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今“大一统”的定义而言,不算。
所谓的大一统,始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的大一统由于古汉语中单字为词,所以,大,一,统三者各有所指。这里的“大”为动词,指尊重之意,而“一”有本源之意,“统”则为元初之意,合起来“大一统”指的是,尊重周王室的统一天下的政道,即在强调周王室统治天下合乎自然法,周王室是天下一切权力的根源之意。它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而非政治概念。
而现在所谓的“大一统”,指的是一个具象的政治概念,即拥有广阔领土,包含诸多民族,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大国。这种大一统的条件是:政治统一,文化统一,区域内各民族有着相同的认同感。如果把这个概念套用在中国古代,那么,大一统指的是:统治者为中国大地上唯一具有合法统治权之人,在此前提之下,整个统治区域内概念奉行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念,并且其统治地位得到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认可。
按照这个标准,宋朝显然不属于大一统的王国。首先,宋朝境内的民族几乎全是汉族,并不存在多民族(汉朝,尤其是东汉,境内拥有大批匈奴,羯族等;唐代自不必说;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任用蒙古人做官,如明初的道同,明末大将满桂),西南少数民族也几乎处于独立状态。
更重要的是,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先后有辽国和金国。宋辽为兄弟之国,也就是说,此时中国存在两个皇帝,契丹族的统治得到了汉族的承认,这本身就是大割据的表现;而金国时期,金宋为叔侄之国,金国皇帝为叔,宋帝为侄,且此时,金国汉族文人已经将“中国”的称号赋予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国。
而论影响力,北宋时期西域诸国均是以辽国为“中国”,尊辽国为正统。尤其是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可谓是在中亚地区大幅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现在许多国家语言(如俄语)中,中国一词的发音就是“契丹”的音译。
所以说,宋朝,无论南宋还是北宋,都不能算是大一统的王朝。近年来,史学界在提及宋朝之时,更多使用“对峙”的观点,即彼时属于对峙时代,而非统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