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的历史,常常被人误解为武王建立周朝、姜子牙封神后,天下太平,人民幸福美好。但实际上,西周建国后局势混乱,周武王面对着内外多重威胁,一场新课题、新挑战摆在了他的面前。
周武王在《史记》中记载睡不着觉,满脸忧愁,表明他对天下局势的担忧。西岐虽然在商朝时只是西北小方国,与大象商朝相比犹如小蛇。然而,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中,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成功讨伐商纣王,商朝覆灭,西周崛起。然而,这只是灭了商朝的头,殷商庞大的身躯,包括旧贵族和各类诸侯,仍然存在,成为新兴周王朝的潜在威胁。
周武王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三个方面:中部的殷商旧贵族,东部的强大东夷族,以及西部的犬戎族。对付这些威胁,周武王采取了巧妙的手段。对于殷商旧贵族,他采用了分封制,封武纣王之子武庚在商朝都城朝歌,以怀柔之策取得他们的支持。然而,这并非一劳永逸之计,三监之乱后,武庚反周,显示出周武王的策略并非完美。
在东部,为了稳固地扼制强大的东夷族,周武王分封姜子牙在营丘建立齐国,分封周公在曲阜建立鲁国,形成了东夷问题上的霸权。这些举措展现了周武王对东夷族的雄心和谨慎。
在西部,周武王实施畿内诸侯分封,抵御犬戎的威胁。这包括了如西虢囯、刑囯、荣国、单国、毛国等畿内诸侯,统称为“三监”。这一措施通过强有力的监视体系,有效地镇压了内部威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天子在畿内诸侯问题上的管理逐渐松懈,导致三监之乱的发生。此时,姜子牙、周公等人不再能够有效镇压内乱,武庚的叛变表明周武王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面对这一危机,周公与姜子牙迅速镇压了三监之乱,处死了武庚,推选武庚的伯伯微子启为宋国国君,实现了对殷商旧贵族的再次稳固。而对东夷的威胁,齐国和鲁国通过分封制度成功地建立了对东夷的霸权,实现了对东方的有效统治。
然而,周武王在犬戎问题上的处理显示出了他的谨慎。通过巩固西都镐京的防线,他成功守住了国门。此外,对畿内诸侯的分封使得周朝在犬戎面前拥有强大的军力和控制力。
最终,周武王的成功处理了多重威胁,确保了西周初年的相对稳定。然而,这一时期的挑战并未终结,新兴王朝仍然需要在内外压力中不断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