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张作相为何说,郭松龄反奉是一场军事演习。
迪丽瓦拉
2025-07-15 16:33:54
0

郭松龄死后,如何处置他手下的将领就被张作霖提上了日程。对于此事,奉军高层意见不同,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吴俊升为首的追责派,主张郭松龄必死,跟着他造反的将领也非杀不可。吴俊升平时表现得一团和气,可发起狠来却是个冷酷无情之人。他的黑龙江骑兵在这一战中伤亡最大,出于报复,他主张对参与反奉的将领严惩不贷,至少军长和旅长一级的要处死几个才解恨。

另一派则是由张作相和张学良为首的宽容派,主张除郭松龄外,其他将领既往不咎。张学良是最不愿意看到惩罚范围扩大的人,因为郭松龄反奉的军队原本就是他的第三军团,将领也都出自他的“大学系”。这帮人一旦被清洗掉,自己在奉军中将失去根基,日后接班也会出现无自己人可用的局面。两派虽然各持己见,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老帅张作霖手里。

张学良本想向老爸求情,可现在张作霖一见到他就来气,开口就骂:“我这点家底全让你给折腾光了!”搞得张学良不敢再多说话。没办法,他只好去找老叔张作相替自己出面说情,希望老爸不要再多杀一人了。张作相本来就为人宽厚,又向来都是维护张学良的。在表示支持大侄子的建议后,他匆忙赶回奉天去见张作霖。到了大帅府,他就对张作霖说:“郭鬼子已死,他的残部都是汉卿(张学良字汉卿)的军队,也是您老的军队,都是咱们的家乡子弟,如果处理一大片会结下子孙仇的。再说,这次的事闹得再大,也是咱们奉军的家务事,我看就当做一次实弹演习吧,保留点元气,别再追究了。”

当时,吴俊升、杨宇霆、韩麟春和张景惠等人也都在场。韩麟春表示同意张作相的建议。而吴俊升和杨宇霆跟郭松龄素有旧怨,加上这次反奉都被折腾得不轻,因此对张作相的建议表示反对,并不断地叫嚣“总得杀几个!”最后竟然把张作相给急哭了,他抹着泪说:“那就先杀了我,免得再发生悲剧。”在奉系中张作相的口碑和人缘向来极好,现在着急成这幅样子,众人也不好意思再多说。更主要的是,旁边的张作霖虽然一直没有表态,但大家现在也都看出来,他其实还是为儿子着想,对张作相持赞同的态度。在座的都是人精,既然明白了老帅的心思,便纷纷改弦更张,跟着张作相一起向张作霖求情。

张作霖见时机成熟,便来个顺水推舟,对众人说了一句:“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让小六子自己看着办吧!”事情既然交给了张学良,那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即便如此,张作相心里还是不踏实,生怕张作霖变卦。他赶紧拨通了张学良的电话,让张作霖把最终决定再亲口跟儿子说一遍后,才彻底放下心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在许多人心中几乎成了一位神话般的人物,智慧超群、才能卓越,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堪称蜀汉的伟大功...
原创 为... 1940年,年仅18岁的袁竹林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生计,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跟随一名负责招工的本...
凯特与戴安娜从未谋面,却又紧密... 在英国王室的历史长河中,凯特·米德尔顿与戴安娜王妃虽然从未有过直接的交集,但两人的命运却仿佛被一条无...
原创 诸... 读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总是手握一把鹅毛扇。这个独特的习惯常常让人困惑,...
原创 爸... 三国时代最惨的孤儿是谁?不是父母双亡的赵云,也不是早年流浪的刘备,而是那个爸爸被张飞砍了脑袋、妈妈被...
“打卡”明代状元试卷,2460... 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着一件稀世国宝——400多年前明代状元的殿试卷。高考临近,预约“打卡”状元卷...
原创 刘... 最近,关于刘邦与樊哙的关系引发了众多讨论,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深厚。然而,让人震...
原创 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性掌握了清朝的实际权力,她是以手腕果断、行事严肃著称的慈禧太后。她那张消...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宪宗为何钟情于万贵妃?这个女人的故事堪称传奇 提到万贵妃,许多人或许耳熟能详。她最广为...
原创 清... 清朝时期,最显赫的一个机构非内务府莫属。这个机构主掌着皇帝一生的日常起居、饮食起居,甚至连一些私密事...
原创 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大将,封号“武安君”,他的身上常被贴上三个标签:战神、杀神、冤枉。他的故事充...
原创 如...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楚国历时五百多年,其疆域覆盖中国南方,是当时唯一能够与齐国、晋国、秦国相抗衡...
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大足区宝顶山石刻景区,游客在游览参观。(资料图片)记者 罗伟 摄/视觉重庆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
原创 朱... 很多人可能觉得编纂一部朝代史是一项十分简单的任务,似乎随意一做就可以完成。然而,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
原创 成... 当我们提及蒙古帝国以及成吉思汗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们的军事威力。确实,他们征服了广袤的欧...
原创 清... 清朝的疆域广袤,横跨千山万水,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为了有效治理这片辽阔的土地,清政府建立了完...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 古都今昔一眼千年,历史细节可感可触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施  芳...
原创 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各位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 邓通,西汉时期汉文...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 早期文明考古发现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南海沉船遗址:解码“海丝”文明... 新华社海口电(记者周慧敏 李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6号展厅“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