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4年,莫斯科,时任中国外长李肇星正在与前苏联的最后一任领袖戈尔巴乔夫谈话,二人聊的格外投机,没几句就由浅及深,谈到了一些敏感话题,例如李肇星便向戈尔巴乔夫询问道苏联为何会解体,反观戈尔巴乔夫呢?也没有藏私,而是直接回答道:
“因为我们没有邓小平!”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苏联解体真的只是因为没有出色的改革家吗?一个邓小平那般的人物又是否能够拯救支离破碎的苏联呢?
推卸责任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戈尔巴乔夫之所以这么说,则完全是当局者迷。
苏联解体后,作为一个仍然在世的亲历者,关于戈尔巴乔夫的访谈、问询就没有停止过,世界各国媒体都对这个“亡国之君”很感兴趣,都想要像采访溥仪一般,搞出一本回忆录,真真切切的体验强盛帝国的最后时光。
然,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无论是面对俄罗斯官员的问话,还是东西方媒体的采访,戈尔巴乔夫的态度都始终如一,那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将苏联解体的根源丢在社会制度、贪污腐败、寡头经济,以及西方的挑拨中,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完全不是因为他的无能才让苏联解体,他就好像是明末的崇祯皇帝一般,哭着喊着叫嚷着是“诸臣误国”,而自己自然是一位“明君”。
这种言论起初说说还好,大家伙图个新鲜还能有些市场,可时间长了就有些“烦人”了,毕竟没人喜欢懦夫,世人都喜欢敢于承担责任之人。
因此,就在之后的十几年中,戈尔巴乔夫的热度便在慢慢消退,为求生计他也只能丢下脸面,主动去接一些拍摄电视剧的工作,并在剧中扮演自己,一次次的在荧幕上回忆着那段痛苦的过去。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2004年待面对我国外长李肇星的询问时,戈尔巴乔夫才敞开了心扉,才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即“我们少了一个邓小平那样的改革家”。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戈尔巴乔夫将邓小平与自己做了一个对比,他们同样都是改革家,同样都想让国家富裕、振兴,但最终邓小平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不单失败还将偌大的一个国家推上了绝路,这是谁的错?显然就是他的错无疑,若是他能和邓小平一样有能力,一样脑子灵光,一样有威望,或许苏联就会焕然一新,再不济也不至于在自己这一代垮掉。
总结一下,戈尔巴乔夫这是终于说了大实话,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就是这第一次敞开心扉却也没有说到点子上,苏联的解体确实和“一将无能害死三军”有关,却也是关系不大,当然了,这也不能怪戈尔巴乔夫目光浅薄,毕竟他要是真的能看清真相苏联也就不会解体了。
苏联的历史
那么苏联解体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此事说来话长,若想知晓其中的全貌我们便不得不从源头开始说起。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沙俄是悲催的,上有拼命阻止改革的顽固贵族,下有奋起反抗的贫苦农奴,前有企图夺权的资产阶级,后有悄然崛起的无产阶级,当真算是四面楚歌无路可逃。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吗?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内部不稳定外部也跟着凑热闹,先是日本为求在华利益于东北打响了日俄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寄予厚望的农奴军队损失惨重。
这样的局面着实是天要灭俄,不出意外,在内忧外患下沙皇俄国也真的覆灭了,1917年资产阶级爆发了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民主共和的苏维埃俄国建立,不过这个政权也没有持续多久,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很快他们便被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推翻。
苏联自此建立,这个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很是强大,强大到吞并了波兰,强大到最终击败了纳粹德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唯一的霸主,以至于最终和美利坚分庭抗礼位居世界两极之一。
这一时代的苏联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强,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不惧怕任何强敌,共产主义的光辉旗帜下,愿意相信他们的国家也有很多,例如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靠着意识形态的信仰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苏联登顶世界之巅,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战争时期残留的独裁体制既让苏联步调统一高速发展,同时也为后来的经营埋下了祸端,而这个祸端爆发的点正是斯大林的死。
1953年,斯大林的突然去世让整个苏联都陷入了混乱,倒不是说有人趁机夺权,完全是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是继续按照前领袖的主张治国?还是研究出一套新的理论?
这是一个问题,至于答案却没人知晓,有人做出过新的尝试,例如苏联的第三任领导人赫鲁晓夫就是如此,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斯大林在世时的诸多弊端,于是他痛定思痛,先是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希望让苏联人民走出对领袖的个人崇拜,转而到实事求是的道路上来,随即他又对经济做出了革新,将工业、农业的发展视为重中之重。
最后,在外交上赫鲁晓夫同样是敢为人先,他甚至冒社会主义国家之大不韪,选择了访问美国,在美国他尽心尽力的宣传着苏联的改变,努力让西方人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刻板印象,如此行事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想求和,想要稳定冷战局势,从而获得发展的机会。
赫鲁晓夫做错了吗?自然是没有,他的选择简直和后来的中美关系缓和异曲同工,都是顺从时代的正确决定,但很遗憾,赫鲁晓夫的步子迈的太大了,大到让下属们看不懂,大到令民众们感到错愕和迷茫。
这倒也没什么,只要赫鲁晓夫的政策再持续个十几年,未必不能扭转世人的观念,可糟糕的政治神经却迫使他草草下台,最终只能落寞的看着自己的举措被全盘否定,看着一切回归到了原点。
之后勃列日涅夫上台,此人对于苏联的作用十分矛盾,首先他并非是像斯大林、赫鲁晓夫一般有着偌大的权利,他只是苏联守旧派推上来的一个傀儡而已,其次,勃列日涅夫的能力不强,他没有办法去处理国内的诸多矛盾,也无力去对抗大肆敛财的既得利益集团。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最后勃列日涅夫还真的做出了成绩,他在位期间苏联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军事实力一度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整个冷战的态势亦是攻守易型,变成了苏攻美守的大好局面。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都只是表象而已,勃列日涅夫没有做什么,苏联经济发展是能源价格暴涨的缘故,军事实力增强则是穷兵黩武,只发展重工业却忽略了国计民生,也就是说表面上苏联如何如何厉害,实际上只要一次能源价格暴跌后,他们就会被打回原形。
如此局面下苏联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苏联,镰刀锤子也不再是苏联人民的信仰,而就在这时勃列日涅夫死了,戈尔巴乔夫上台,一个大大的烂摊子交在了他的手中,那么此时的他有翻盘的可能吗?
客观的说还是有的,只是可能性微乎其微,戈尔巴乔夫要做的应该是平稳过度,慢慢改革苏联积压已久的弊端,可很遗憾,他并没有选对道路,而是固执的认为“重症当用猛药医”,只有全面、深刻的改革才能挽救苏联。
在这个基础上,戈尔巴乔夫是一错再错,对内他选择大方的公开中央政府的种种错误,信息透明确实是做到了,却也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对外他选择了示敌以弱,对包括中美在内的所有国家放低姿态,希望用平和的国际环境换取苏联的发展。
此举本质上是没错的,但戈尔巴乔夫却错估了西方世界的野心,他们并不想让苏联缓过劲来,他们只想要一个支离破碎的社会主义国家,哦不,他们甚至连社会主义都不想要,只想让苏联共产党彻底毁灭。
那么对此戈尔巴乔夫是如何处理的呢?是奋起反抗,还是继续绥靖?都没有,在两种都还算不错的应对方法中,他选择了第三者,那就是打感情牌,即实施全方面的政党改革,让民众去选择领导苏联的党派,给到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机会。
此举错了吗?字面上来说是没错的,然而戈尔巴乔夫却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漫长的积病下,民众们早已失去了对苏共的信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让一群吃不饱饭的老百姓单凭信仰选择领袖,这怎么可能?
因此,不出意外苏共最终失去了领导地位,苏联也就这样最终倒在了圣诞节的夜晚,消散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苏联解体原因剖析
那这么说苏联的解体不还是戈尔巴乔夫的责任吗?为何之前却说不是呢?
别急,博主并不是说戈尔巴乔夫一点责任没有,只是觉得就算没有他的病急乱投医,苏联也撑不了多久罢了,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经济上支撑不住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最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军事、政治、外交什么都是次要的,毕竟老百姓要是吃不饱、穿不暖,不用他国插手,国家自己就会分崩离析,而这恰恰也是苏联面临的困境。
苏联经济的弊端由来已久,可以说自打成立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他们不像中国,虽说前期施行计划经济,但至少粮食管够,手工业和轻工业也比较发达,不至于挨饿受冻,苏联则恰恰相反,别看领土多么多么的辽阔当属世界第一,可永久冻土层却占了一大半,真正能生产作物、发展工业的不过就是莫斯科、乌克兰那一亩三分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苏联想要富裕,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出售能源一个是出售军事装备,用这些钱去给老百姓换取日常所需。
这的确行得通,不过同样也是要看局势的,和平年代大家交易正常进行一切安好,但要是到了乱世,石油价格被打压、没人去买军火的情况下,这些资源却并不能当饭吃。
当时戈尔巴乔夫面临的局面正是如此,能源价格暴跌,国家收入减少,反倒是粮食、衣物等轻工业制品大肆涨价,这是他个人无法改变的,而这也就是迫使苏联解体,俄罗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之一。
第二:西方世界的渗透挑拨
国家本来就面临着危局,这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再横插一脚会怎么样?自然是加剧了矛盾,自然是加速了解体。
彼时为了推苏联一把,西方世界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经济上积极封锁,大肆操纵能源、粮食价格,外交上持续打压,不允许苏联得到他国帮助获得喘息的机会,军事上矛头对准中东,打响海湾战争继续控制油价,政治上挑拨离间、大肆渗透到诸加盟共和国之中,将颜色革命贯彻到底。
在这般的强势打压下,苏联真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想要继续维持下去也唯有解体这一条路可以选。
第三:苏联变了
其实,若是按照苏联最初成立时的情况来说,什么挑拨、什么制裁都没有用,因为那一代人并不是靠物质力量变得强大,而是靠着共产主义的伟大思想获得了世界的支持,所有无产阶级都觉得苏联就是光,就是未来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击垮他们呢?
然而,到后来这样的伟大却发生了改变,苏联放弃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转而是选择了用军事霸权来维系统治,这从本质上就是错误的,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害怕什么?害怕比拼工业、军事吗?他们不怕,他们有的是钱慢慢发展,他们真正害怕的正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在一起的力量,但很遗憾苏联自己放弃了这条路,道不同不相与谋,当然了,这也就是他们最终走向解体的本质原因。
因此在博主看来,苏联即便拥有邓小平同志那般出色的改革家,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困境,他们的烂是从骨子里的,是早就注定的,与戈尔巴乔夫的无能没什么太大关系,如果硬要说有,也只能怪他加剧了这一进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