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帝王用活人陪葬,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或许出乎你的意料
迪丽瓦拉
2025-07-15 09:03:49
0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文化中,有着放置陪葬品的这种传统习俗,这些陪葬品往往是死者生前比较喜欢的物品,或是家中极为贵重的物件,子孙后代以放置这些陪葬品来表达自己的孝心以及对逝去先辈的缅怀之情。

这样子看来无可厚非,可在古代除了放陪葬品之外,有些帝王竟然使用活人来给自己陪葬,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殉葬,那这些被当做陪葬品的活人在墓穴之中能存活多久呢?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推测出来的数据,结果让人意想不到。

活人殉葬存活的时间

我们直入话题来,分析和推测一下,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之后,这些被关在墓穴之中的活人能够在这里面生存多久,从现在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体的生理极限是七天不吃饭,两天不喝水,假设墓穴之中没有食物,没有水,那么就算是一直在顽强的人存活的时间也就是2~3天左右。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里面被关着的人相互杀害,以此为食,这种情况虽然极为血腥,很多人认为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目前出土的一些帝王的陵墓中可以了解到,这些被强行殉葬的人的确会相互而食,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他们存活的时间,所以说单凭人类的生理极限来判断的话,所推测出来的数据并不准确。

那可以采用另一个方法来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这个方法就是根据墓穴的大小以及墓穴之中的含氧量能够维持多少人的生存来计算,不管在墓穴之中有没有食物和水,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氧气的存在。

墓穴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是无法进行空气的交换的,那也就意味着墓穴之中的氧气会越吸越少,直至吸光之后形成一个缺氧的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下人类是不可能生存的,只要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推断出殉葬的人到底能够在墓穴之中生存多久。

如果按照现在帝王常规的墓穴大小来看,小的大概是几十平米,而大的则能有上百平米,先说小一点的,因为空间有限,所以容纳的人数自然会比较少,大概是十几二十人左右,而空间狭小,同时也代表着所能提供的氧气会大大减少,一般情况下这些人能在墓穴之中存活的时间会超过一天。

而空间大一点的,那么自然会与空间小的情况相反,所推出来的数据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就曾为他过早夭折的女儿使用殉葬的方式,他让当时的百姓抓来城中很多的民众,这些民众的数量达到上百人,而墓穴内部的面积达到了几百平米,当这些百姓被驱赶到墓穴之后会有人迅速封上墓穴的门口,就这样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完成了殉葬的仪式。

根据当时看守墓穴门口的士兵叙述到,在刚开始的时候,会隔着墙壁听见里面许多人的痛苦哀嚎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声音也渐渐减弱,直至最后彻底消失,而这个时间段长达三四天,所以从此可以推断,活人在被官道墓穴之中,最多也就是存活3~4天,这样综合来看,被殉葬的活人在墓穴之中存活的时间长短要根据墓穴内部的面积以及是否存在实物和水来进行综合判断。

殉葬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殉葬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因为那一时期人们思想落后,对封建神学有着极高的信仰,当时的统治方式也是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在帝王去世后,那些所谓的大祭司或者是巫师会让曾经服侍过皇帝的奴仆为其自杀,给出的理由是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为帝王服务。

等到后来更是有了活人殉葬这种方式,但是因为这样的做法违背道德,更引起了社会百姓强烈地反对,所以后世的王朝并没有沿用下来,但是也有个别的王朝,或是个别的帝王仍然采用这种方式,就比如辽国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在去世之后就曾用数百人为其殉葬,而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在去世之前命人让他的嫔妃为自己殉葬。

其实这种丧葬方式所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帝王尊贵的身份,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在一些少数民族之中,殉葬也可能是对于部落首领或是统治者的一种尊敬和爱戴,因为难以表达心中的悲痛之情,就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汉朝时期,王昭君奉命去与匈奴和亲,因为长相貌美,并且成为了当时部落首领的夫人,深受当地民族人民的爱戴,在她去世之后就有很多族人割掉自己的耳朵或是手指,划破自己的脸,以这种自残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王昭君去世的缅怀之情,其中也有不少人愿意为其自杀,可见殉葬在个别朝代是一种制度,而在个别民族可能是一种传统。

违背道德和人性,终被废除

可不管怎么说,殉葬这种方式实在是太过残忍,要么是将活人杀害,要么就是直接将他们困死在墓穴之中,总而言之,这样的做法违背道德,泯灭人性,于是在后世随着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后,仁政的理念深入人心,百姓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也有所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殉葬,就连朝中的官员也持反对意见。

所以到了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将这一制度彻底废除,就这样,传承了几千年的殡葬习俗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之后,无论是皇室还是王公贵族的丧葬礼仪都更具人性化,不再出现活人殉葬的现象。

同时也有相关的明文律法加以严格的规定,谁要敢违背必然会受到严惩,不得不说思想的解放和进步对时代的变革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避免了很多悲剧和惨案的发生。

结语

反观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科学民主的思想早已经贯彻到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认知中,曾经那些落后糟粕的传统习俗也在传承的过程中被摒弃或是进行创新,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人将会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也将会打造出一个崭新的未来,人们也将会生活在更加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字古以来丨一个“子”字中满满的...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借助AI技术...
原创 为... 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封神故事里一个让人好奇的事儿哈。周文王姬昌大家都熟,他智慧过人,为后来周朝建立打...
原创 1... 1998年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而言,都是充满沉痛回忆的一年。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波及的范围...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不认...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元... 元朝曾经横跨亚洲,甚至一度延伸至欧洲。蒙古骑兵如洪流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将一个个国家击溃。 它以惊人的...
原创 刘... 在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中,每当谈到那些智谋卓越的历史人物时,几乎无人不提到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
原创 我... “班长,这红布条子真能吓得住小鬼子?”1939年春,河北涞源新兵小赵攥着刚发下的红缨枪,带着一丝疑惑...
原创 狄... 狄仁杰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唐朝政治斗争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从忠诚谋士到被权力漩涡吞噬,他与武则...
原创 为... 华人文化深厚,根源自称“炎黄子孙”,其中“炎黄”是指炎帝与黄帝这两位祖先,而黄帝更被视为最为尊贵的代...
原创 黄... 黄河被誉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河,这种情感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中都充满敬畏与感激。自古以来,人们对黄河源头的...
原创 三... 养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道德和伦理上与亲生子女享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养子文...
原创 关... 《三国志》卷三十六中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合为一传,这便形成了“五虎大将”的称号:“关羽、张...
原创 1... 1995年,朝鲜人民军第6军团政委李镇淑因贪图私利,垄断了当地的对外贸易和水产业,导致百姓陷入贫困和...
1966年伍市斤粮票:计划经济... 在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粮票作为一段特殊时期的经济凭证,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国家发展的印记。其中,19...
原创 1... 1977年,安徽的农村里,一名名叫于文娟的女知青,在返城的前一天,选择了将自己交给了身边的农村小伙王...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物众多,其中不乏有些奇葩人物,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今天...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
原创 中... 鸦片战争之后,尽管西方带给中国一个又一个屈辱,其中强盗行径表现的毕露无疑,但中国依然给与西方各种美好...
原创 春... 在春秋时期,尽管齐桓公首先崛起并建立了霸权,但在他去世后,齐国因内部纷争而逐渐走向衰败。由此,晋国与...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秋末年,孔子据《鲁春秋》而写出编年体史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