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宋元时期的泉州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迪丽瓦拉
2025-07-15 16:33:32
0

千古名城泉州在当今也是焕发着它的风采,早在唐代,它便以其开放与繁荣为世界所知,到了元代更是被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所称道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泉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点,见证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兴衰与海上交通的历史,如今泉州二度申遗成功,再一次实现了历史的跨越,焕发出了当年夺目的光彩。

古有“千帆竞发刺桐港,百舸争流丝绸路”之称的泉州港,为何能够在那个小农时代乘势而起呢?原因有多方面,让我们来细细分析。

宋代时期的泉州

唐代末年,割据势力爆发战乱,四分五裂的社会,让人民为了生存纷纷迁往南下躲避战乱,中原人入闽为福建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兴力量,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加快了福建经济的发展,也为泉州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同时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割据福建建立闽国,他所采取“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开放政策,为福建的海外贸易往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泉州城就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北宋建立后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泉州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频繁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泉州市舶司的建立

宋代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当时在海上重要的交通贸易港口中就有泉州的一席之地,北宋中期泉州就成为了一个“有番舶之饶,杂货山积”的繁华港口。

到了宋哲宗时期,正式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来管理海上对外贸易,同时也确立了泉州重要港口的地位,至此泉州也与两浙、广南东路的市舶司并称为“三路市舶司”,泉州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南宋嘉定年间,在泉州市舶司任职的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所记载,和泉州有贸易关系的海外国家竟然有五十八个这么多,其中最远的国家横跨亚欧大陆,同时所涉及的货物种类就达到了四十七种。

由于泉州海外贸易的卓越成绩,让宋王朝对它开放了更多的权限,批准泉州市舶司可以支用官钱三百贯文,来招待各国的贸易商队,这原本属于广南市舶司的特权如今也让泉州市舶司同享,足以证明泉州已然发展成了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地位。

两宋时期,泉州一跃而上,成为了当时中国两大贸易港口之一,到了宋末元初又因为受到的战乱影响较小,一举超越了广州成为了“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市舶司的设置,可以称得上是泉州成功的重要机构,也是它成为两宋时期中国重要港口的一个突出标志。

2、宋代时期泉州港口为何成功

泉州海上贸易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上,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泉州湾的周围拥有很多深水良湾,也就可以停靠大型的船只。

泉州又离当时的海上主航道很近,所以来往的船只都选择来这里进行休整,海上如遇大风便可以选择急投近港,独特的地理优势对泉州发展海上贸易是极其有利的。

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当时泉州的可耕地面积已经利用完了,南宋王象之在他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写道“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辞”。因此在没有办法继续发展农业的情况下,泉州人才会寻求别的发展道路,海岸地区从事工商业也是必然的结果。

相对于北方的政治中心,南方地区安定的社会环境间接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福建远离当时的政治要地,就成为少数极少受到战争波动的地区之一,同时经过唐代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几百年积累,泉州兴起是必然的。

在农业方面,泉州所种植的经济作物又多又快,甘蔗还被作为泉州的特产进贡朝廷;手工业方面,泉州所产的丝绸丝毫不弱于蜀锦,也成为了重要的出口商品。

到了宋代,泉州的瓷器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的德化白瓷现在仍以“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等特点闻名遐迩,享有“中国瓷器上品”的美称。泉州丰富的货源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不少的外销商品,也为其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也需要外力的帮助。宋代朝廷的南迁以及宽松的海外贸易政策,都为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帮助。

南宋时期,两浙港口因为与金兵交战而遭到破坏,从广南运送物资到临安又没有泉州快,交通的便利减少了物资的损耗,泉州就得到了格外的重视与扶持,在这期间有不少皇族宗室参与泉州市舶司的管理,他们大都廉洁奉公,也为泉州的海外贸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阿拉伯人的崛起也对泉州的繁荣起到一定的影响,泉州市舶司建立后,市场管理日渐规范,关税税制逐渐稳定,这些条件无不吸引着阿拉伯商人带着货物前来,泉州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海外贸易时期。

《方舆胜览》所记载,“泉州土产蕃货,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致象犀、玳瑁、珠玑、琉璃、异香、胡椒之属”。可见当时泉州的所拥有的奇特物品很多,同时也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在泉州居住,不同文化的交融也促使着泉州越来越国际化。

二、元朝时期的泉州

1、元代时期的繁荣泉州

泉州在海上贸易的地位,经过几个朝代的积累后,在元代已然超过了广州,泉州港也随之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第一大港”。在宋元更替之际,元王朝就很是重视泉州,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前,元帅伯颜就派人前往泉州招降“素主市舶”的蒲寿庚兄弟。

尽管历史上的学者对于蒲氏兄弟降元大多持反对意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让泉州免受了战火的侵扰,对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与之相反的广州则屡次遭受战火,元军“三入广,广州始平”,广州港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地位也逐渐不如泉州港。

元代泉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助力泉州城的繁荣,泉州农业的商品化、丝织品与瓷器在宋代就已经名声赫赫,到了元代就更加的出名。到中国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就曾经目睹过这么一件事,元朝皇帝赠送给印度摩哈美德王的花缎五百匹,其中一百匹是在泉州刺桐织造的。

泉州在此时已然变成国际贸易大港,来自亚欧、非洲的蕃商胡贾,云集于港口码头,“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宝”,泉州港的海外贸易为地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收入,同时也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也与泉州港有着密切的关系。

2、元代时期对海外贸易所颁布的政策

元朝政府以泉州为中心,准备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鉴于宋代的成功经验,元朝统治者仿效南宋制度最初设立了四处市舶司,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元朝的市舶司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七处,但是泉州始终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到了至元二十六年还在泉州和杭州之间设置了十五个海道水站,每站专门设有五艘船只和二百名士兵,以此专门供运输外国货物和商贩奇货,并且能够用来防御海盗,可见泉州地位的重要性。

泉州日益繁荣的海上贸易吸引来了不少人口,所以泉州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尤为重要,元代泉州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修建城市的建设与水利设施。

元代政府还采纳了汉臣姚枢的建议,“重农桑,宽赋敛,省鄙役”,没有因为贸易业的发达而放弃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改良,这些都为泉州纺织业提供了原材料,同时元代的一系列推广农业生产的政策,泉州也因此“民物日以繁息,仓廪之积,盈衍于外,海内翁然,号为极治”,泉州的棉花种植还达到了“诸县皆有”的地步。

3、元代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元代开放港口之初,就鼓励商人们大量进口海外商品,元代海外贸易的舶来品数量都远超了前代,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以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岛夷志略》,这本著作所记载了泉州与九十八个国家的贸易往来。

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描述了 “加里曼丹和爪哇岛上出产的如胡椒、肉豆蔻、甘松香油、生姜、赤澄茄、丁香和其他一切有价值的香料和药材,因此有许多商船装载商品前来交换”,在进口货物中不乏有许多香料药材,这也是泉州港进口货物的大头。

元代的海外贸易范围比南宋时期还更加的广大,《岛夷志略》中所描绘的国家贸易数量比宋代多了近一倍,同时航线的增多也为其成为世界性的港口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泉州,来自各洲各国的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等等不计其数,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让泉州的繁荣更加耀眼。

三、总结

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昌盛,见证了泉港城的历史发展,泉州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安定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积累,借由拥有开放精神的闽南先民们,在时代的交替中脱颖而出,将泉州古港的雄姿展现在世界上,为我国现代的海上贸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重纂福建通志 王审之传》 清道光

2、《诸蕃志》 赵汝适

3、《舆地纪胜》 王象之

4、《方舆胜览》 祝穆

5、《岛夷志略》 汪大渊

6、《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在许多人心中几乎成了一位神话般的人物,智慧超群、才能卓越,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堪称蜀汉的伟大功...
原创 为... 1940年,年仅18岁的袁竹林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生计,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跟随一名负责招工的本...
凯特与戴安娜从未谋面,却又紧密... 在英国王室的历史长河中,凯特·米德尔顿与戴安娜王妃虽然从未有过直接的交集,但两人的命运却仿佛被一条无...
原创 诸... 读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总是手握一把鹅毛扇。这个独特的习惯常常让人困惑,...
原创 爸... 三国时代最惨的孤儿是谁?不是父母双亡的赵云,也不是早年流浪的刘备,而是那个爸爸被张飞砍了脑袋、妈妈被...
“打卡”明代状元试卷,2460... 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着一件稀世国宝——400多年前明代状元的殿试卷。高考临近,预约“打卡”状元卷...
原创 刘... 最近,关于刘邦与樊哙的关系引发了众多讨论,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深厚。然而,让人震...
原创 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性掌握了清朝的实际权力,她是以手腕果断、行事严肃著称的慈禧太后。她那张消...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宪宗为何钟情于万贵妃?这个女人的故事堪称传奇 提到万贵妃,许多人或许耳熟能详。她最广为...
原创 清... 清朝时期,最显赫的一个机构非内务府莫属。这个机构主掌着皇帝一生的日常起居、饮食起居,甚至连一些私密事...
原创 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大将,封号“武安君”,他的身上常被贴上三个标签:战神、杀神、冤枉。他的故事充...
原创 如...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楚国历时五百多年,其疆域覆盖中国南方,是当时唯一能够与齐国、晋国、秦国相抗衡...
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大足区宝顶山石刻景区,游客在游览参观。(资料图片)记者 罗伟 摄/视觉重庆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
原创 朱... 很多人可能觉得编纂一部朝代史是一项十分简单的任务,似乎随意一做就可以完成。然而,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
原创 成... 当我们提及蒙古帝国以及成吉思汗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们的军事威力。确实,他们征服了广袤的欧...
原创 清... 清朝的疆域广袤,横跨千山万水,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为了有效治理这片辽阔的土地,清政府建立了完...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 古都今昔一眼千年,历史细节可感可触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施  芳...
原创 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各位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 邓通,西汉时期汉文...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 早期文明考古发现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南海沉船遗址:解码“海丝”文明... 新华社海口电(记者周慧敏 李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6号展厅“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