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四庭柱为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其实还有一横梁为韩猛,但不在一个组合所以暂且不论。
五子良将是曹操手下五个最为有名的先锋大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正史中称:“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也是除去宗族将领外,曹操最为倚重的五人。
由于这两个组合中都有张郃,所以两方比武,也可以看成是三打四。今天咱们就从原著角度分析一下,哪方刚强?
颜良,文丑被名士孔融称为“勇冠三军”。颜良前期表现不多,公元200年,白马之战颜良一战成名。官渡之战前期袁绍命颜良率军攻打白马,白马守将刘延好急,曹操亲率大军来战颜良。
两军对峙,颜良所率的河北军势雄壮,曹操大惊。颜良出马挑战,吕布降将宋宪魏续接连应战,不想战不三合都被颜良所斩,尤其魏续仅一个回合就被颜良砍死。曹操急呼:“谁可当之?”大将徐晃挥动开山斧来战,谁想偌大的徐晃竟然在颜良面前挺不过二十回合,便败归本阵。曹军诸将粟然,曹操无奈鸣金收兵。
试想当时夏侯惇,许褚,张辽等人都在阵前,却再无人敢敌颜良。颜良之勇妥妥的超一流水平,甚至是强超一流。
而关羽临阵斩杀颜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颜良大意。“方欲问时”,也就说明此时的颜良有话要问,毕竟刘备此时就在袁绍军中。但关羽不知道刘备去向,其刀又快又狠,颜良猝不及防被斩。
许褚曾与马超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马超又曾在渭水之战“二十回合”击败张郃。白马之战,许褚不敢交锋,徐晃不过二十回合,由此可见颜良武艺隐约在马超之上。
文丑武艺主要有两场打斗,其一界桥之战,“战不十合”击败公孙瓒,独占四将,一枪刺死一人,击退众人。眼看就要斩杀公孙瓒时,与少年赵云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
从公孙瓒后军赶到,以及赵云不来追到,可以看出,此时的文丑也是超一流水平。
延津之战,文丑追杀曹军,力敌张辽,徐晃二将。文丑两箭射倒张辽坐骑,大战徐晃。战不多时,文丑后军赶到,徐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以一敌二,面对两个一流战力尚能取胜。虽然用箭射倒张辽,独战徐晃,但至少一个一流水平的战将不是文丑对手。
高览与张郃并列名将,其战力也是丝毫不在张郃之下。
官渡之战时,张郃大战张辽不分胜负,曹军许褚出马助战,高览截住厮杀。四人战到一起,应该是曹操见张许二将不能速胜,或者就是拿不下张高二人。曹操命夏侯渊,曹仁等率军冲杀。张郃战张辽,高览战许褚,而许褚武艺必定在张辽之上,所以高览武艺丝毫不在张辽,张郃之下,属于一流水平。
穰山之战,高览追杀刘备,刘备恐惧,甚至都要拔剑自刎。高览战不三合斩杀刘辟,刚欲擒拿刘备,赵云从后杀出,高览猝不及防被杀。可以说此战,赵云从背后偷袭,照样是捡漏模式。要是正面厮杀,高览就算不敌,也不至于被杀。
以上便是颜良,文丑,高览三人战绩。两个超一流,一个标准一流,实力还是很强的。下面介绍五子良将水平。
张辽是五子良将之首,其战力也是一流水平,与张郃水平一般。从濮阳之战,与夏侯惇交手,“恼的吕布性起”来看,应略低于巅峰时的夏侯惇。与超一流战将还有差距。
乐进武艺在原著也有两次表现。濮阳之战与吕布手下大将臧霸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合肥之战与东吴大将凌统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从夏侯惇助战,以及曹休放冷箭来看,乐进也就是弱一流水平!
于禁在渭水之战,曾与马超战“八九回合”而退,张郃战马超“二十回合”,由此来看,于禁也就是二流水平。仅比被马超“战不数合”一枪刺死的李通强点。
徐晃是五人中战力最强的,曾与“虎侯”许褚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还曾在襄樊之战,力敌老年关羽“八十回合”占得上风。对手都是超一流战力,而关羽此时已经中毒,一臂无力,所以徐晃难以入超一流,只能算强一流水平。
既然这七人武力水平已经明确,那结果就有了。颜良武力最强,能速胜一流战力,所以一个颜良就要张辽,乐进联手才能抵挡。文丑在延津之战也曾击败徐晃,而高览武艺明显高于于禁。
综上来看,河北四庭柱确实是三国中不可忽视的战力。可惜袁绍不能合理重用,让颜良,文丑无意义战死,张郃高览临阵倒戈,确实对袁军损失太大了。
还是曹操那句话:“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