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希珍,彭老总的警卫员,庐山会议上彭老总被罢官落难以后,他依然对彭老总不离不弃,跟着彭老总身边,陪彭老总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足以证明景希珍崇高的人品,后来景希珍如何呢?
景希珍第一次见到彭总时,彭总得知长津湖前线的将士因为没有足够的棉衣而导致战斗减员而忧心忡忡,所以那时彭总的脸色特别难看,当时就有人提醒景希珍:彭总最近的脾气和心情不好,你小心一点。彭总给景希珍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严肃,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而与彭总严肃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彭总的行军床则在水沟附近,彭总的睡房是用木板临时搭建起来,当时正值大冬天,朝鲜的冬天本来就很寒冷,景希珍没有想到堂堂志愿军司令竟然住在这里!心里面很不好受。等过了几天,随着志愿军各路大军在前线打了胜仗,彭总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就主动欢迎景希珍:小景,欢迎你加入志愿军的大家庭,今后我们要在同一革命阵营中同甘共苦。
说得景希珍很不好意思,他想不到彭总竟然那么随和亲民,更有意思的是彭总喜欢在战争的空隙找自己下象棋,为此景希珍总和彭总在象棋棋盘上杀得难解难分。但是彭总喜欢站在第一线指挥作战,不喜欢待在防空洞里,一次美军的飞机就要轰炸志愿军的司令部时,景希珍几次劝彭总进入旁边的矿洞里防空,但是彭总就是不听,眼看美军飞机就要过来低空轰炸时,景希珍顾不得那么多,就架起彭总往防空洞里撤,好不容易才把彭总架在防空洞里。
幸好他把彭总及时架在防空洞里,志愿军指挥部早已被美军的飞机炸成一片狼藉,事后彭总感谢他:小景,刚才谢谢你救我一命。
从朝鲜回国以后,景希珍一直跟着彭总身边,跟着彭总经常下部队视察。彭总有两件事给景希珍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件事就是彭总家里沙发坏了,浦安修想给家里换一套新的沙发,为此让景希珍去换,他也觉得彭老总劳苦功高,家里换一套家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找到供给处给彭总家换了一套家具,没有想到等彭总回到家后,看到新家具后大发雷霆,说道:现在国家经济刚刚起步,很多百姓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不能因为手中的权力就以权谋私。在彭总的要求下,景希珍把这些新家具给退回去。
还有一件事是彭总把侄子侄女们接到身边照顾,家里的房间明显不够住,景希珍就劝彭总找大一点的房子,但是被彭总一口拒绝,还是把大一点房子留给那些家里多子女的同志住,等什么时候老百姓能住大房子的时候,我再住大房子。
这两件事给景希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彭总一心为国为民。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总被罢官落难,被迫搬在吴家花园,彭总怕耽误景希珍的前途,特意“赶”他走,但他选择不走,一直陪伴在彭总身边,对彭总不离不弃。彭总在吴家花园里一直闷闷不乐心情郁闷,为了转移彭总的注意力,景希珍特意给彭总开辟出一块菜地,陪彭总种菜,用“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转移彭总的注意力。景希珍还把自己一双儿女带过来,并嘱咐他们一定要多喊彭爷爷。他的一双儿女也很乖巧懂事,在彭老总身边喊彭爷爷好,给彭总带来久违的欢乐。
1965年,彭老总被下放到四川,景希珍依然不离不弃陪在彭总身边。彭老总那时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但彭老总依然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和庄稼长势情况。为此景希珍依然不离不弃陪彭总深入到农村进行调研。随着事态的发展,彭总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为了不耽误景希珍的前途,彭总再一次赶景希珍离开,但他依然对彭总不离不弃陪伴在彭总身边。
后来彭总被人强势带回北京,景希珍又一次冲破重重阻碍,挤上火车,隔着车窗向老首长彭老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和彭总隔着车窗四目相望,两人都流下了激动而动情的泪水。彭总隔着车窗向他喊道:谢谢你希珍,这些年一直对我不离不弃。
彭总远去以后,景希珍因维护彭总而受到不公正的遭遇,但他一直无怨无悔。景希珍在离开彭总的岁月里,历任某县武装部副部长,武装部参谋和部长等职,在那段岁月里,他一直在收拾整理彭总的房间等待彭总回归。
1978年,东风吹醒神州大地,一天解放军某部来人,找到景希珍,让他把彭总的骨灰带回北京。彭总的骨灰?景希珍一时间不敢相信老首长已经逝世4年多,而且骨灰就在成都,就在自己附近。景希珍等人奉命赶在成都市郊偏僻的殡仪馆中找到彭总的骨灰盒,景希珍捧着彭总的骨灰盒想哭出来,但是出于军人的使命和责任,他只能顺利捧着老首长的骨灰盒回到北京,完成任务后,景希珍在彭总追悼会上,给老首长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后来景希珍如何呢?
1978年后,景希珍被调回北京,恢复工作和待遇,景希珍在某军干部离休所中历任副政委和政委等职,90年代中离休。在离休的岁月里,景希珍一直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回忆老首长彭总,一直参与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本的审核工作。并写出一本文学作品《在彭总的身边》。
晚年的景希珍被查出咽喉癌,但老人家一直没有放弃对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本的审核工作,临近手术之前,景希珍老人对医生说道:医生,能不能快点手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老人总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把彭老总的事迹说给大家听。
可惜在2010年7月景希珍老人还是离开我们而去,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