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丢失多少国土?百年前绘制的“国耻地图”揭开谜底,令人悲愤
迪丽瓦拉
2025-07-13 20:32:32
0

“请看此图残破不完,仇深若海,耻重如山,愿我同胞,努力勉旃,中华前途。”

这句话位于1916年亚新地社出版的《中华国耻地图》的正上方。

民众看到这张地图之后,内心极为气愤,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当时的政府看到《中华国耻地图》的积极作用后,也开始号召学术界绘制《中华国耻地图》,商务印书馆也组织专人绘制《中国国耻地图》,绘制之后将其分发给人民

一时之间民众谩骂曾经懦弱无能的清政府。

清王朝到底丢失了多少国土?

这些国土又是在怎么的环境下,落入“外寇”之手的?

绘制国耻地图,调动爱国之情

清朝初期,我国的国土面积极为广阔,然而到了清朝晚期,我国的国土面积不断缩小。

国土面积的变化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证据”,亦是清王朝腐败无能的“证明”。

由于清王朝的屡屡妥协,导致大部分民众也习惯了退让。

“我们的武器与外国武器差得太多了。”

“我们没有钱。”

当提及保家卫国之时,很多民众多瞻前顾后甚至有民众认为

“再给他划点地,求他别打了。”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我们的妥协退让,已经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更何况为了一时的安宁,

清王朝已经“耻辱”到将我国中众多国土“拱手让人”。

由于清王朝的懦弱无能,除了有民众不愿拿起武器反抗侵略者之外,还有民众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毫无血性可言。

当时国内的民众多麻木不仁,为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共同守卫国家领土完整,各界各出奇招。

1916年,亚新地社为调动民众的爱国热情,以武力反抗外敌,其出版了《中华国耻地图》。

针对此地图为何以“国耻”命名,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还给了解释:

“此地图专载中国二百年中丧权辱国被人侵割之地。”

在这个地图的正上方写道

:“请看此图残破不完,仇深若海,耻重如山,愿我同胞,努力勉旃,中华前途。”

此地图的左右两侧是孙中山先生的语录,呼吁国人收复国土,除了在地图上标注了各大商埠之外,

还对国界、丧失地、租借地、外国经营的地图、外国占领我国的航线进行了标注,在旁边还配以简单的文字。

此地图一经发表就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

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家庭多较为富有,但是由于备受宠爱,很多知识分子并不知当时的祖国已经处于危急存亡之时。

而国耻地图的出现,给了这些知识分子当头一棒,在国耻地图的号召之下,众多知识分子投入救国救亡之中。

国耻地图的出现导致国内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各界看到国耻地图的作用之后,纷纷绘制国耻地图。

随着时间的发展,国耻地图绘制得越来越完善,更是较为直观地呈现了我国的屈辱史。

其中最直观体现国耻的当属商务印书馆组织绘制的《中国国耻地图》,

该地图以中国“盛世之版图为底本”,将“历次丧失之领土领海加标记说明”

,希望通过盛世的辽阔疆域与晚清大幅被占的强烈反差来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与内心情感。

民众在看到这幅地图之后,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让全体国民了解国家的“屈辱史”,后期国民政府方面决定,绘制简易的国耻地图,将其分发给人民,调动人民的爱国热情。

之前因为成本等其他方面的原因,绘制的国耻地图多用于教科书以及军队。

然而后期相关单位意识到了民众的力量,

众多民众看到清朝丧失的国土之后,纷纷谩骂懦弱无能的清政府。

偌大疆域,争相蚕食

人们如此气愤,是因为我国确实在清政府手中丢失了大量国土,虽然如今我国的国土面积位于世界前五。

但是相较于最为鼎盛的时期,我国的国土面积缩小了将近400万平方公里,甚至超过了当初的沙俄。

清朝初期,我国的国土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东达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西达葱岭,北达西伯利亚,南到曾母暗沙。

当初的我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多以“天朝上国”著称。

然而偌大的疆域,导致清朝皇帝沾沾自喜,忘记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教诲。

当时国外的很多国家都将我国当做一块肥肉,想要在我国的疆域上咬上一口,尤其是周围的小国。

当初外界还流传着中国“遍地是黄金”的“谣言”,因此国外众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在中国最为强盛之时,其他国家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其他国家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清政府依然做着“万国来朝”的美梦。

随后各国看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与落后之后,纷纷前往我国获取利益。

19世纪40年代开始,我国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争相蚕食我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我国就进入到将国土拱手让人的屈辱时代。

在清政府的“卖国求荣”的政策下,我国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纷纷拱手让人。

民众皆知在清政府的“卑躬屈膝”之下我国丧失了众多领土,但是对我国具体丢失了多少国土,又是在哪个条约中丢失的,很多民众并不是非常清楚。

国耻地图的出现,让人们清晰地意识到清政府到底丢失了多少土地。

涉及南部,千里失地

自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就进入了“以地就和”的境地,英国方面为打开我国大门,向我国大力输入鸦片,影响了我国民众健康与社会秩序。

当时的清朝官员多吸食鸦片,英国通过进口鸦片在我国谋取暴利,也通过鸦片了解到我国内部腐朽的事实。

为维护国家安定,林则徐等爱国志士提出“禁烟运动”。

此运动不仅令上层吸食鸦片的官员气愤不已,更令英国方面头疼不已,

此前英国方面想要通过鸦片“弄垮”我国,“禁烟运动”自然影响了其计划。

后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看到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以及散漫与武器装备落后的清朝军队后,决定用坚船利炮打开我国大门。

随后英国方面发动了鸦片战争,多年只会“吃喝玩乐”的清朝军队当然不敌当时有着各项实际均极为强盛的英国,

很快清政府就摆下阵了与英国方面求和,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之中清政府除了同意赔偿英国军费、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之外,还同意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虽然看上去香港岛不大,且距离京都较远,但是经过这个条约之后,各国更是将清政府当做一块“肥肉”。

越来越多的国家想要在我国的领土上咬下一口

我国东南地区的很多沿海城市都受到了外国列强的摧残。

英国更是狠狠地盯住了我国东南地区,想要将整个东南地区据为己有,后期英国又与我国签订了多个条约。

1860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在该条约之中,清政府又将九龙半岛划给英国。

在1898年,中英两国又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占领了香港的新界。

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英国就从清政府手中拿走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后期香港甚至成为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

最可笑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后期英国继续占领我国土地之时,竟然不用浪费一兵一卒。

除了东南之外,英国也看重了我国西南领土,自1980年占领了印度之后,其就一直蚕食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地。

通过《续议缅甸条约》以及《续议滇缅界条款》侵占了我国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涉及东北,瑷珲条约

虽然英国是第一个打开我国大门的国家,但是英国并不是占据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英国主要看重了我国的沿海城市。

对于内陆英国并没有“沾染”,

一方面是距离英国比较远,不好管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过多,英国在管理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困扰。

而在清政府手中拿走土地最多的国家当属沙俄,沙俄的纬度较高,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再加上其冬季寒冷且漫长,沙俄人一直想要南迁。

与沙俄毗邻的我国则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辽阔,而且我国北方与其南方毗邻。

古代的沙俄就曾多次将目光投向我国,但是当时因为我国兵强马壮,物资丰富,因此沙俄并不能侵占我国领土,当然虽不能侵占我国,但是其经常骚扰我国边境的百姓,导致当地民不聊生。

因为其经常骚扰的原因,再加上北方的生活环境与南方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最北端几乎没有居民居住。

虽未有居民居住,但是其是我国领土毋庸置疑,然而在清政府没落之时,沙俄竟然将其作为“自家的后花园”。

在英国攻打我国之时,沙俄更是以“助华防英”为借口,到达瑷珲城下,想要侵占我国东北边境。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更加肆无忌惮,在沙俄看来清政府根本无法顾忌他们,因此清政府必然会跟沙俄签订相关条约,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清政府迫于沙俄的威胁签订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之中,清政府将将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以南的这部分区域让给沙俄,仅这部分区域的面积就多达60多万平方公里。

然而除此之外,沙俄还逼迫清政府同意,清政府与沙俄共同管理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

如此丧权辱国的条件,清政府也同意了,虽然说是两国共同管理,实际上这部分区域也被沙俄收归己有。

然而懦弱无能的清政府还沉浸在沙俄没有“贪心”地收下该区域之中,还想要跟沙俄“共同发展”,认为沙俄是自己的好兄弟。

对于沙俄来说这仅仅是其蚕食我国的开始,沙俄不费一兵一卒获得我国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之后,就一直在寻找机会蚕食我国更多的土地。

1860年,英法领兵进攻我国之后,沙俄“挺身而出”,愿意为清政府“调解”与英法两国的矛盾,当然沙俄并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其是有一定要求的,在英法停止侵略我国后,沙俄这个“帮助者”也如愿与我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通过《中俄北京条约》英国将此前与清政府共同管理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收回己有,据悉,这一部分大概有40多万平方公里。

沙俄这个“中间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截止到《中俄北京条约》,仅沙俄一国就侵占了我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占有了我国东北众多领土之后,又将目光投向了西北。西北部也与之毗邻,

后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中俄伊犁条约》侵占了我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此清政府还处于沾沾自喜之中,懦弱无能的清政府后期认为用土地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对侵占我国领土的外国列强卑躬屈膝,却忘记了即便我国幅员辽阔,但是终有一日我国的国土会化为乌有。

当然针对外国列强竞相占领我国领土,导致我国领土主权受到威胁一事,国内的爱国志士非常愤慨,并不断探寻救国救亡的道路。

绘制国耻地图也是希望以此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

落后就要挨打,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我国落后世界其他国家数百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奋起直追,弯道超车,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虽然我们如今生活在幸福和平的时代,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更要时刻谨记“落后就要挨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希... 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增加了细节描述,保持了原文的语义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 --- 帝国崛起与衰落的...
原创 1... 1955年,一份叛徒名单被火急火燎地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前,对于这些叛徒的处决,还需要毛主席看过之后...
原创 刘... 夷陵之战:蜀汉与东吴的战略博弈及其影响 在三国历史的进程中,夷陵之战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蜀汉与东吴之间的...
原创 古... 古代宫廷中的妃子洗澡时,太监们常常围绕在身边,理论上这应该是让他们感到荣幸的事情——毕竟能够侍奉这些...
原创 日... 二战期间,日本不仅侵略了中国,还向东南亚多个国家展开了扩张。然而,尽管日军入侵了被英国占领的香港岛,...
原创 这... 这是一张令人深感怀念的照片,时间追溯到40年前,承载着无限的情感回忆。 照片中,一位女性的青春瞬间被...
原创 毛... 毛主席当政后,是坚决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晚年尤甚。 1950年代土改后,毛泽东观察到农村出现一些土地...
原创 幸... 在汉朝时期,养活一个相关工作人员需要8000名民众,而到了唐朝,这个比例减至3000人。明朝以来,数...
原创 不... 清朝,这一中国历史上评价极为两极分化的王朝,无论是从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的角度来看,都充满了激烈的争论。...
原创 葬... 文 | 王德恒 明朝一位太子为何葬于太子峪?他为何被封为太子,又为何英年早逝?这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故事...
原创 黎... 黎元洪,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人物,曾经历了武昌起义、民国成立、二次革命、张勋复辟及府院之争等一系列重大...
原创 汉... 公元前134年,时值窦太后去世不久,汉武帝刚刚开始亲政。就在这时,一位杰出的儒学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
原创 秦... 秦始皇的墓地真的没有人进去过吗?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凭借坚韧的意志,成功地统一...
原创 岳...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出自金朝对岳家军的评价,便可见得当年岳家军的战斗力是何等强悍。岳家军在...
原创 清... (一)甲午战争惨败激发的军事觉醒 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淮军、湘军等传统团练武装在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
原创 雍... 康熙帝时期的九子夺嫡,一直是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一政治漩涡中,波诡云谲、阴谋重重的局面,吸引...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自秦朝以来,绝大多数封建王朝的统治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三百年。虽然汉朝和宋朝似...
原创 他...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时代的潮流起伏不定,有些人能够顺应时局,迅速崛起,短暂地站上历史的舞台。而...
原创 如... 好的,以下是我对文章的改写,并增加了更多细节描述: 据说,现代华北平原上的大多数村庄——高达95%...
原创 罗... 大家通常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公元476年。然而,背后其实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西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