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卫青、霍去病为什么被司马迁写进佞幸传?
迪丽瓦拉
2025-07-19 10:03:59
0

为什么大家公认的大英雄卫青、霍去病,却被司马迁在《史记.佞幸传》中提及?

卫青、霍去病在历史上是普遍公认的历史英雄人物,而佞幸之人通常是对人贬义的称呼,而令人不解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佞幸传》中提及的10个人,其中却包括了汉朝的大英雄卫青和霍去病。

司马迁在佞幸传中开篇就说,力田不如丰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仕宦亦有之。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无论你多么努力种田,也赶不上一个好的年景,无论你多么努力工作,都不如遇到一个跟你合得来的上司,领导喜欢你比什么都重要,否则你就是: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司马迁认为,就像女子那样以色媚得到帝王的青睐,佞幸之人的上位靠的也是以“媚”取幸。

他们通过言辞、行为、技艺等来取悦于君主,这种行径被中国古代传统士大夫所不耻,所以后世的史家在“佞幸”之后又加上“小人”二字,使其褒贬意义更加清楚。

在司马迁看来,这些人有的因为长相,成为了皇帝的男宠,有的因为与皇帝有共同的爱好而得到了皇帝的喜爱,有的是裙带关系,得到了重用。

虽然他们最后都做了大官,但是他们的官都不是通过“正途”得来的,所以司马迁非常鄙视这些人。

那么,在司马迁的心中,什么才算是当官的正途呢?

第一条那就是世袭,也就是说父亲做了官,儿子也能做官。虽然秦朝以后,在法律层面上,官职就不允许世袭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官职的授予仍然集中在某些士族或官僚家族。

就如司马迁自己一样,司马迁之所以能当上史官,并不是因为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因为司马迁的父亲是史官,所以司马迁也跟着做了史官。

汉朝的士大夫阶层,如同一个垄断的封闭圈子,如果你的家族世代为官,那么你自然有望跟你的祖先一样,继续仕途之路。这就是士大夫阶层所谓的“正途”首要原则。

第二条途径呢,如果你的出身没有赋予你直接做官的条件,但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出众的才华,你赢得了士大夫阶层的青睐。

他们经过严格考察,认为你有能力,于是举荐你做官,这便是察举制,即通过考试与长期评估,获得士大夫的认可,从而跻身仕途。

否则,如果你是一个草根平民,你不走以上两条路,而是通过其它途径最后爬上来了,做了大官,无论你有没有真才实学,都不会被士大夫们认可,那你就要被列入司马迁的佞幸传中。

因为那帮士大夫们认为你不是按照他们心目中的正常途径升上来的。

当然,司马迁在

《史记.佞幸传》

中说到的这些人,他也没有明说他们是坏人,而是说坏了士大夫规矩的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像卫青、霍去病这种,即便为大汉王朝赢得几百年和平、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英雄,也会被司马迁在《史记.佞幸传》提及。

卫青、霍去病之所以会被司马迁在《史记.佞幸传》提及,这还得从他们的出身及崛起之路说起。

卫青出身低贱,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里的一个女仆。卫青是母亲与府里一个小吏的私生子。从小受尽苦难,十几岁的时候为了糊口,做了平阳侯府的家奴。

据说有一次,他跟别人到甘泉宫办差,一位囚徒看到他的长相后说:“你是贵人的面相啊,将来必然官至封侯。”

卫青笑了笑说:“我身为奴仆的子女,只求免遭打骂,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没想到的是,这个囚徒的话后来还真应验了。

由于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成为皇后,因此卫青也跟着得到汉武帝重用,后来他率领部队抗击匈奴,七战七捷,战功卓著,因此被朝廷拜为大司马大将军,也成为大汉王朝的顶梁柱。

不过,卫青虽然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他为人谦逊低调,体恤下属,从不以势压人,也不干预朝政,因此深得人心。

无独有偶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出身。不过他与卫青不同的是,他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从小便深得汉武帝的青睐,因此他在年幼时便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不过,他却从不曾沉溺于荣华富贵之中。有一次,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也成为了千古名言。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霍去病十八岁时,便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而且两度功冠全军。

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他与卫青深入大漠,在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主力七万余人,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解除了匈奴对大汉王朝的威胁。为大汉王朝的军事强大、边疆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功官拜大司马骠骑将军。

然而,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英雄人物,却被司马迁以春秋笔法在《史记.佞幸传》提及。

司马迁评价他们:“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

,然颇用材能自进。”这句话虽然肯定了卫霍的能力,但显然,司马迁仍然认为他俩的

贵幸

,主要靠的是

外戚

的身份。多多少少还是透露出他内心对他们出身的不满和对他们成功途径的质疑。

在司马迁看来,虽然卫青和霍去病很有才干,但是因为他们的出身低贱,又是靠外戚的裙带关系上来的。不是按照士大夫们心目中的正途上来的,所以在司马迁的心里,他们也属佞幸之列,所以才会在《史记.佞幸传》提及他俩的名字。

可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士大夫阶层的心理,他们对于那些出身低微、通过非正途方式晋升的人感到嫉妒和羡慕,进而表现出一种酸溜溜的心理。

士大夫阶层这种狭隘和自私的心理,导致了那些真正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却因为出身和晋升方式的不同,而被社会所忽视和贬低。

这就是司马迁为什么会在《史记.佞幸传》有意无意地把草根英雄卫青、霍去病也捎带着写进其中的原因。

有人说,司马迁不是为卫青和霍去病写了一个

《卫将军骠骑列传》

吗?确实如此,不过是两个人的合传,而且在合传中,说到卫青时,仍然时不时地强调卫青外戚的身份给他带来的机会,在点评卫青时,还说: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

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同样,在合传中,司马迁对霍去病的一些做法也是颇有微词,如:“

然(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霍去病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候皇帝,得到显贵,却不知体恤士卒。他出兵打仗时,天子派遣太官赠送他几十车食物,待他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而他的士卒还有忍饥挨饿的。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时候不能士气无法振作,而骠骑将军还在画定球场,踢球游戏。他做的事多半如此。

在最后的评论中,司马迁借苏建的话,再次表达了他对卫霍的评价:

苏建曾对我说:“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极尊贵,而全国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希望将军能够效法古代那些招选贤人的名将,努力去做吧。大将军拒绝说:‘自从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厚待宾客,天下之人常切齿痛恨。那亲近和安抚士大夫,招选贤才,废除不肖者的事,是国君的权柄。当大臣的只须遵守法度干好本职的工作,何必参与招选贤士的事呢?’”骠骑将军霍去病也仿效这种想法,他们当将军的做法就是这样

总之话里话外,都透露出种种的不满。

但是,司马迁却为士族出身的李广单独立了一个传

《李将军列传》,在里面极尽溢美之词。

你要知道,李广当年的自杀,是因为自身行军失利,要被问责才导致的,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却认为是卫青的责任造成,还因此打伤了卫青,卫青不但没有究竟他的责任还帮他遮掩,但李敢却不领情。后来霍去病知道后,为舅舅出气射杀了李敢。

卫霍与李家有此过节,但因为李广跟司马迁一样是士族出身,所以司马迁对他就特别青睐,而对卫霍却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不过,无论那些士大夫们在他们的文章中怎么描写,但对于像卫青、霍去病这些为国家命运奋斗过,为历史进程倾注过心血的英勇之辈,他们的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民众的心中,成为不灭的传奇,永恒的英雄。

因为真正的英雄,从不问出身,只问心之所向,只问剑之所指。他们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道路,也告诉我们:即使命运将我们定位为草根,我们的心中依然可以有星辰大海,我们仍然要抬起头,仰望那无边的星空,对未来抱持着无限的憧憬与希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陈翰笙:我在苏联的革命悟道 陈翰笙先生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他既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设计者、...
原创 晚...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过得非常幸福、安逸,可还有些人不满足现在的生活,认为生活压力大,活得太累。这...
原创 慈... 慈禧掌权48年,都说她祸国殃民,为什么没有人反对她呢? 慈禧太后,即叶赫·那拿氏,满族,又称“西太后...
原创 玄... 前言 他曾是战神一般的英雄,又如何沦落为囚徒? 626年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力挽狂澜,终于推翻隋朝统...
原创 姬... 姬昌有100个儿子,为何却没有一个女儿?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封神中有不少牛人,他们都各有各的本事,但...
原创 岳... 历史探秘:岳飞之死,权谋纷争的深层密码 嗨,亲爱的历史迷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历史的深渊,今天我们将...
原创 沙...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以后,俄国人痛定思痛,觉得不能继续在欧洲这么折腾了。为了尽快恢复元气,沙俄将目...
曾侯乙编钟、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 导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新教材全面增加了距今万年以来的考古遗址...
原创 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马鞭所指,都是我的。然而他的中央政权建立才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的义...
原创 战... 谈不上“沦落”,是田单自己主动去的,战国时期,本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田单破燕救齐,功高震主...
原创 清... 夜晚,寂静的庭院中一盏明灯孤独地闪烁,照亮着四周。或许,你会想起夜明珠,那神秘的绿色光芒曾经在古代皇...
原创 一... 《诗经·召南》中有一篇《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
原创 各... 文|ddd 编辑|ddd 前言 货币从古至今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自从人类开始进行商品交易的时候 ,货币...
原创 张... 《张伯苓与南开:一个国家的教育传奇》 1950年10月17日,天津南开中学校庆日,一位饱经沧桑的老...
原创 北... 靖康之变后的宋朝南方,与崇祯帝自缢后的明朝南方确有相像之处,都曾出现了政治混乱、人心惶惶的社会乱象。...
原创 周...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敬佩的君臣之间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故事。周文王是周...
原创 现... 这片土地,广阔得几乎可以把天边都包进去,大江大河横贯东西,冻土和冰原像是大自然的禁区,几个世纪下来,...
原创 历... 信息源: 1.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道家之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10-31]。 2....
从微小疏忽到重大悲剧:中共党史... 如今,我党与我国的强大无疑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自豪。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成长历程并非...
原创 王... 战国时期,秦国变法图强,积蓄了丰厚的国家实力与人才储备。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在战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