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北战局失利,聂帅大胆提拔一年轻人,逼死傅作义俩军长扭转局面
迪丽瓦拉
2025-07-19 04:32:24
0

蒋介石彻底撕下伪装的面孔,发动内战以后,

迅速集结了数十万大军

,以及傅作义的数万精锐,向晋察冀军区扑了过去。在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前,晋察冀军区接连失利,活动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一度退至了太行山区,

华北战局岌岌可危。

战局不利

聂荣臻元帅的能力毋庸置疑,晋察冀军区的发展壮大,全都是聂帅的功劳。聂帅在晋察冀军中的威望极高,军政一把抓,一手率领晋察冀发展到了巅峰。但聂帅的精力有限,既要抓根据地发展、后勤补给、兵员补充,又要抓前线战事,

分身乏术。

国民党军重兵来袭之际,晋察冀军区的兵力又不占优势,两者互相影响之下,华北战局遭遇不利,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如何解决掉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扭转华北局面的关键所在,由聂帅统领全局,

再寻一人执掌大军,各自专心把握一头,成为当务之急。

看到这样的组合,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没错,这种组合与陈毅和粟裕的组合非常相似。聂帅的能力自然不用赘述,由他统领晋察冀,可谓后顾无忧。若谁能够执掌兵权,在前线指挥打胜仗,那就是豪取战功即可。

起初,中央考虑过一个人选,他就是徐向前

。徐向前的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强,可能有人会因为一些败绩而提出质疑,但徐帅的指挥作战能力确实名列前茅,这一点还是有事实基础的。如果徐向前能够去晋察冀,定然可以解决华北战局,解决晋察冀当前的难题。

但中央考虑问题向来是

全国一盘棋

,不可能只考虑晋察冀,在那个人手急缺的时期,晋冀鲁豫同样需要一位杰出的统帅。一来,徐帅与晋冀鲁豫的渊源更深;二来,徐帅当时的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在艰苦的战场连续跋涉负担太重,恐怕身体会吃不消。

综合这两点考虑以后,徐帅最终没有去晋察冀,聂帅也就只能放弃这个思路,重新甄选一个新的人选。聂帅当时完全可以和中央要人,在全国范围内调人过来,选择也就相对更广泛。但问题也存在,

外来的人指挥晋察冀众将,所制定的策略能否因地制宜,会不会“水土不服”?

大胆任命

当时的华北战局接连失利,急需能够扭转战局之人,没有时间去给不熟悉华北战局的人来融入晋察冀部队。

最终,聂帅还是决定从晋察冀四大纵队中选定提拔的人选

,这仍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决定,因为当时晋察冀四大纵队司令员都是年轻人,任命属于破格提拔。

四个年轻的纵队司令中,时任二纵队司令的

郭天民

,并不适合出任晋察冀军队的指挥员。这倒不是郭天民的能力不够,主要是他与聂帅的军事理念不同,此前在大战的会议中,多次因为打法思路不同,跟军区首长都拍桌子,事后甚至还主动申请调离晋察冀。

其实,我军在作战会议上,始终都保持着一种极大的包容性,这种因为作战思路不统一而发生争执的情况,也

不是孤例

。往往战场上的一些神来之笔,都来自这种“头脑风暴”,只不过郭天民当时还年轻,让他担任指挥员以后若以这样的方式和前辈部将交流,

不利于开展工作。

除了郭天民以外,还有三人是有着

“红军三虎”

称号的

杨成武、陈正湘和杨得志

。这三人都出自红一军团,又都是同时期的团级干部,在那个时候就跟着聂帅作战,算是聂帅一手带出来的兵。

正因为有过这段经历,“红军三虎”与聂帅之间,相知甚深,互相之间配合作战也有深度的默契,都具备成为晋察冀指挥员的资格。

这是好事儿,也是难题

,如何在三个都适合的年轻人里优中选优,让最适合的人当上指挥员扭转华北战局,令聂帅陷入深思。

最终,聂帅定下的人选是杨得志!

陈正湘作战能力强,堪称虎将,又指挥炮击过日酋阿部规秀,整个军旅生涯可圈可点。同时,杨成武更是在抗战时期表现突出,率部与日寇拼杀多年,屡次遭遇性命之忧,保住革命队伍,帮助聂帅开创晋察冀,功劳极大。

但当时聂帅选晋察冀指挥员的情况特殊,需要的是军事能力突出,指挥作战取胜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且,杨得志的资历比其他两位将军要高上一筹,这样的决定也更容易服众,晋察冀野战军的司令员也因此定了杨得志。

扭转战局

彼时,杨得志麾下兵力12万,相比于国军的40多万兵力而言,明显处于下风

。但杨得志却显得信心十足,战意盎然,仿佛兵力和武器装备占优的一方是我军一般。

杨得志上任以后,

迅速改变的作战策略

,从之前被动的且战且退,转为主动出击。为何杨得志可以做出这样的转变呢?这还要得益于聂帅在背后的鼎力支持。因为此前聂帅军政一手,整个晋察冀的担子全都落在他一人身上,始终无法将精力完全放在军事指挥上。

这也就导致当时的军事指挥,需要层层传达命令,不能做到随机应变。如今杨得志上任以后,聂帅将军权完全交给他,

对他充分信任

。又将除了指挥作战以外的调度、后勤、配合工作全部搞定,令杨得志可以一心扑在对敌作战上,这才令华北战局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杨得志统领大军以后,心无旁骛,初战便将目标定在了

徐水县

,作战方式果断干练,丝毫不拖泥带水,确定目标以后,立刻对徐水县进行猛攻。

杨得志突然的猛攻,

令国民党军大为意外

,因为此前晋察冀大军始终采取整体收缩的态势,

这突然的反击令他们有点懵

。但国民党众将很快就醒悟过来,因为徐水县乃兵家要冲,地处平、保、津三地的交叉位置,徐水县若丢了,国民党军未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因此,当杨得志猛攻徐水县后,北平的孙连仲立即调集11个团驰援徐水县。石家庄的罗历戎率领敌第三军也紧随其后,令猛攻徐水县的杨得志一下子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聂帅及时给杨得志去了电话提醒,这才了解到,

杨得志对徐水县是佯攻,目的正是钓罗历戎过来。

聂帅的这通电话说明什么?说明聂帅当时将军权完整的交给了杨得志,他可以根据战局全权决定军队的行动,甚至可以不需要通过聂帅。

提拔杨得志有风险,重用杨得志也有风险,但聂帅就是如此自信,杨得志也没辜负聂帅。

得知罗历戎率领第三军向徐水县扑过来,杨得志立刻分兵两路,一路抵挡北平的敌人援军,一路围点打援将罗历戎的第三军全歼。这还不算完,罗历戎的第三军被全歼以后,石家庄守军空虚,杨得志趁热打铁,

猛攻石家庄,最终如愿占据这座重要城市。

蒋介石嫡系部队在杨得志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傅作义不服气,在杨得志攻涞水县时,派出三十五军救援。

时任三十五军军长的鲁英麟

,在国民党军中颇具资历,与傅作义有同窗之谊,不将杨得志放在眼里。

结果,双方刚一交手,鲁英麟的三十五军就重蹈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覆辙,很快落入围点打援的口袋里,被分割包围后,大部被全歼。此前不可一世的鲁英麟,无法接受失败的结局,

饮弹自尽

大概时隔一年左右,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已经重新组建完毕,新任军长名叫

郭景云

。两军在新保安之战中再次交手,但三十五军依然不敌,遭到杨成武重创后向北平狼狈逃跑。

杨得志闻言,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率兵急行军对郭景云穷追猛打,再次全歼三十五军,逼得新任军长郭景云也

自杀谢罪

了。至此,杨得志先后逼得傅作义两位军长自杀,名声大振,

华北战局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扭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据《戊戌变法》记载:“戊戌维新…..实为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在1898年时,一心变...
原创 西... 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半岛确实被阿拉伯化了数百年。可以说,这两个时期自罗马共和国扩张以后,就是罗马帝国...
海关原创情景舞剧《红旗飘飘》在... 黎明的第一道曙光下,红旗在黄浦江畔的海关钟楼上高高飘扬,随之,更多鲜艳的红旗涌上舞台,带着观众们回到...
原创 李... 秦琼,字叔宝,隋末乱世英雄,也是李世民麾下的一员猛将。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他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
原创 历... 我们都非常的痛恨背叛的人,对于“叛徒”我们更是恨之入骨。叛徒就是有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
原创 朱... 文/行走天涯 朱元璋问死囚:你贵姓?死囚回答后!朱元璋:免死5次!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坐上皇...
原创 专... 公元前515年,吴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刺杀案。 这一年,吴国当时在位的吴王姬僚,在自己的堂哥姬光的邀...
原创 “... 据国内媒体7月13日报道,韩国文化财厅宣布,在韩国忠清南道扶余罗城发现了1500年的北城门遗址。 ...
原创 洋... 首先,军事方面的影响。洋务派在军事方面继承了魏源的思想,主张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师夷长技”...
原创 古... 2023年5月2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冀城中路,甘谷县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的历史文物陈列...
原创 刘... 引言: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刘伯温 古往今来,一位成功的君主,必然不是...
原创 4... 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之中,已经是组建成为了相当有实力影响的华夏文明,然而在整个的历史态度上,好似其它...
原创 2... 前言: 在三国之中,要数曹魏最强大,不止军队实力强, 相比于蜀国和吴国老一批将领死后后继无人的尴尬局...
原创 赵... 相信大家都听过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只懂得理论知识,不能实战相结合,是庸才的代名词。 熟读...
原创 苏... 当代历史和国际领域爱好者经常对苏联/俄罗斯的历史感到津津乐道。甚至部分网友对俄罗斯的衰败表示惋惜。但...
原创 历... 历史上的浣碧,母族皆是皇亲国戚,父系为重臣,丈夫果郡王很宠她 我们能够接触到还原古代后宫争斗最真实的...
原创 史...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妃子,为了争宠害死屈原,更是置国家于不顾,更是贪财嗜钱如命,他才是真正的红颜祸水——...
原创 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第二年,刘邦才在沛县起义。当刘邦在前202年建立汉朝时,秦始皇都已经去世...
原创 罕... 罕见,民国蒋中正校长身份证,毛笔手写信息,严谨俊美,高水准! 不知道各位书友是否有了解过民国时期的国...
原创 为... 我国的富人都去美国,他们不会骂美国。底层的人去不了,只能骂美国。一旦他们晋升为富人,也去美国。可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