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山东诸城地名由来,众城之城之意还是称筑城?
迪丽瓦拉
2025-07-19 05:03:51
0

山东省诸城市,这个“诸城”,其名的来源,现存在三个传说争议版本。

一个是,因古邑“诸县”而得名。在今城之西南30里,西汉设县。

一个是,因古“诸国”而得名。在今城之北50里,安丘市景芝镇彭旺村一带。夏朝时立国,初期是姬姓立国,到春秋时有彭姓统治。现在渠河北岸的“彭旺村”与古彭姓氏是否有关联,无考。

一个是,因诸城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10里的诸冯村而得名。据《炎黄氏族文化考》、《孟子。离娄》、明《职方地图》、清乾隆《诸城县志。古迹考》、《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中国史稿》(郭沫若著)、《中国历代帝王录》皆言诸城之诸冯乃舜生地。诸冯,古有舜庙,1974年毁于洪水,后西迁至现潍河西岸。

如上三个版本,后人把重点放在了“诸”字。所以引发了带有“诸”的诸国、诸县、诸冯村,成为“诸城”其名的初衷版本。

诸国、诸县、诸冯村,这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诸”作为地名在商代已经出现,是商周古方国之名。诸国的记载在典籍中很难查到,不过古今一些学者认为诸国在商代是存在的。清乾隆《诸城县志》写道:“《春秋地理志》又云商之侯国,志出近代吴伟业,不知其所据何书也。”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写道:“诸,商代诸侯国,今诸城县西南。”中国当代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诸”最早标在了商代,位置在今诸城市区西南。

春秋时期,今天的诸城和安丘处于齐、鲁、莒三国势力交汇之处,军事上的筑城防御势难相免。《春秋左传》记载,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年)冬,鲁国在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水之南“城诸及防”。这里所说的“诸”即诸邑,“防”即防邑。《左传·鲁庄公二十九年》杜注:“诸、防,皆鲁邑。”

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在这里再次筑城,故此城亦呼“季孙城”。

诸邑故城延续时间很长,自商代以来,就是东夷地区的一处城邑。

后世学者多认为,春秋诸邑与汉代诸县,其治所同为一地,诸县实肇始于诸邑。汉初在原诸邑设诸县,诸县之名来自诸邑,这一沿革十分自然。

稍微一整理资料,就发现最早的鲁国“诸”城,根本就不在今天的诸城市。说东周时期的诸城市是齐国是莒国,都比鲁国靠谱多了,最起码诸城到莒县,到临淄都比到曲阜近太多了。

根据我做的资料分析,鲁国的“诸”,在临沂市兰山区西蒋更靠谱。

《春秋·庄公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杜注:“诸、防皆鲁邑。”即此地。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三十里。防是东防,在今费县东北40余里处。

这是传统的习惯性认知。

鲁庄公二十九年是公元前665年,那个年代,鲁国离今天的诸城市远着呢!

“城诸及防”,是鲁国收缩防线自保,在“防”以及“防”附近的“诸”加固城池,加强防线!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经】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城诸及防。

【传】

冬十二月,城诸及防,书时也。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请记住“纪叔姬卒”后,才“城诸及防”!

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向前看看!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经】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冬,筑郿。

【传】

筑郿,非都也。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鲁国筑郿邑,因为郿不是“都”。凡是城邑,有宗庙和先君神主的叫做“都”,没有的叫做“邑”。建造邑叫做“筑”,建造都叫做“城”。

诸城枳沟镇乔庄的诸邑怎么来的?是吴王夫差讨伐齐国,征万人在平地背土筑起来的邑,叫筑邑(诸邑),后汉代改诸县,诸邑是吴国夫差的作为伐齐的军事基地重镇。

吴王夫差灭越,则以为越既归服,心患已除,此后十余年间,屡次带兵北上,企图问鼎中原。

公元前489年,吴师伐陈。次年,吴、鲁会于鄫(今山东苍山西北),吴向鲁强征百牢(牢,祭祀用的牺牲,周礼最多用十二牢),鲁被迫遵行。后一年,夫差为邾攻鲁,由山地进军,克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等地,进至泗上,以鲁求和而返。

公元前485年,子贡奉鲁公之命,出使吴、越,说吴伐齐。夫差率军北上,与鲁、邾、郯诸军合,伐齐南疆,胜之。明年,吴又联鲁攻齐,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夫差由是益骄。此后二年,复会合诸侯,与晋争霸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越王勾践乘虚攻吴,入吴都,俘太子友及王孙弥庸。夫差闻报,秘而不宣,与晋争盟后,匆忙南归,向越求和。

山东诸城市东武古城(琅邪郡东武县),是春秋时期是越王勾践所筑之城池军事重镇,用于伐齐。

《韩诗外传》说“越王勾践困于会稽,疾据范蠡、大夫种、而霸南国。”

越王勾践韬光养晦12年,卧薪尝胆,发奋图强,采用《计然七策》的计谋,任用范蠡、文种,借助西施的美人计,38岁开始反击吴国,历时9年,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拔剑自刎,47岁的勾践终成天下霸主。

为了巩固其霸王地位,越王勾践从会稽(浙江绍兴),北上迁都至山东琅邪(lángyá)。

琅邪,又作琅玡、琅琊等,山东省古代地名,区域涵盖今天的山东临沂、青岛、诸城、日照一带。

越王勾践为何会选择琅玡呢?

先看“琅邪”这个地名,与牙齿有关。

“琅”,是一种似玉的美石,一般为白色,用于装饰牙齿。

“邪”,是似玉的骨,或者特指一种牙齿。

凿齿之后,镶嵌琅玡美玉,以显示美和文明,这和现代人带耳钉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在古代东夷和百越这些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有“拔门牙”(凿齿)的习俗。

勾践……作为大禹的后代,他想重振祖先曾经的辉煌。当时齐国、楚国等主要诸侯国都集中在北方,而越国的都城在会稽,偏居南方滨海一隅,鞭长莫及,要实现他的荣耀必须得迁都。

到战国时期全部被强大的楚国所灭,山东诸城地区才属齐国,齐国为了防止楚国侵犯,在东武县修筑了齐长城。

齐国长城,俗称长城岭,战国中期,齐国为防楚国入侵而筑。西起平阴县黄河崖之防门,经泰山北麓,横穿莱芜、沂水、临朐、莒县、诸城,东至胶南琅琊台下夏河城入黄海,全长千里,诸城境内一段长约60里,蜿蜒于南部诸山之巅,远望如带,近看似岭,颇为壮观。

到了秦汉时期,诸城属琅琊郡东武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是诸城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起点。根据《隋书》的记载,这一年,东武县改名为诸城县,“诸城”之名从此诞生。从那以后,诸城建置沿革虽然几经变化,但“诸城”一名一直延续至今。那么,“诸城”地名是从何而来的呢?

隋朝东武县从东武山下,西迁一里到邞淇河畔筑城,劈东武山运土到山下筑新城池,为了区分新城和故城,当地百姓称筑城(诸城)。新名没有被广泛应用,但还是延用旧称东武县,包括宋代金代。

熙宁七年(一○七四)秋,37岁的苏轼主动要求到密州(山东诸城)任职。密州的州治在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丘、诸城、莒县五县,苏轼就是到此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他所有的诗词中找不到诸城二字。除了有密州,胶西,就是东武。什么“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苏轼: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还有《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属国宝级文物,而对于这幅巨作的作者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大家仅仅知道他叫张择端,北宋末年的画家。目前,有关张择端的资料,只有区区几十个字的信息: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

这点宝贵的信息来源于金代人张著的跋文,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第一个题跋者。

由此跋文可见,张择端是东武人,供职于翰林书画院。金代东武就是现在的诸城。

宋金元时期,其实诸城一直叫密州东武县,只有到朱元璋一统天下,明代实行行省制度统一地名标准化,自秦汉东武县地界上,有出现过十几个县名,如东武县(因山为名,治今城关古城子村)、诸县(因鲁诸邑得名。)、琅玡县(治今胶南夏河城)、平邑县(治今石桥子镇都吉台)、横县(卢山北)、昌县(治今昌城村)、石泉县(治今古县)等。东武县正式取名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有“诸城之城,众城之城”之美誉。

明初,为抗击倭寇海上侵犯,在沿海一带广设防御。先于洪武五年设立胶州和诸城两处千户所。

诸城挖掘过东夷骨刻字,东夷骨刻文是汉字源头,山东是东夷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始祖、东夷领袖太昊、黄帝、蚩尤和尧舜的故乡,历史上就有仓颉山东寿光创造文字的记载。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

这是比大舜时期还要早的城池,诸城市皇华镇呈子村的东夷族城池遗址,距今5500多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历史上的浣碧,母族皆是皇亲国戚,父系为重臣,丈夫果郡王很宠她 我们能够接触到还原古代后宫争斗最真实的...
原创 史...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妃子,为了争宠害死屈原,更是置国家于不顾,更是贪财嗜钱如命,他才是真正的红颜祸水——...
原创 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第二年,刘邦才在沛县起义。当刘邦在前202年建立汉朝时,秦始皇都已经去世...
原创 罕... 罕见,民国蒋中正校长身份证,毛笔手写信息,严谨俊美,高水准! 不知道各位书友是否有了解过民国时期的国...
原创 为... 我国的富人都去美国,他们不会骂美国。底层的人去不了,只能骂美国。一旦他们晋升为富人,也去美国。可见他...
原创 1... 一提到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许多国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社会气象。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
原创 北... 姓名:方腊 别名:方十三 所处朝代:北宋 出生地:睦州青溪县 方腊剧照 出生时间:不详 逝世日期:...
原创 官... 官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牟县。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由曹操与...
原创 《... 金庸笔下的故事往往会给人一种世界观十分庞大的感觉,以《天龙八部》为例,书中明面上牵扯的势力就有大宋、...
原创 “...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却出现了长足发展 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古代史发展中的一个动乱时期,其实对于中国此后历...
原创 难... 杨逍的尴尬,有谁能懂? 他都爬到了明教光明左使的位置,与教主之位仅一步之遥,阳顶天教主很器重他,还偷...
原创 韩... 韩国之前在庆尚北道庆山地区挖出了一个古墓,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国宝级”的文物,韩国专家看到后欣喜若狂,...
千里歌咏:马礼逊学堂的音乐教育 马礼逊学堂(Morrison School)是由英美来华商人、新教传教士共同创立且设在中国本土的一所...
《走向大西南》:既有历史价值 ... 【“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文艺作品巡礼】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
原创 历... 金庸笔下的人物中,张无忌无疑是最大的bug,在经历了很多磨难的同时,还学会了很多绝世武功,可以说是金...
原创 牟... 从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到1861年爆发南北战争,历时72年。事实上,南北战争是美国从英国统治...
《三国演义》诸葛亮最失望的三件... 新三国故事,探索人性本质。 1. 今天要说的主角还是诸葛亮,要说的第一件让诸葛亮绝望的事情,那就是刘...
古代才子的博学与逸事:从柳箧子... 在古代的文化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才子佳人,他们或因博学多才而名垂青史,或因逸事趣闻而令人津津乐道。今天...
多位侵华日军后代集体来华谢罪 据新华社消息:9月12日下午,日本民间口述历史访问讲演团一行10人乘机抵达长春。访问团中多人是侵华日...
原创 历... 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天赋。——爱献生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似乎都有一点焦虑,焦虑于成长。无论是自身拥有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