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历代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铲除异己,
都会设立特务
。例如唐朝的不良人、明朝的锦衣卫,都是名传千古的特务组织。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三国时期自称卧龙的诸葛亮死前,
也留下了一个特务
。正是这个特务,
整死了蜀国后期的两大奇才
。
而这看似愚蠢的做法非但没有造成蜀汉的灭亡,
还使其延长了整整三十年的生命
。
年少成名,嘲吴群臣的费祎
诸葛亮在历史上被人们视为神仙一般的人物,都说他神机妙算。那么,他留下的特务费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一步步崛起,
延长蜀国国运三十年的呢?
费祎少年丧父,自幼跟随族叔费伯仁长大,
经历过许多磨难
。年少的挫折不但没有将他打垮,反倒使得他更加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自幼天资聪慧,
学什么都能很快领悟
。很快,他的才名在当地传了起来。
蜀国的大臣董和经常拿费祎和自己的儿子董允比较,认为他们两个不相上下。但在一次出席重要活动时,
董允神色犹未泰
,而费祎却晏然自若。董和一看,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恰逢刘备平定蜀中急需人才,
便有大臣把费祎推荐了过去
。少年时期的费祎性格谦恭真诚,而且谈吐不凡。不久,
刘备便让费祎担任太子舍人
,和刘禅一起读书。
刘备称帝后,为夺回荆州和报义弟关羽之仇发兵东吴。谁知道陆逊一把大火,
烧的刘备在白帝城含恨而终
。刘禅称帝后,诸葛亮为了缓和蜀吴关系,
多次派遣费祎出使吴国
。
费祎有一次出使吴国,
孙权曾有心捉弄于他
,命令手下等费祎来了谁都不要理他。后费祎来到,孙权停食迎之,但其他人却只是埋头干饭。
面对这种场景,费祎说道:“有凤飞来,麒麟懂得吐哺停食,
奈何驴骡无知
,只是伏食如故。”这便是费祎嘲吴群臣典故的由来。
费祎才能出众,
多次在出使吴国中舌战群儒
,使得孙权大为欣赏。孙权曾对费祎评价道:“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
据说,孙权还曾把随手宝刀送给费祎,
但费祎却是推辞不受
。能让敌国君主都欣赏的人,诸葛亮又如何不喜爱他呢?
据悉,当年诸葛亮南征获胜,引兵回到成都。当时许多大臣都在城外等候,
诸葛亮却只叫了费祎上车交谈
。由此可见,青年时期的费祎在蜀汉官场是十分风光的,不愧为后世的蜀汉四相之一。
见风使舵,整死蜀国两大奇才
费祎性格谦恭真诚,平常为人幽默而豁达,
在官场上和其他同僚都能相处的很好
。当时蜀国有两大奇才,一是文臣杨仪,二是武将魏延。这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孤傲和偏执,
却都视费祎为平生知己
。
杨仪,诸葛亮北伐时蜀军中的长史,掌管大军的后勤保障。杨仪才华出众,每次都能把诸葛亮交代的后勤任务完成的有模有样。
能为诸葛亮大军制订规划
,筹措粮草,在当时的蜀国,
惟杨仪一人而
。
魏延,起身于微末之际,遇到刘备这个明主,便舍身相随。他在荆州之战、汉中之战,以及诸葛亮的北伐期间,
可谓是战功卓著
。但他为人孤傲且偏执,不能很好的处理和同僚之间的关系。
杨仪和魏延一文一武,
是当时蜀军中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但两人的性格皆是十分偏狭,相互容不下对方,
时常闹矛盾
。
杨仪和魏延不和的消息甚至传到了东吴,连孙权都曾经说道:“他们固然是人才,但诸葛亮一死,他两人必定作乱。”
时常出使东吴的费祎便将此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
魏延性格高傲,杨仪眼高于顶,两人时常在军中硬怼。这两人的矛盾,连诸葛亮的无法化解,
只能听之任之
,一碗水端平。
每次他们二人吵架之际,
总是费祎从中调解
,才避免相互残杀的事件出现。例如杨仪凭借着口舌之利,时常把魏延骂的体无完肤。这时候,
费祎总会出现帮魏延说话
。
当魏延生气,拔刀要杀杨仪的时候,
又是费祎去阻拦
。也因此两人皆视费祎为知己好友,殊不知,正是这知己好友,
才使得他们两人双双死于非命
。
诸葛亮魂断五丈原之时,叫来军中将领交代后事,独独不叫魏延。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死,魏延绝对会自己带兵攻打司马懿,一定会中司马懿的计谋。于是,
他把兵权交给了杨仪
。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杨仪和魏延不和,
一定会高度执行自己的命令
。第二杨仪是文官,在军中没有亲信,很难叛上作乱。至于魏延,如果听命撤兵,
还有一条活路
。否则,在劫难逃。
后来诸葛亮一死,魏延就对费祎说:“我不会服从杨仪的命令,而会带兵攻打他。”于是
费祎这个特务迅速把情况告诉了杨仪
,使得诸葛亮安排的后手马岱动手除掉了魏延。
魏延死后,杨仪带兵回到成都,
以为自己会继承诸葛亮的位置
。谁知道,丞相之位被蒋琬一屁股坐了。
就此,心胸狭窄的杨仪时常自己哀叹不公。偏偏有一次在跟费祎聊天时,他不小心说出来心里话,说诸葛亮去世的时候,
如果带人投靠魏国
,又怎么会落到现在这种地步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费祎这个特务马上去找刘禅打小报告
。于是杨仪被罢官,下在了大牢。可谁知他还是不懂祸从口出的道理,时常在牢里说些大逆不道的话,以至于最后被处死。
志虑忠纯,为蜀国续命三十年
魏延和杨仪的死,虽然都是费祎这个特务所告发的。但追根究底,
皆是二人有才无德的性格缺陷所导致
。
不久之后,费祎又代蒋琬为尚书令,权倾朝野。费祎执政期间,与民休养生息,
增强了蜀国的综合国力
。后来魏国攻蜀,
他又和王平等将领打败了曹爽
,使得蜀汉国富民强。
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四人,
被后人称为蜀汉四相
。除诸葛亮外,其他三人都反对北伐,认为连年征战对百姓伤害很大。特别是费祎,每次姜维要攻打魏国,他给姜维的人马都不会超过一万人。
公元253年,魏国将领郭循来投降蜀国,大家都劝费祎不可轻信,
但费祎执意不听
,最终在宴会上被郭循刺死。
费祎虽死,
但他遗留的治国之策却为蜀国续命了三十年
,不愧蜀汉四相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