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三国志》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关于领头羊和领头狼的话题,这道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本质上是关于领导者一人能干重要还是领导一群能干的人更重要的问题。其实解这道题要充分考虑到所处的时代背景,在乱世中当然是带着一群能干的人才能打得下天下了。这个道理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就体现得特别明显。
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几乎每个草根心里都住着一个英雄梦,但是这个梦需要有人来唤醒它。这个唤醒英雄梦的人也许自己并不用十分“英雄”,但是他必须有能够容英雄的心和打天下的魄力,所以,刘、曹、孙成了三个不同风格路线的“唤梦人”。
刘曹孙三人各自为派,组建人马,寻找志同道合的有勇有谋之士。虽然身处乱世,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是有能力有胆量,每个人都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某年乱世,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然而,当后来蜀、魏、吴建立起来,天下呈现出三国鼎立之态势的时候,之前风风火火的各路英雄好像随着时间在消失匿迹。其实,不是因为心怀英雄的梦人少了,而是愿意唤醒英雄梦的人少了。
过了乱世之后,魏蜀吴都出现了同一状况,那就是组织中的勇谋之士远远不如之前了。而出现这种情况最明显的当属刘禅所在的蜀国了,特别是在孔明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后,蜀国的人才廖廖,随之而来的是国运不济。
从刘玄德时期无论是谋士还是将士都人才济济的年代到刘禅时期的举国上下可用之人所剩无几,有观点把这件事完全归咎于孔明的失误。他一心帮助刘禅,一心对外抗外,事事自己做,却没有花心思在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之上。
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否也。诸葛亮自己是刘备千辛万苦请出山的,他也深知伯乐是十分重要的。前前后后,孔明先生栽培出了很多蜀国的主力军,包括姜维、张翼等人。其中最厉害了将领莫过于智勇双全的霍弋了,可惜阿斗自我放弃,雪藏人才霍弋,放弃了江山,最终放弃了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