赵碧洲说,“如今,杜甫草堂等知名文保单位,也会邀请我们去做古籍修复。没想到我职业生涯的末期,竟然还能如此多姿多彩!”

出自师范 “95后”打开自己的古籍世界

淡淡的糨糊味、清脆的锤击声、细微的翻纸声……走进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如同来到古代的文印作坊,时间也仿佛放缓了脚步。

27岁的黎彦君是师范专业毕业,从事古籍修复已有7年时间。一次偶然机会,她知道了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文物修复的独特魅力,让她加入了古籍修复的团队。

经过6个月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初级技能培训,她顺利从培训班毕业,也喜欢上古籍修复这份工作。“真正从事这份工作后,虽然每天都跟古籍打交道,有些枯燥,但内心很安宁。”黎彦君说,古籍修复很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在工作中,自己的性格被不断磨炼,以前比较浮躁的自己慢慢变得安静。

有时,为了修复一本破损的古籍,需要比对调试几百次才能让修复纸的颜色和古籍上的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学到很多新知识。“这份工作其实很有趣,它并不神秘,很多时候也是熟能生巧,在修复时,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独立修复完一本古籍。在熬了2个月后,当那本修复完的古籍放在自己面前,表面看起来平静的她,内心已经波涛汹涌。“那是我第一次独立进行修复工作,中间遇到很多困难,有的修复工具不趁手,在前辈的指导下,我还自己打磨了一些小锤子、小镊子这样的工具,时间很紧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修复。”黎彦君说。

作为年轻的古籍修复师,黎彦君立志在行业内深入钻研下去。“随着社会的变迁,古籍修复师的工作范围在日益扩大,不仅需要修复古籍,还需要修复字画、拓片,甚至是结婚证、钱币、档案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成为多面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讨... 1984年春天,《红二十五军战史》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拉开了热烈研讨史稿的序幕。 与会者们,都是原...
原创 中...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国可谓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既然是各领风骚,那么千百年来,有哪些人的智商是最高的呢...
原创 抗... 抗战时期,抗大、党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不少人才,大多数干部都在抗大或者党校学习过。可要想进去,是有“门...
原创 1... 提到边疆,人们能将各种各样的边塞诗娓娓道来,提到近代的边疆却时常倍感屈辱,因为极贫极弱的清王朝,在列...
原创 唐... 唐玄宗,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和毁灭者,在历史上属于前明后暗都很极端的人。他一生共有29个女儿,这些孩子几...
原创 李...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虚弱地时期,由于当时清朝的软弱无能,中国在面对列强时几乎是一败再败。面对这种...
原创 鲁...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行了二十等爵制,打仗立功就可以升职升官,种田种得好就可以免除徭...
原创 毛... 文| 九月纪实 编辑| 九月纪实 1950年5月,为了迎接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出了...
原创 加... ——鄂州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召开历史文化交流联谊会 8月16日,鄂州市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历史文化交...
原创 7... 1976年9月9日下午四点,一片静默之后,全国的广播不约而同地播放起了同一则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
原创 孟... 1947年,国民党先后集结了45万大军,准备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除此之外,还以其精锐整编74师...
原创 他... 天赋这种东西,说起来很玄妙,但是不得不承认,某些人在某些方面,的确学得比其他人快,而且会在某些方面非...
原创 曹... 导语: 其实在《三国志》曹魏篇中的武帝纪里,对曹操的称呼有三种,分别是太祖、公以及王。 为什么同一篇...
原创 斯... 文|文史探索家 编辑|文史探索家 斯大林作为俄罗斯历史当中公认的伟人 ,其以冷酷铁血的姿态带领苏联完...
纪念路、广中路缘何而建?这场读... 百年前,修筑纪念路是为了纪念谁,开辟广中路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昨天,“江湾:历史与风景”读书分享会在上...
原创 英... 从进化出人类,到发展成文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而从最早的文明传承到后世如今,一样需要漫长的时光。...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二里头夏都... 央广网洛阳8月17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在中国,文明灿若星河。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
原创 李... 如果说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是谁,那么清末的李鸿章一定榜上有名。作为洋务运动的开创者、领导者,李鸿章是晚...
湖南博物院成立马王堆研究院 新华社长沙8月18日电(记者张格、刘芳洲)记者从18日在长沙举办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
原创 毛...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58年10月,张国焘对中央表示愿意为新中国政府做点事,并要求给他以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