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孟子说,七十可以食肉矣:古人吃一次肉为何这样难?
迪丽瓦拉
2025-07-15 08:32:47
0

《笑林广记》里有这么一个段子,挺有趣:

说清代有两个少年,一个是县学教官的儿子,一个是县丞的儿子,某天二人打架,县学教官的儿子打输了,回家哇哇大哭。县学教官的夫人抱怨道:“咱家儿子天天吃豆腐,县丞的儿子却天天吃肉,咱儿子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啊?”

教官听了这话很不以为然,安慰他们娘俩道:

“不要着急,等祭祀完了孔子,咱吃了祭祀用的猪肉,我儿就有劲揍他了。”

听起来是个笑话,想一想又不可思议:一个县学教官,堂堂公务员,竟然只能等到吃祭祀用的猪肉,难道平时没有肉吃吗?

在很多人印象中,古人的生活基本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像梁山好汉那样的随性潇洒。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古典名著,我们会看到,古代普通百姓确实很难吃到肉。

还记得《范进中举》的那个场景吧?范进中了秀才,他岳父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来道喜,范进母子“千恩万谢”。及至范进中了举人,胡屠户的礼物升了级,却也不过是“七八斤肉”而已。可见那时肉有多金贵。

胡屠户还心疼女儿:“(嫁来)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可能会有人不理解:即便家再穷,怎么可能十几年没吃过肉呢?甚至连猪油都没吃过两三回?

其实,范进一家没怎么吃过肉,一方面是肉太贵;再就是做肉用的佐料,对范进来说是天价,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

比如胡椒就是标准的奢侈品,在中世纪的欧洲,被土匪绑了票都可以用胡椒当“赎金”。中国的胡椒价格自然也不菲。唐宋年间形容某人家有钱,则会说“胡椒八百石”,就是形容他家钱多。

明中期以前,官员的俸禄也常用胡椒禄米,一斤胡椒能兑换六石禄米,相当于700多斤大米。

在《金瓶梅》里,李瓶儿的私房钱就有不少胡椒,她的这些私房钱连同胡椒,一共卖了380两银子,在当时可以在阳谷县购置两套宅院。

不仅胡椒,食盐在古代也是硬通货。明朝每斤食盐1.5钱银子,明末则涨到每斤5钱。正因为这么盐太贵,多数穷人家“一生茹淡”,可能有的人到死都没吃过几次盐。

同样昂贵的还有酱料。古人食盐昂贵,应该不会像我们今天那样用盐来做大酱。但富人家常吃的“玫瑰酱”“枸杞酱”等调料,仍然是奢侈品,一般人家根本不敢奢望。

酱料都贵,食用油就更不用说了,明清年间很多油品,比如猪油、菜籽油、麻油等,大多价格高昂,只有富人家能吃得起。

因为吃不起油,明清时期的穷人家常用点灯的“臭油”做菜做饭。有连臭油也用不起的,只能用煮出来的米汤炒菜——这似乎除了给菜增加一些黏度以外,起不到任何调味的作用。

这样看来,范进的岳父说自己女儿“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的哀叹,应该是真事。

油贵盐贵调料贵,在这样的条件下,穷人家有块肉又能怎样?除了用白水煮食,还真没有别的花式烹饪方法。于是,范进“叫浑家把肠子煮了”,就是直接用白水煮了而已。那味道,估计我们没有谁能吃得下吧?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肉,古人想吃一顿肉有多难?

《东周列国志》里有一个故事,郑庄公请颍考叔吃蒸羊,考叔却只是割了一些肉包好放进袖内,并告诉庄公说,自己的母亲天天在家吃野菜,从未吃过肉,要把肉带回去孝敬她。不管考叔是不是有意行此“怀肉计”,起码庄公信了,说明考叔家确实很难吃上肉。

而战国纵横家张仪也曾感慨:“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就是粗米就野菜汤下饭。孟子还有“七十可以食肉矣”的说法,表示人活到七十岁很难得,应该有资格“卖个老”,吃上一口肉了。

要说明的是,由汉及宋,牛马等大型牲畜属于生产物资,政府严禁私自宰杀。像《水浒传》里动辄“切二斤熟牛肉”的场景,不知是作者杜撰,还是南宋已经开禁了?

唐宋时期,即便像富人家常吃的羊肉,每斤也贵达900钱,以至于南宋外交家洪迈都感慨道:“俸薄如何敢买尝?”

有俸禄的官员嫌钱少,不敢买;那没俸禄的穷苦百姓恐怕连想都不敢想了。所以,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就算在“中兴”和“盛世”的年代,一辈子没吃过几次肉的老百姓也大有人在。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典型的像南宋,士大夫们甚至已经不愿意吃猪肉,嫌脏;正因如此,被贬湖北黄州的苏东坡才有机会研制出东坡肉,因为猪肉比较常见了。

当然,常见不代表都能吃得起。万历年间,桑园的民工每年有工钱折合白银2.2两,而猪肉每斤值银1钱6分,上等羊肉每斤1钱2分,一年工钱大概只能买20多斤肉,想吃的话还真得咬咬牙。

?当代作家刘绍棠在其散文《榆钱饭》里回忆道:“1981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1982年更有酒肉了。”透过文字,我们仿佛能感觉到作者看到家乡变化的那种欣喜之情。

从去年开始,我们猪肉的价格就高涨不下,后虽经国家调控有所回落,但仍比之前高了一倍多。不过,相信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何况虽然贵了些,市面上并不缺肉,我们多数人也还是吃得起的对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刘伯温是许多民间戏剧中的“大仙”。他是一个战略家,知道如何逃离魔法之门,却不知道该怎么做。由于受《三...
原创 原... 有一种人,他意气风发、激情飞扬,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谱写人生的华章,最后却不得不惨淡收场、功亏一...
原创 毛... 纵观近代中国史,外国史,其发展道路都是本国自己创新的模式。没有哪一个国家完全去套用别人的模式。古言说...
原创 战... 有人说,欧洲是没有统一的中国,中国是统一了的欧洲。我们不得不承认,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有很多的相同的地...
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外来文化交融的结晶,而且展示了‌中华...
原创 苏...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于1922年12月30...
原创 原... 秦国自商鞅变法日渐强盛,至秦昭襄王时期疆域倍增,迫使关东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代表人物是“战...
原创 为... 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战争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权位争夺,历史上像这种内讧非常多见,唯一罕见的是“靖难之役”令...
原创 为... 所谓典韦第三、马超第五的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油诗是根据张国良先生的苏州评话《三国》来的,这部书的设定和《...
原创 朱...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庞大的王朝,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皇帝,因为他是为数...
原创 中... 文丨倪玉 摄影丨倪玉、金晓红 清江浦是京杭大运河重要交通枢纽,早在明清时期,即以集漕运指挥、漕船制...
原创 《... 《陈书》 《二十四史》第九本,是《陈书》。 《陈书》的作者,是唐人姚思廉。 姚思廉一共编了两部史书,...
原创 古... 荆州是上古九州之一,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上古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
原创 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兵戈如火,生灵转瞬即逝,人命不敌草木。东汉末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五千万。经历了...
原创 民... 一个盗贼犯案被捉,却在公堂之上屡屡翻案,整个府衙内上下官员都无可奈何,哪料到一个读书人出马,简单的几...
原创 诸...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尤其是在三国那样的年代从来都不缺少智勇双全的人才,不知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成...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都涌进博物馆买... “先把砂锅装起来,两根土豆粉,一根睡着了的豆芽,一根清醒的豆芽……” “这位顾客,您要什么辣度?微辣...
原创 原... 电视剧《独孤天下》中,宇文邕隐忍宇文护十余年终于除掉宇文护并统一北方,但儿子宇文赟不争气,导致杨坚从...
原创 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一首朗朗上口...
原创 原... 南朝时期,诸王幕府中的方镇景物诗成为当地山川、楼亭、祠庙等自然人文景观的生动描写。这些诗歌记录了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