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自不量力?蜀汉实力远不如魏国,可为何诸葛亮执意坚持北伐?
迪丽瓦拉
2025-07-13 19:02:38
0

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群星荟萃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名人志士,他们有的勇冠天下,有的算无遗策,因为所效忠的势力不同他们相互碰撞,擦出无数武力与智慧的火花,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唯一一个入选武庙十哲的三国人物,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不过他给后世之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他的忠诚。哪怕后期蜀国渐趋衰弱,诸葛亮也不离不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千古忠臣之楷模。

纵观诸葛亮一生,共发动了五次北伐,最后甚至抱憾病死五丈原,可是当时魏国的实力明明远强于蜀国,为什么诸葛亮还要执意北伐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诸葛亮志向远大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天纵之才,他当初选择加入刘备集团而非曹魏集团,不仅仅是因为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更重要的是曹操麾下英才多如牛毛并且实力强大,即便辅助他夺得天下也毫无成就感,“宁做鸡头,无为牛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志》这样记载诸葛亮的志向:

“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可见诸葛亮心怀雄心壮志,往好的方向讲就是睥睨天下、横扫寰宇,往差的方向至少也是割据一方让人不敢心生染指之心。

所以说,诸葛亮一直坚持“以卵击石”,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

二、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的夙愿

古时候,君臣之间存在着极其强烈纽带关系,一旦君主成功将臣子折服,那后者甚至愿意用生命来回报知遇之恩,“君待我以国士,我必国士报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用最诚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先帝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所以才会如此心甘情愿地为蜀汉呕心沥血。

而与刘备共事这么多年,诸葛亮自然知道刘备最大的志向,后者白手起家创立蜀汉政权,一心想着匡扶汉室,可惜不幸中道崩殂。作为他的托孤重臣,诸葛亮自然要继承他的遗志扛起匡扶汉室的大旗,所以诸葛亮才会屡次选择北伐,这是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

三、搏一搏才有获胜的可能

其实现代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应该以卵击石选择北伐,而应该采取李严休养生息的策略,与曹魏和平发育再伺机而动。

然而我们要明白,蜀汉与曹魏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后主刘禅弃城投降之间蜀汉只有94万的人口,兵力也不过十万多一些;反观魏国,人口高达443万,是蜀汉人口五倍左右,兵力也至少有40万,完全不是蜀国能够媲美的。

人人都说天府之国富饶肥沃,可再肥沃能和被公认为正统的中原地区相媲美吗?人口、兵力、资源这方方面面都被魏国碾压,而且后期的蜀国人才已经青黄不接,一旦诸葛亮死了就没人能抗大旗,所以要是蜀国坚持休养生息的策略无异于慢性自杀,时机一到魏国想要攻克蜀国就会容易很多。

与其如此,还不如搏一搏趁大家都没有发育起来与魏国硬碰硬,这样还有一线生机,这也是诸葛亮坚持北伐的重要原因。

四、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一个逼不得已的行为。

我们知道刘备最初只是一个编制贩卖草鞋的底层老百姓,机缘巧合之下才结实了张飞、关羽,并且凭借超高的人格魅力笼络无数能人志士,最后一步步成为一方诸侯。

由于“创业”的时间太短,刘备集团内部的武将谋士并非铁板一块。蜀汉集团内部有三股势力,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因为刘备的存在,荆州派长期执掌大权,其他两派的人虽然有怨言也只能默默地忍受。

可后来刘备突然病逝,继位的刘禅能力平庸又不足以服众,东州派与益州派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准备乘机从荆州派人士手中夺取朝政大权,党派之争一触即发。

为了避免蜀汉率先倒在内乱之下,诸葛亮选择了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让国内各大势力暂时团结起来应付实力强大的魏国,而不是将时间精力用于内斗,如此一来才能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

综上所述,北方不仅仅是诸葛亮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途径,更是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方式,而且如果不北伐,蜀汉很可能会深陷内乱的泥潭,同时被魏国远远甩在身后,到时候蜀汉灭亡就真的成了定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青海在清朝统一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沟通河西走廊、南疆、西藏与四川的关键枢纽,更是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
原创 “... 项梁在定陶一战败北后惨死,刚刚崭露头角的楚军随即陷入崩溃。失去主力支撑的项羽和刘邦只得带着零散的亲属...
原创 辛...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阶段,令国人感到困惑和不解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谁来担任“临时大总统”这个关键职位的问...
原创 印... 1. 人类始终对古代文明的探索,源于一个恒久不变的问题:我们究竟从何而来?为了回答这个疑问,全球...
原创 守... 说起晚清时期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清朝末年实际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慈禧手中的权力甚...
原创 她... 谁能想到,威严铁面的大清皇帝雍正,其最初亲近的女人竟然是身边一个默默无闻的丫鬟。这名丫鬟不仅赢得了雍...
原创 赵... 赵匡胤在建立北宋政权后,意识到加强中央集权是巩固政权的关键。为了有效削弱那些潜在威胁皇权的元勋将领,...
原创 隋...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刚刚落下帷幕,每一集短小精悍却又充满浓厚的历史气息,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索中...
原创 霍... 刘邦创立西汉王朝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其坎坷曲折的过程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在这一时期,尽管西汉展现出...
原创 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击右上角“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
原创 西...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国家以其独特的命运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了历史长卷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这个国家...
原创 霍...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每段的内容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适当增加细节描写,字数尽量保持相近。 --...
原创 长... 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约2900字 阅读时长约5分钟 公元前202年,经过众...
原创 雍...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见解编写,文中已标明出处及相关截图,敬请知悉。 你是不是一直认...
原创 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韩国作为邻国,亦难以例外。中国的国旗——五星红...
原创 “... 朋友们肯定不陌生“民族英雄”这一词。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国家危机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挺身...
原创 李... 当然可以!我帮你将这篇文章每段进行改写,保留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 --- ...
原创 诺... 奥斯曼帝国的衰退 如今,诺盖人主要生活在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车臣及卡拉恰伊-切尔...
原创 黑... 在全球四大人种的分类体系中,白种人无疑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种族,所占领土面积也最大。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