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的心究竟有多狠?从故宫中的地砖就能看出来
迪丽瓦拉
2025-07-17 10:02:18
0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梁启超评价朱棣

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如今这座宫殿群已经屹立了600年,这样的建筑质量让人赞叹不已。其实,这背后离不开朱棣的狠辣与果决,哪怕是一块砖都是如此。

朱棣的靖难之役

众所周知,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按照顺利和实力,原本他都不会成为皇帝,但因为朱元璋儿子的相继去世,给朱棣提供了很大的契机。

朱元璋的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先后去世,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朱棣就是朱元璋身后的长子了,这也是为何明朝的大臣一直在忌惮、防这他。

从某个角度来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朱棣应该成为下一任的明朝皇帝。而且,在少年之时,朱棣就已经就藩北平,更是多次参加北方军事活动,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军事实力非常出众。

奈何,最后朱元璋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在家族秩序上成为诸王之首,再加上他坐镇一方,手里有大量的兵权,也是朱允炆等人削藩的对象。

可惜的是,在削藩的过程中,因为朱允炆太操之过急,始、周、代、岷、湘、齐等皆废为庶人,湘王更是自焚。感到危机的朱棣,最终举起了靖难大旗,发动了靖难之役。

四年后,朱棣的大军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不知去向,大明朝易主。在明朝历史上,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改善制度、发展经济,还派郑和下西洋、疏浚大运河,打造了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盛世。

人生晚年,朱棣十分重视北方的经营,再加之他自己就是发家于北平。因此,自公元1410年至公元1424年,朱棣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壮举,他还修建了紫禁城,并在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这个都城直到今天都是政治中心。

紫禁城的一块砖头

在北京,最有名的莫过于紫禁城了,至今都是如此,然而对紫禁城的了解的人却不多。现代的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占地面积非常的广,房间也非常的多。

据悉,若不是朱棣害怕僭越天庭的宫殿数,估计宫殿的总数量要超过9999之数(紫禁城有9999间半房屋)。每一座宫殿都是雕梁画栋,宏伟且美观,可见建造的时候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清朝时也进行了扩充、修缮)。

除了外观之外,紫禁城中的地砖也非常的“了不起”,它是横排7层、竖排8层(一共15层)。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专家对紫禁城破损的地砖进行修复过,进而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其中的地砖都是“特制”的。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紫禁城中所有的地砖名叫“金砖”,这是皇家御用的砖头,造价非常的高。首先,金砖的用土是非常有讲究的,不输于烧陶所用的泥土,另外其中的配比也是一个秘密,民间很少见。

其次,在烧纸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严格的要求,稍微有一点点瑕疵就会被作废。可能有人会说,朱棣也不是这一方面专业的人物,以次充好他也看不出来,而这就是审查与惩罚的规则了。

南京城的城墙为何那么坚固,与朱元璋发明的“责任制度”有关系,即是每一块砖头上都刻有一个人的名字,而这个人就是这块砖头的最终负责人,一旦砖头出了问题,负责人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朱棣也采用了父亲的做法,在每一块金砖上都刻有名字,这样便杜绝了那些想要蒙混过关的人。一旦发现贪污腐败的官员,亦或者偷工减料的人员,那么朱棣就会进行严厉的惩罚。

轻则充军流放,重则斩首示众,甚至有可能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根据一些数据的统计,这样的金砖制作周期长达720天,一年最高的产量也就只有7000多块,可见制作的难度有多么离谱。

当然,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生产力非常低下,老百姓们有时候都吃不饱饭。然而,金砖制作的原材料居然是糯米和鸡蛋清,二者混合在一起可以制作出超强的粘合剂。

紫禁城占地极广,而地砖的制作难度又非常大,也正是因为如此,紫禁城用了20万工匠,工人近200万,前后花费了近14年才修建完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上述曾介绍,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他为何要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这样一个宫殿呢?这其中大致有两点因素,一点是安全,一点是正名。

朱棣这么做的目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定都南京城后,为了保障自己大本营的绝对安全,他又重新加固了南京城的城墙。当时,那可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不仅每一块要求严格,而且验收的时候也十分严格,稍有质量不过关就会被杀头。

可以说,如果南京城有充足的粮食,敌人想要从外部攻入其中很难。可是,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为何最后能够攻入南京城呢?这就不得不说挖城墙、挖地道这回事情了。

原来,朱元璋只加固了城墙,却忽视了对地下的巩固,让朱棣钻了空子。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朱棣在迁都北平的时候,就对那里进行了相关的改善,也就有了上面的设定。

话说,即使有敌人想要挖地道偷袭城内,估计在打通最后一层砖头的时候就会被发现,进而被全歼,因为紫禁城中所有的地砖,并不是普通的砖头。

其次,朱棣的皇位是篡位得来的,“紫禁城”是因为“紫微帝星”得名,朱棣这是在为自己正名,如果这样的一个“工程”出现了问题,这不等于是打自己的脸嘛,用心、尽力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朱棣心狠”,其实若没有朱棣的严格管理和惩罚机制,对每一块金砖极尽要求,估计紫禁城也很难屹立百年而不倒。

正因为对“细节”上的严格要求,所以紫禁城才会历经几百多年依然不倒,直至现在还完好无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日本派了大量美女来到中国,偷回一样东西,此后日本飞速发展 文|小羽 在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达,所...
原创 清... 在封建王朝时期,帝王都十分看重自己的陵墓,通常都会耗费巨资去打造,往往还会挑选许多价值不菲的陪葬品放...
原创 明... 引言 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阶级无土无业,这种土地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
原创 满... 吴学华原创作品 我们在看一些清朝时期的影视剧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情节,一个满清的大员对着皇上下跪磕头...
原创 成... 在鄂尔多斯的草原上,坐落着一个规模宏伟的陵墓,陵墓的主人就是草原霸主成吉思汗,但这里却并不是他的真实...
原创 埃... 文|编辑:潇潇 引言 埃及古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创 那... 当年明月先生曾经给明孝宗朱佑樘的评价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好皇帝,这样的评价在大明朝的皇帝中实属难得。...
“上海第一所”周浦派出所:与共... 周浦,素有“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小上海”之称。坐落于周浦镇上的周浦派出所是上海市成立最早的派出...
原创 隋... 隋朝故事:杨素恃功目无君,宣华梦中被鬼击 话说杨素奉召入显仁宫,见过隋炀帝,满肚中怀着谏议,但一时...
日本有多少中国文物?归还遥不可...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称得上是“浩如烟海”,与欧美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大多...
原创 左... 在历史长河中,满清入关后一直对汉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生怕有一天自己会被汉人推翻。然而,到了晚清时期,...
原创 张... 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就是“张无忌敢推翻朝廷,杨过为何不敢?你看宋朝皇帝的左臂右膀是...
原创 见...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张... 蔡泽是中国历史上汉代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逐渐崭...
原创 3... 名不正则言不顺,从古至今,人们都对名称很看重。 全国30多个省份,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名字。为了引述方...
原创 简... 引言 祆教(Zoroastrianism)是一种古老的宗教,起源于伊朗高原,据说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
原创 《... 《知否》原著中,最实在的两个人,一个是宁远侯府的顾廷烨,一个是英国公的嫡女张桂芬。 顾廷烨是皇帝近臣...
原创 在... 在中国最强盛的王朝,邻国争相模仿,对中国极其崇拜和仰慕。中国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有文化、建筑艺术还有政治...
原创 秦... 每一个皇帝都幻想着自己可以吃到唐僧肉,这样的话就可以长生不老了,不仅如此,秦始皇也一样,毕竟秦始皇手...
原创 非... 引言: 非洲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大陆,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在古代,非洲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