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小平第二任妻子金维映,长征中生下儿子李铁映,苏联养病时遇难
迪丽瓦拉
2025-07-17 01:32:47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14年,是革命烈士金维映一百一十周年诞辰,无数后辈对她进行了深刻的缅怀和纪念。

金维映是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斗士,了不起的巾帼英雄。

她跟随党的脚步前行,参加各种运动,走过漫长而艰险的长征,为革命事业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然而,1941年,前往苏联养病的金维映,却不幸在战火中牺牲,年仅三十七岁。

金维映有怎样短暂而热烈的一生?她与邓小平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走上革命道路

1904年,金维映出生于浙江岱山的一个县城里。

金维映的父母十分疼爱这个女孩,他们思想开明,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盛行的年代,也十分支持女儿读书,接受教育。

八岁的时候,金维映进入定海女子小学读书,她冰雪聪明,又努力刻苦,在学校里成绩十分优异。

小学毕业后,金维映顺利考入了宁波

竺洲女子师范学院。在这个时期,金维映成绩依旧十分优秀,在学生中遥遥领先。

在小学的时候,金维映就开始接触到爱国思想,并开始参与爱国活动了。

那时候,小小年纪的金维映就已经和同伴们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演讲,为学生和工人运动筹集捐款。

上了中学后,她更是积极地参与各种学生活动,也因此接触到了很多爱国人士和进步思想,她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地升华。

因为各方面都十分出色,在校三年,金维映一直担任着学生会主席的职位,在学生群体中颇有威望。

当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金维映和很多爱国学生一样,渴望靠着自己的能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现状。

金维映就读的学校是师范学院,一开始,她想去做一名老师,通过教育的方式,启发民智,唤醒大家的爱国热情。

但渐渐的,金维映意识到,想要全面改变当前的困境,必须用斗争和流血的方式,走上革命道路。

因为表现积极,1926年,金维映加入了我党,她和同志们一起在定海县发起了工人运动,创立了定海党组织。

金维映在农民与工人之间奔走宣传,在群众中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燃起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在当时的舟山地区,盐业是主要经济产业之一,尤其又以岱山为产盐的主要地区。

然而,当地的官府却刻意压低盐的价格,盐民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产出大量的盐,却仍然食不果腹,还要受尽欺压。

金维映决心改变盐民们悲惨的现状,她想要发动盐民们,对腐败昏庸的政府进行反抗,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地的盐民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但他们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每次发起斗争,规模都很小,很容易就被镇压下去。

而且官府们十分痛恨盐民的反抗斗争行为,每每抓住反抗者,都会对其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进行折磨。

这种杀一儆百的行为深深地威慑住了当地的盐民,因而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痛苦的折磨和压榨,将血泪咽到肚子里。

金维映对当地官府的残酷行径十分痛恨,但她也知道,想要改变盐民的现状,必须发动大规模的反抗。

于是,金维映找来了一些盐民代表,准备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她拿出好菜招待着大家,用平易近人的语气与大家沟通。

盐民们一开始看到金维映只是个年轻姑娘,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但随着金维映和大家关系的拉进,大家对她也开始渐渐改观。

金维映为了鼓舞盐民们团结一致,拿出了一根筷子,很轻松的折断了,但随即她又拿出了一把筷子,怎么使劲都没能折断分毫。

金维映用这个行为告诉大家,之前的抗争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人太少,势单力薄,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会像一把筷子一样牢不可破。

金维映的言行深深鼓舞了在场的盐民们,他们当场便高喊,要追随金维映一起起义,为自己争取美好生活。

就这样,金维映跑了很多地方,说动了很多盐民,唤起了他们的觉悟和昂扬斗志,还在各地成立了盐民协会。

不久后,全岱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盐民运动,他们围攻了盐场公署,大声要求提高盐价。

而官员们面对这样浩大的阵势,躲在屋里瑟瑟发抖。

这场盐民运动是十分成功的,盐民们收入得到了提高,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而金维映也受到了当地盐民的尊敬和崇拜,还被盐民们成为“定海女将”。

除了杰出的工作能力,金维映为人所熟知的,还是她和邓小平之间的故事。

与邓小平的相识

金维映的行为,无疑让她成为当时反动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恐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人遭到了反动派的逮捕和屠杀。

而金维映也没能幸免,被反动派逮捕入狱。

党和组织费了很多力气,终于将金维映营救了出来,但金维映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革命事业,但家乡是不能继续待了。

为了暂避风头,金维映听从组织的安排,离开家乡来到了上海,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

金维映来到上海后,靠着自己师范生的身份,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小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她借着这层身份作掩护,表面上教书,其实暗地里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身边的人会亲切地叫她“阿金”。

凭借着出色的能力,金维映当上了妇女委员会的书记。她知道,自己有幸接受到教育,看到了更广阔的的天地,但仍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在遭受封建的压迫。

于是,金维映鼓励妇女觉醒,为自己的利益斗争。当时上海纺织厂的女工备受资本家的压迫,她便鼓舞女工们罢工反抗。

金维映在上海兢兢业业地宣传着革命事业,而她也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第一任丈夫,和她年纪一样大的邓小平。

1931年,邓小平获得中央批准,准备前往中央苏区工作。

而金维映此时因为身份暴露,不便在上海继续待下去,也被派遣到中央苏区。

两人刚好可以同行,于是日常的接触也多了起来,一种微妙的情感在两人之间产生了。

邓小平和金维映都是优秀的革命人才,两人年纪相仿,志向相投,很快将革命友谊升华成了相携相伴的爱情。

为了避人耳目,两人走的时候还乔装打扮了一番。

邓小平穿上长袍,戴上礼帽,打扮成商人的样子,而金维映则穿着商人太太的服装,头发温婉地挽成发髻。

两人站在一起,宛如天作之合,看起来十分登对。

他们此次前往瑞金,走的是党内特意开辟的地下交通线。二人先是做着黄包车来到外滩,又乘坐邮轮来到汕头,由当地的接头人带领前往革命根据地。

这段路并不好走,为了隐蔽起见,他们走的都是崎岖蜿蜒的山路,爬过高山,跨过溪流,条件十分艰苦。

而且,他们还要时不时地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因此经常夜间赶路,还不敢点灯,经常摸黑前行,身上时不时会被荆棘划伤。

但邓小平和金维映并不怕吃苦,他们风餐露宿,相互扶持,感情也愈发深厚。

两人就这么走了很多天,才终于抵达了瑞金,但到了瑞金后,他们却发现,这里的情况有些不太妙。

作为革命根据地,瑞金此时却弥漫着萧条和低沉的情绪,邓小平不明所以,赶紧找到当地的干部询问情况。

原来,此时的瑞金县委书记李添富,正在这里大搞“肃反”运动。

由于李添富的极端行为,这次“肃反”闹得非常大,已经到了上纲上线的地步,甚至开始滥杀无辜。

上一任县委书记便因为这次肃反运动遭到了杀害,另外,还有三百多名干部被关押了起来,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命运。

就是因为这所谓的“肃反”,造成了瑞金县内人人恐慌、噤若寒蝉的局面,人们怕受到牵连,甚至路上相见都不敢打招呼。

邓小平和金维映听到这个消息,对视一眼,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国民党反动派还在外面虎视眈眈,内部却开始自相残杀了起来。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必须立刻制止。

于是,两人携手合作,调查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将李添富撤了职关押起来,洗刷了被关押同志们的冤屈。

不久后,作恶多端,将瑞金局面搞得一团糟的李添富被枪决,告慰了含冤而死的同志们在在天之灵。

邓小平和金维映经过此次合作,二人的羁绊和感情更加深厚了。但最后,二人还是走上了分道扬镳的地步,这是因为什么呢?

巾帼英雄,魂断苏联

邓小平和金维映同在瑞金工作,感情突飞猛进,很快便结了婚,成为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即使不久后金维映被调到了别的地方工作,两人聚少离多,感情也没有消减半分,反而更加炽烈。

但是,邓小平的坎坷人生才刚刚开始。此时,毛主席在党内受到打压,而一向坚持毛主席的正确道路的邓小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

最终,邓小平受到了不公正的打压,他不仅受到批评,被调离了县委书记的岗位,还被迫写检讨书。

但邓小平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他不因为外界的打压和强迫而改变自己的内心。

后期,邓小平甚至还被扣上了“反党”的高帽子,被撤职下放。

政治上的打击让邓小平心灰意冷,而金维映心中也是十分煎熬。

金维映有自己的事业,她在党内的工作十分出众,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一切。

可是她和邓小平是夫妻,如果继续维持两人的关系,自己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这是金维映不愿意看到的。

一边是深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热爱的、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事业,一时间,金维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金维映权衡了很久,最终决定选择国家和事业,邓小平也对她的选择表示理解和支持。两人离了婚,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就这样分道扬镳了。

随后,邓小平被下放劳动改造,金维映继续在党内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不久后,金维映认识了当时的中央部部长,三十七岁的李维汉,这个男人抚慰了金维映的心灵,两人互生好感,最后结了婚。

但她的第二段婚姻刚刚开始不久,中央红军便迫于局势,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几万红军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瑞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长征道路。

考虑到女同志的身体问题,中央这次战略转移,只带了三十多位女性干部,而表现一向出众的金维映便是其中之一。

金维映负责的是红军的后勤工作,她亲力亲为,跑前跑后,不怕艰苦恶劣的环境,只为了保障红军战士们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金维映生下了自己的儿子李铁映,这是她唯一的儿子,金维映十分疼爱他。

但长征条件十分艰苦,还要面临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哪里适合孩子成长呢?

为了不耽误行军,也为了孩子更好地生活,金维映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转交给一户农民人家收养,而自己擦干眼泪,再次踏上漫漫征程。

全面抗战打响,国共开始合作抗日之后,金维映才终于得以喘息,但常年的劳累和繁重的工作,让金维映的身体越来越差。

党组织非常关心金维映的身体状况,当时国内战火纷飞,组织便安排金维映前往苏联学习,顺便也能养病。

金维映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祖国,临走前,她还千叮咛万嘱咐,让李维汉记得把儿子接回来。

然而,金维映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1年,苏联也没能逃脱战火的洗礼,而敌军的炮弹轰炸了金维映所在的医院,她没能逃脱出来,最终长眠在异国他乡。

这一年,金维映只有三十七岁。她将炽烈而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为人民和革命而奋斗,最终壮烈牺牲。

结语

金维映的一生,是奋斗、激情的一生,在她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便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地走在这条路上。

任何恶劣的条件、生活的打击,都没有消磨她坚定的意志,反而让她越挫越勇。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金维映便靠着一腔热血,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而她最终牺牲在苏联,结束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不由得让人惋惜哀叹。

但人们会记住她,革命会记住她,灿烂而庄重的青史也会有她的大名,亘古不朽。

你对金维映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文献:

[1]未明.战火中,金维映和邓小平走到一起[J].共产党员,2007(12):18.

[2]桂玉麟.英年早逝的金维映[J].党史纵览,2002(07):32-34.

[3].杰出的红军女战士——金维映[J].今日浙江,2001(14):38-3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印...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比心] ...
原创 十... 1978年有这么一个军队,专门驻防云南,有一天军队招兵,其中一个班里有9名战士,与以往不同,虽然都是...
原创 日...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是投降了,但日本对中国在心理上,并没有投降。 1945年9月2号,日本外相重光葵,和...
锐评|永远铭记这场中华民族的铸...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尽管时光已悄然走...
原创 李... 文/ 子玉 皇家无父子。 可以肯定,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一定会被按下暂停键,轻...
原创 一... 一向狂傲的美国,不敢轻易触碰这四个国家!这些国家是谁?又是为什么呢? 自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
原创 八... 《儒林外史》是乾隆时期的老儒生吴敬梓写的一部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当时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东北四省区推动发掘保护抗联革命... 中新网吉林9月4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工作会议4日在吉林省磐石市召开,中央相关...
原创 看... 公元前195年,是大汉王朝的缔造者汉高祖刘邦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年。 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好席不...
原创 安... 《后汉书·郡国志》: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这句话一直都被来形容汉朝的强大,强汉强汉,即使在汉朝...
原创 洪... 前言 晚清时期的腐朽与黑暗,导致农民起义随之而来。其中撼动大清根基的太平天国运动,势如破竹,给予了大...
原创 抗...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在无数人民志愿军的六名兵团司令员的带领下尽显雄风,他们六人在...
原创 近... 中国朝鲜族近代教育思想的渊源 儒家思想对朝鲜族的影响是源远流长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朝鲜半岛时期。 虽然...
原创 唐...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 尘中一丈日,谁是晏...
原创 探...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研...
作为昔日的欧洲霸主,奥匈帝国为... 一战之后,曾是世界强国是奥匈帝国一蹶不起,直至解体。在此之前,奥匈帝国的面积在欧洲排行第二大,仅次于...
应急救援基层行|三坊七巷34年... 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队员正进行防火巡查。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图 “—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原创 历...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篇写下陶谦。 三国演义里的陶谦一直是个忠厚老者形象,既亲善爱民,又老实巴交,没...
原创 武... 武王分封同姓亲属,主要是为了对新占有的原来殷的王畿以及方国加强统治,控制战略要地,防止殷贵族的叛乱和...
原创 金... 1、量才授官的用人策略 金世宗于正隆六年(1161年)即位于东京辽阳府,随即改元大定,正式开启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