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不敢留在京城,非要回老家?有5大关键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7-19 20:02:32
0

古代官员,是社会的精英和权力的代表,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享受着荣华富贵。然而,当他们年老体衰,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辞去官职时,他们却很少选择留在京城,而是纷纷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故土。这是为什么呢?

一、怕政敌陷害

古代的朝廷,是一个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地方,官员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利益诉求,互相争斗和排挤。如果一个官员退休后,还留在京城,就很容易成为自己政敌的眼中钉,被他们找茬或者陷害。尤其是那些曾经得罪过皇帝或者权臣的官员,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难以保障。就算他们没有什么罪过,也可能被人诬陷为谋反或者贪污,被捕入狱甚至处死。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远离朝廷的纷争和危险。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杨廷和,曾经是明神宗的宠臣,掌握朝政多年,但是因为得罪了东林党,被他们联合弹劾,最后被迫辞职。他退休后,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山西,而是留在了北京,想要借助自己的势力和关系,继续干预朝政。结果,他不但没有得到明神宗的重用,反而被东林党的人不断攻击和诬告,最后被迫自杀,家产也被没收。如果他当初能够回到山西,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二、怕皇帝猜疑

古代的皇帝,大多都是生性多疑和善变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臣子,往往没有什么信任和感情,只是把他们当作工具和棋子。他们对于退休的官员,更是心存戒备和忌惮,怕他们还有野心和势力,想要干涉朝政或者挑战自己的权威。

如果一个官员退休后,还留在京城,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满,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随时可能遭到他们的打压和清洗。即使他们没有做什么,也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或者谣言,被皇帝误会或者陷害,失去自由甚至性命。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远离皇帝的视线和威胁。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张居正,曾经是明穆宗和明神宗的首席辅政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明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任期间,也结怨了很多的官员和贵族,甚至连明神宗的母亲孝庄太后也对他不满。他死后,他的政敌趁机发动了“甲申政变”,诬陷他为奸臣,追夺他的爵位和财产,抄家杀子,甚至连他的坟墓也被毁。如果他在退休前,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河南,或许就能保住自己的后代和家业。

三、怕生活困顿

古代并没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福利保障,卸任官员失去了经济收入来源,生活会受到影响。回到家乡,他们可以依靠自己之前积累的田产、房产、金银财宝等来维持生活。而留在京城,他们就要面对高昂的物价和生活费用,很难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京城的房子、衣服、食物、水源等都需要花钱购买,而且质量和数量都不一定保证。而在乡下,他们可以自给自足,享受天然的资源和环境,生活更加舒适和安逸。因此,为了避免生活的困顿,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过上富足和安稳的生活。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徐阶,曾经是明世宗的心腹大臣,辅佐他平定了倭寇之乱,恢复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他退休后,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住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清静和闲适的生活。

他的庄园里,有着自己种植的果树和蔬菜,有着自己养殖的鱼虾和家禽,有着自己挖掘的井水和渠道,有着自己建造的房屋和园林,他每天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不必担心京城的物价和生活费用。

四、怕失去亲友

古代的官员,大多都是出身于寒门或者平民,他们的亲友都在自己的故乡,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联系。他们在京城任职时,很难有机会回家探亲,只能通过书信来保持沟通。如果他们退休后,还留在京城,就更加难以与亲友相见,甚至可能永远失去联系。而回到家乡,他们就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常常相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的感情和理解。因此,为了避免失去亲友,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过上温馨和和睦的生活。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高拱,曾经是明穆宗和明隆庆帝的重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明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任期间,也结怨了很多的官员和贵族,尤其是明穆宗的妹妹鄂王妃。

他在明隆庆帝死后,被鄂王妃发动的“庚戌之变”赶下了台,被迫退休。他退休后,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河南,住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清静和闲适的生活。他的庄园里,有着自己的亲友和门客,他每天可以和他们谈天说地,品茶赏花,不必担心京城的争斗和仇恨。

五、怕忘记根本

古代的官员,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们的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自己的故乡和民族。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就,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根本之上,都是依靠自己的故乡和民族的支持和培养。他们不想因为在京城的生活,而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和身份,而忘记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己的民族,回到自己的根本,重新找回自己的本真和初心。因此,为了避免忘记根本,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过上本分和诚实的生活。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张居正,曾经是明穆宗和明神宗的首席辅政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明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任期间,也遭到了很多的反对和攻击,甚至连明神宗的母亲孝庄太后也对他不满。他在退休前,曾经写了一封信给明神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遗愿。

他说:“臣出身寒微,幸得陛下恩宠,才能为国效力。臣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和民族,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臣退休后,只想回到故乡,安享晚年,不再涉足朝政。臣恳请陛下,允许臣回到河南,让臣死在自己的土地上,让臣的骨灰归于自己的民族。”

结语

古代官员退休,非要回老家是一个有趣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心理,也揭示了古代官员的处境和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官制的细微之处,隐藏着一位官职——“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的名字仿佛承载着一种神秘而庄...
原创 地...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地道战》,纵横交错的地道,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愚笨如猪的日本兵,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原创 秦... 秦始皇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皇帝,他13岁时即王位,先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了权臣...
原创 鲁... 有个网友留言评论说:【还是-蓝-鸟:以前曾看到个文章,作者怀疑内山是特高课的那啥。】那么内山完造到底...
原创 王... 王阳明原名王云,后来改名王守仁,“阳明先生”是他的“号”。王阳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家人按照现...
原创 史... 前言 历史,有哪些人如宿命一般,站在了时代的高峰,向他人展示自己杰出的战略视野与战术应用能力,治国的...
原创 刘... 想必大家都知道刘伯温,他是继诸葛亮自后,我中华大地上有一个有一个奇才。世人纷纷流传着他的传说,说他上...
原创 上... 唐朝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其政治才能无疑是非凡的,而说起武则天,又必须提到了其心腹上官...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一个小国,却能与魏、吴两大国抗衡,这与蜀汉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蜀汉...
原创 世... 对于雇佣兵大家的印象应该是他们都是些为利益而活的人。他们就是一群价格合适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人,这群人...
原创 比... 一提到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杨家。 杨业是赵宋手下的著名将领,他在亲兵全部战死之...
原创 张... 说起张申府这个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他是谁,殊不知,他曾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其地位和陈独秀、李大钊等...
原创 关... 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都能知道这些都是关羽的战绩,别看...
原创 汉... 文/编辑丨青天御史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内容、增加阅读体验,感谢...
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资料照片)。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原创 此... 沙陀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原名处月,西突厥别部。处月分布在金娑山南部,蒲类海东部,名为“沙陀”...
原创 有... 在历史的交汇点,有一些瞬间,如同引导整个故事走向的指引。今日,我们将深度挖掘红军长征时伟人毛泽东的关...
瓷器的新老断代与辩假识真之三-... 瓷器的新老断代与辩假识真之三-三断代—第3.3 王湘文 18661890738 3.3 器形与纹饰在...
原创 如... 我们知道,秦始皇死于东巡回归的路上,临死时下诏传位给扶苏。然而赵高伙同李斯,为了个人利益,假传圣旨,...
马王堆发掘50周年 看T形帛画... 一轮弯月、一只作跳跃状的兔子、一只口衔仙草的蟾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上,充满自然气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