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以历史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戏说演绎,造就了一批形象鲜明的人物,使后来的无数读者为之津津乐道,把《三国演义》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写了汉朝末年,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交锋。
三国争霸的结果我们都很清楚,最后是谁也没落着好,是三家归晋这么个啼笑皆非的结局,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先被征服,乃至灭亡的,但不以成败论英雄是读者们的共识,蜀国虽然在三国争锋中成为失败者,但谁都不能否认其国内英雄辈出,蜀国人才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朝历代,都有文人以诸葛亮为歌颂对象,写诗赋词,聊表向往之意。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文臣的天花板了,他蒙受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为他出谋划策,使蜀国实力增强,天下出现三足鼎立的局势。
刘备死后,诸葛亮也不忘初心,而是一心实现刘备没能完成的夙愿,尽心辅佐刘禅,势要兴复汉室。
这样的鞠躬尽瘁,是所有君主所赞赏的,所有臣子渴望达成的,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代变迁,日换星移,古人对诸葛亮的热情始终不变。
《三国演义》塑造出的诸葛亮是多智近妖的存在,他对天下大势有着透彻的见解,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有时我们会遗忘他也是个凡人,也逃不过生老病死这些凡人一定会经历的事情。
传说,诸葛亮临死前,曾经高呼:“庞德公救我!”那么,庞德公又是谁呢,能让诸葛亮都向他求救?
庞德公其人
庞德公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奇人,他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因此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而庞德公和诸葛亮也是沾亲带故的关系,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
史书中给庞德公的笔墨很少,但他结交的都是名士,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些名士也都被他的才学折服,对他评价颇高,其中不乏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知名人物。
世间最令人惋惜的事,莫过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庞德公就是那位有着慧眼的伯乐。司马徽,字德操,也是一位隐士,并且以善于识别人才而著名,他对庞德公下过这样的评语:“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司马徽识别人才技能已经十分高超了,能得到他这样的赞誉,庞德公的水平可想而知。
卧龙雏凤都是不世出的人才,谁要是能得到这二人中的一个辅佐,就一定能统一天下。这话是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德操所说的,但很多人应该都没有想过,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水镜先生司马德操,这些人的称号都是从哪儿得来的呢,答案就是庞德公。
隐居爱好者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丝毫没有摆架子,纡尊降贵,三顾茅庐,最终打动了诸葛亮,用这一举动换得了他一生的追随,这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作为君臣相得的例子激励着无数后来人。
鲜为人知的是,诸葛亮也曾对别人展现出堪比三顾茅庐的尊敬,这个受诸葛亮看中的人就是庞德公。
《襄阳记》记载,诸葛亮每次来到庞德公的家里,都会对庞德公拜见于床下。拜见于床下可不是个轻描淡写的礼仪,而是大礼,古人只有面对德高望重,非常值得敬佩的人时,才会行这种大礼,诸葛亮本人已经是惊才绝艳了,能得到他这般敬重的庞德公自然也不同凡响。
庞德公是铁了心要当隐士,当年刘表三番两次遣人去请他出山,都被庞德公谢绝,多次拒绝之下,刘表难免心生挫败感,就问他:“你只顾着保全自己,就置天下人于不顾了吗?”
庞德公回答他:“万物都有自己的巢穴归宿,人类也各自有所归宿,选好自己的归宿就可以了,天下大事不是我所能掌控的。”
由此看来,庞德公对天下局势明显有了清晰的认识,他的隐居完全是自主选择的结果。
刘表知道此行绝不可能成事,就不再勉强,庞德公后来带着妻子儿女登上鹿门山,说是去采药,但一去不还,彻底隐于人世。
历史假设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呕心沥血,六出祁山,对自身造成了极大的消耗,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但还是想要与天搏命,就动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提前嘱咐任何人都不得擅入自己的营帐。
可是司马懿前来袭击,魏延慌张寻找诸葛亮通报此事,把他的嘱托抛在脑后,无意间踏碎了诸葛亮的本命灯,导致了诸葛亮续命失败,难逃一死。
诸葛亮在弥留之际大喊:“庞德公救我”,他知道庞德公的高明之处,希望他能来救自己,但这也只能成为空想。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庞德公是做出了另一种选择的诸葛亮,如果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始终不为所动,没有出山,而是继续自己的隐居,那么诸葛亮就会拥有庞德公的同款人生。也许死前的诸葛亮终于领悟了庞德公选择的高明之处,但万事已成定局。
小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指导思想,诸葛亮选择了前者,而庞德公选择了后者。
可以说,庞德公的各项才能并不逊于诸葛亮,但他终身隐居,因为他看透了,这天下局势混乱难清,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他为了保全自身,隐居世外,避免了和诸葛亮一样油尽灯枯的结局。
庞德公拒不入世的决定无可厚非,诸葛亮的入世也值得我们的尊重,这两个人互为镜像,为我们对历史的假设提供了无限遐想。
如果庞德公也告别隐居,入世翻卷风云,或者诸葛亮没有离开草庐,辅佐蜀国,天下局势又会有着怎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