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地区是德国或者是中欧进入地中海,融入世界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域外势力踏上欧洲的跳板,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缘原因,这个地方才会是民族,宗教,政治,军事各种势力交锋的热点地区。
在奥斯曼土耳其还没有被彻底打垮的时候,巴尔干地区就是沙俄进入地中海的重要攻略方向之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这个地方就有了传统的沙俄势力的介入。至于他们也属于斯拉夫民族的一支,这只是势力介入的借口和原因之一。
以神圣罗马帝国传人自居的德意志,在统一了中欧之后,为了突破已经被英美封锁的海上出路,所设计的融入中东的路线就是2b铁路,即柏林巴格达铁路,而这条铁路的必经之地就在巴尔干。为了彻底堵死德意志的突围方向,这就爆发了第一次大战。爆发点就在萨拉热窝,从这一点上就直接可以堵死德国做活这条大龙。
一战德国没有得逞,二战德国率先占领了这个地方。问题在于南线北非战场失利,东线乌克兰战场战败,德国还是没有打通自己的能源之路。随着战争的失败这个地方又重新的纳入了原沙俄,也就是他的继承人苏联的势力范围,从此以后,德国又重新回归到了英美体系。
苏联时期这个地区既是苏联的地中海出海口,又是封锁整个北约集团南下的重要桥头堡。所以冷战结束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第一个被分化瓦解的地方。
科索沃战争中,欧盟之所以会跟着美国,彻底的肢解南斯拉夫,从效果上来看,新成立的欧元几乎被打回原形,似乎上了美国的当。其实欧盟也有自己的打算:给马克披上了欧元的马甲,给德意志帝国披上了欧盟的马甲,但要真正的成为世界性的棋手,欧盟必须打通进入地中海和到达中东的通道,就必须分化瓦解,乃至于消化吸收整个巴尔干。
无论是站在封锁我们还是拥有自己进入地中海通道这个战略角度来看,巴尔干地区是沙俄几百年来从来没有放弃过的目标和核心利益,这也是俄罗斯一直以来站台塞尔维亚的原因。这一次俄罗斯自己深陷乌克兰战场,仍然强硬发声将会给塞尔维亚全力支持。
乌克兰战争之所以爆发,就是整合欧亚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发展到了叙利亚,在亚欧交界处,与英美的海洋战略爆发了激烈的对峙。所以说乌克兰战争就是一场突围的西向战略和封锁的东向战略的决战的战场。而突破了叙利亚,北上就是乌克兰,西向登陆欧洲的地方就是巴尔干。北上是一带一路的陆路,西向是一带一路的海陆。这也是塞尔维亚为什么会成为赛铁的原因。
这就是一场大国之间的突破与封堵。
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前提条件就是乌克兰战场的发展:如果俄罗斯被彻底的打服,就证明已经从前方彻底的封堵了一带一路,科索沃问题可能会逐渐冷却;如果俄罗斯取得战争优势,或者是说一时半会还拿俄罗斯没办法,这个地方将会被迅速的制造成热点,随时会爆发战争。由于这个地方已经靠近了北约的腹心,战争烈度将会远远的大于乌克兰。
从前一个阶段,运20首飞进入塞尔维亚, 到俄罗斯突然之间开放600万平方公里的远东给中国,这都是给塞尔维亚在站台。而朝鲜无人机进入韩国领空7小时,迫使日本国防经费大幅增加,台海局势骤然紧张,也是通过声东击西的方式给塞尔维亚降温。
这场战争迟早要爆发,如果真的爆发将会是最后一场决战。
因为当美军进入阿富汗的时候,已经把战线推到了大国的边境。可是经过近10年的博弈,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库尔德武装开始做大,俄罗斯出兵叙利亚;美国挑起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大举出兵;乌克兰战场形成胶着,北约着手点燃科索沃。很明显这是一条由东往西逐渐推进的战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没有错,有的是越变越小,因为战线不断在收缩;有的越变越强,因为战线在不断的向前推进。
小国从来没有什么战略,只有站队。选择正确将会迎来百年繁荣,选择失败将会国破身亡。好在武契奇是一个大脑清醒的能够看到未来的政治家,但幸福的生活往往也通过铁与血来交换,付出代价是必须的。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温情默默的牧歌式的发展,只有雄才大略英勇无畏血火飞溅后的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