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北宋太祖时,有人在太祖面前诬陷郭进他将来要造反,太祖一怒之下就将此人绑起来交给郭进,并且告诉郭进此人任他处置。但是郭进看到他之后并没有立刻杀他,反而让他帮自己打仗,并说如果此人胜利了话,他不仅免死罪,还会得到一个官职。
没想到这个人一年后真的将胜仗打回来了,郭进就上报太祖,祈求太祖给此人一个官职。太祖说这个人曾经诬陷过我的忠臣,虽然他有功但是我不能给他官职,最多免他死罪罢了。
郭进听后立马进言:"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啊?"于是,太祖就给那人赏了一个官职,这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典故。
由此可见一个再厉害的领导者,如果没有强有力地帮手辅佐他,他也只能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所以说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是善于排兵布阵,运筹与千里之外的智者,更应该是一位善于用人的人事管理者。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人呢?
比如蒋介石就是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当年他对“杂牌军”的怀疑态度,最终导致了许多将领的起义,高树勋就是其中一个。
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高树勋1898年出生于河北盐山县一个小康家庭里,他家中人口颇多,他兄妹七人排行老二。高树勋小时候还能有钱送他读私塾算是开了启蒙,但是好景不长12岁的时候家道中落,只好回家务农。16岁的时候去天津北京当学徒,以求之后谋生手段,后来又跑到四川绵阳投奔在冯玉祥手里办事的舅舅。
高树勋参军过后,作战十分凶悍,他从行伍做起,最后直接到了师长的职位,可见他厉害。就如当时他也不过是冯玉祥手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官兵,因为表现优秀而被冯玉祥破格被升为手枪连班长,至此高树勋的军旅生涯如同开挂,扶摇直上。
因为高树勋曾救过冯玉祥性命,因此一度成为冯玉祥的心腹和得力干将,跟随着他走南闯北四处征战,官路亨通,一直到官居青海省代省长的要职。可以说如果冯玉祥后面没有失败,高树勋本人肯定会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走得更长更远。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中原大战中,西北军的惨败,冯玉祥的部队缩编,高树勋也不得不投靠了蒋介石。
作为曾经冯玉祥的亲信,高树勋难免被蒋介石明里暗里的排挤,得不到蒋介石的真正信任,这也让他本人十分窝火,如果不是有抗日战争上阵杀鬼子,高树勋说不定早就回家种田了。
被排挤的日子
其实从一开始进入蒋介石麾下,高树勋就受到了排挤。首先是他原本的部队被安插了蒋介石许多嫡系部队的人,美其名曰是派人进来辅助高树勋部队快速适应蒋氏管理下的生活,其实真实目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其次是在作战计划中,高树勋的部队总是被安排去参加一些即困难又不讨好的战役,导致他的亲信大幅度缩水。这些高树勋都忍耐下来了,最让他气不过的便是蒋介石安排他到石友三麾下做事。
高树勋是何等的英雄,从来就看不惯日本人,更不要说这个石友三本来就是一个骗子,表面上帮着蒋介石做事,背地里却跟日本的特务机关来往密切,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够驯服高树勋这样一头雄狮?
再加上蒋介石当时就是怀着让石友三“除掉”高树勋的目的(蒋怀疑高通共),所以高树勋选择了一条他一辈子都不曾后悔的道路,那就是暗杀了石友三。
将石友三活埋之后,高树勋很快便升至了集团军师长,不过他的官职虽然高,但是许多军政机要却一直被排挤在外,无从得知,高树勋面对如此小肚鸡肠的蒋介石,也十分窝火和不耐烦,加上我军的争取,他心中的天平逐渐开始偏向了我党。
正确的起义道路
1945年9至10月,蒋介石率领国民党挑起了平汉战役,这次他又将高树勋作为主力部队来攻打我军。看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多好,因为无论哪方失败对于他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利益,可惜他的不良用心也早都被我军和高树勋识破了,给他直接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双方不旦言和了,还反手对他进行了打击。
10月30日那天,高树勋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宣布起义,还以收音机等形式向全国人民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顺便还发表了一篇《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
高的起义震惊全国,毕竟他可是解放战争第一个起义的国军将领,他的事情发生后,敌军内部受到极大震动,内部军心就此松散,很快我军便兵分两侧歼敌孙连仲部两个军计2.3万余人,生俘敌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等高级将领,进而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
高树勋来到了我军之后,得到了重用,再加上他本人也十分优秀因此政绩上也有十分重大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曾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交通厅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北省副省长等职务。1972年,高树勋因病去世终年74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小结:
高树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行伍最终变成了一名将军,又从事了重要的文职工作,他的成就和他的优秀实在是密切相关。只不过他有一段时间所遇非人才导致了他停滞不前,这点也是让人比较唏嘘的。
有时候做一些假设,倘若当初蒋介石对待他的部队能够一视同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这一点,笔者认为解放战争可能时间花费都会多一点,蒋的结局也许不会那么狼狈。
但是他不仅不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硬要搞分裂不说,对待自己的战士还两面三刀,这样的人也注定了他的失败。可见心胸开阔对一个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如果一味地小肚鸡肠那么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下场,蒋介石后面的结局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因此在了解高树勋的事迹之后,也要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做事之前,用人之时多思考,切莫步入蒋介石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