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死后,张良做了什么让他逃过了权力斗争,为后代保全了平安?
迪丽瓦拉
2025-07-19 09:33:39
0

前言

汉初权力斗争中,怎样才能明哲保身,为自己后代保全平安?

相比与韩信的兵仙之名,张良这位谋圣与之比起来似乎略显庸俗,但是他这份外表庸俗的性格,却正是张良能在汉初权力斗争中得以明哲保身,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保全平安的关键。

明哲保身,关键在于“自知之明”。

韩信这种热血沸腾的性子,看似英勇,却往往容易招致猜忌;张良这种老谋深算的做派,看似庸俗,却正是明哲保身的聪明人。当权力斗争如火如荼进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那么,张良又是如何做到既立下赫赫汗马之功,又能在汉初权力纷争中全身而退,为自己子孙后代保全数百年荣华的呢?

一、刘邦称帝后铲除异姓王,张良明哲保身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仿效周天子分封诸侯王。这些功臣们一个个在自己的封地势力渐长,让刘邦看在眼里,心中忌惮不已。于是,他决心要铲除这群人,好巩固自己的帝位。刘邦的谋臣萧何为此还给他提供了不少建议,为此事背书。

在这个时期,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就是第一个倒霉的。本来身为楚王的他,被降为淮阴侯,剥夺了王爵。此后,异姓王的叛乱越演越烈,刘邦更是疑神疑鬼,在吕后设计下将韩信斩杀。兵仙一生,就这么以悲剧收场。

与对韩信的猜忌不同,刘邦始终没有找过张良的麻烦。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张良早早地洞察到了刘邦要铲除异姓王的想法。所以在西汉建国之后,他就主动退出朝堂,几乎“封存”了自己。

张良性格体弱多病,这成为他隐退的最好借口。他还奉行“疏不间亲”的准则,即不随便介入熟人之间的斗争。对那些既是刘邦麾下,又要面临铲除的异姓王们来说,张良都与他们有旧,难以站队。因此他索性退隐山林,将自己变成一位透明人,这才躲过一劫。

这一明哲保身的决定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这是保全自己长远平安的聪明举措;另一方面,也让曾经极其耀眼的张良淡忘到无人问津。与功高震主的韩信悲剧不同,张良的悲剧也在这煎熬中酿成:只因见识超绝,反而只能隐忍凌虐之害。

但是退隐屏走终究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即便是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的张良也没能长期与权力纷争保持距离。吕后为了保住太子刘盈的地位,还是将他从山中请了出来。

二、吕后力保太子之位,请出张良出谋划策

刘邦晚年,与吕后之间的关系早已破裂。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温顺聪慧,却不得刘邦的宠信。刘邦最大宠幸的,反倒成了美貌的戚夫人和她所生的儿子刘如意。

刘邦对戚夫人母子的赤裸裸宠爱,让太子刘盈的帝位岌岌可危。吕后虽然怒火中烧,但是刘邦尚在,她又不敢贸然处置戚夫人。

这时,她才想起,还有一个人或许能帮得上忙——那就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朝堂的张良。

张良被迫面圣,吕后满腔愤懑倾吐而出,恳请他想个妥帖的法子。她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住太子的皇位!否则,自己在汉朝辛辛苦苦打拼的一切都会付之东流。

张良垂头默默听着,不时轻轻点头。

良久,张良才抬头沉声开口:“陛下,臣明白您的心情,太子之事着实让人操心。臣这就献计,希望能为太子化解危机。”

言毕,张良便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刘邦忌惮太子的才能与手腕,那就让太子展现一番实力,亲自将四位隐居商山的贤能老人请出山辅佐,这样可有助于打消刘邦的顾虑。

吕后如醍醐灌顶,连声称是。她马上命人传令太子刘盈,要他想方设法将四位商山老人请出山。

太子刘盈也在生死存亡关头醒悟过来,此刻必须拿出真本事。靠着各方努力,四位商山高人终究还是被请了出来。他们见太子聪慧谦和,也甘愿辅佐他一臂之力。

刘邦见四人俱为德高望重的贤达,亲自出山相助太子,心中也不禁大为刮目。他对太子刘盈的成见终于打消,太子的地位也稳固了下来。

最终,太子刘盈成功稳固了地位,连带着张良的子孙也因此躲过了长达数百年的乱世风浪。

三、皇帝驾崩,吕后垂帘听政

不出几年,刘邦驾崩,刘盈继位为帝,是为汉文帝。吕太后立即发动政变,杀了戚夫人,将她儿子刘如意也赐死。她垂帘听政,刘盈只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她手中。

为了防止异姓王死灰复燃,吕后还专门设置官员监视文帝的兄弟们的一举一动。她时时刻刻防范他们造反,绝不留任何隐患。

吕后为了酬谢当年张良帮助儿子保住太子之位,特意请他出山,接受汉廷的奉养。张良的后人也因此数百年间受到庇荫,安度乱世风浪。

张良之所以能在汉初权力斗争中保全自身,与其明哲保身的手段分不开。韩信那般英姿勃发的性格,容易招致猜忌;而张良这般老谋深算的作风,正是保全平安的聪明之举。

当局者迷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权力斗争如火如荼时,知难而退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张良正是汉初权力纷争中,少有善终的亮眼例子。

结语

张良的明哲保身之道,并非人人都能驾驭。退避三舍,海阔天空,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定力和胸襟。否则,被权力排斥在外的屈辱感,很可能会让人在绝境中做出疯狂的举动,而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说,明哲保身的真谛,还在于能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华难施于世而心不恨。这种境界,恐怕也只有张良这样心似止水的过人之才能做到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前面我们讲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儒家思想向现代化转型的结果,那后来为什么,日本还是走上...
原创 刘... 前言 元末明初,朱元璋成功平定群雄,开创了大明朝的辉煌。 这不仅归功于他的英勇与智慧,还离不开那些为...
原创 杨... 历史八卦:十六院夫人传奇再探 在历史的长河中,隋朝的一个名为“十六院夫人”的传说,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
原创 刘... 人性的复杂性在刘青山的故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的一生仿佛是一个寓言,揭示着权力、欲望和道德的纷...
原创 孝... 引言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清史稿》 在清朝的历史记载中,对于皇太极...
原创 想... 前言:从大凉山的彝族地方现状引发的思考 碗筷不洗罚款十元、餐具摆放不整齐,按情节轻重罚款、蹲地吃饭罚...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明白,中国自从19世纪开始就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下,中...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在三国演义中基本上就是一个背景板加上笑谈一样的存在,人人都认为他是“扶不起的刘阿...
原创 战...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战争,这个词汇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无论是古代的刀光剑影还是现代的炮火...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位非常有名的皇帝。有皇帝当然有皇后,都说好的皇帝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位优秀的皇后,...
原创 朱... 拒绝打猎的汤和:智慧之选 历史长河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其中之一是朱元璋要求大臣们一同打猎熊...
原创 封... 封神有太多不解之谜,例如:陆压道人到底什么身份?度厄真人既然与石矶娘娘为友,怎么又出借定风珠给阐教?...
原创 李... 【李渊与李世民的复杂父子情仇】千古传世的李渊和李世民,唐朝开国皇帝和太子,他们之间的父子情仇扑朔迷离...
原创 波... 引言:波多野家族的起源和传奇 波多野家族是日本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武士家族之一,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平安...
原创 晚... 在大家的印象中,晚清的女子都长相丑陋不堪,但是,这是因为当时慈禧太后的照片,给大家带来的误解,还有一...
原创 清... 人的身份有贵贱之分,在古代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清朝的时候,公主这个位置,在外人眼里看来,是荣华富...
原创 大... 文:青柠 图:网络 01 电视剧《大秦赋》中嬴政在顺利收回王权,又摆平了一干嬴姓宗室后,终于开始实...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中国婚姻制度产生矛盾与变革的时代。一方面,它还存留者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遗污,另一方面,自...
原创 宣... ?仁寿宫内,太子杨广拦住宣华夫人,嬉笑着说道:“夫人还很年轻,父皇一旦驾崩,我会替你着想的。”说着就...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清朝看法普遍趋于负面,甚至一棍子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