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是社会的精英和权力的代表,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享受着荣华富贵。然而,当他们年老体衰,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辞去官职时,他们却很少选择留在京城,而是纷纷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故土。这是为什么呢?
一、怕政敌陷害
古代的朝廷,是一个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地方,官员之间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利益诉求,互相争斗和排挤。如果一个官员退休后,还留在京城,就很容易成为自己政敌的眼中钉,被他们找茬或者陷害。尤其是那些曾经得罪过皇帝或者权臣的官员,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难以保障。就算他们没有什么罪过,也可能被人诬陷为谋反或者贪污,被捕入狱甚至处死。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远离朝廷的纷争和危险。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杨廷和,曾经是明神宗的宠臣,掌握朝政多年,但是因为得罪了东林党,被他们联合弹劾,最后被迫辞职。他退休后,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山西,而是留在了北京,想要借助自己的势力和关系,继续干预朝政。结果,他不但没有得到明神宗的重用,反而被东林党的人不断攻击和诬告,最后被迫自杀,家产也被没收。如果他当初能够回到山西,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二、怕皇帝猜疑
古代的皇帝,大多都是生性多疑和善变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臣子,往往没有什么信任和感情,只是把他们当作工具和棋子。他们对于退休的官员,更是心存戒备和忌惮,怕他们还有野心和势力,想要干涉朝政或者挑战自己的权威。
如果一个官员退休后,还留在京城,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满,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随时可能遭到他们的打压和清洗。即使他们没有做什么,也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或者谣言,被皇帝误会或者陷害,失去自由甚至性命。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远离皇帝的视线和威胁。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张居正,曾经是明穆宗和明神宗的首席辅政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明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任期间,也结怨了很多的官员和贵族,甚至连明神宗的母亲孝庄太后也对他不满。他死后,他的政敌趁机发动了“甲申政变”,诬陷他为奸臣,追夺他的爵位和财产,抄家杀子,甚至连他的坟墓也被毁。如果他在退休前,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河南,或许就能保住自己的后代和家业。
三、怕生活困顿
古代并没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和福利保障,卸任官员失去了经济收入来源,生活会受到影响。回到家乡,他们可以依靠自己之前积累的田产、房产、金银财宝等来维持生活。而留在京城,他们就要面对高昂的物价和生活费用,很难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京城的房子、衣服、食物、水源等都需要花钱购买,而且质量和数量都不一定保证。而在乡下,他们可以自给自足,享受天然的资源和环境,生活更加舒适和安逸。因此,为了避免生活的困顿,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过上富足和安稳的生活。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徐阶,曾经是明世宗的心腹大臣,辅佐他平定了倭寇之乱,恢复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他退休后,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住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清静和闲适的生活。
他的庄园里,有着自己种植的果树和蔬菜,有着自己养殖的鱼虾和家禽,有着自己挖掘的井水和渠道,有着自己建造的房屋和园林,他每天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不必担心京城的物价和生活费用。
四、怕失去亲友
古代的官员,大多都是出身于寒门或者平民,他们的亲友都在自己的故乡,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联系。他们在京城任职时,很难有机会回家探亲,只能通过书信来保持沟通。如果他们退休后,还留在京城,就更加难以与亲友相见,甚至可能永远失去联系。而回到家乡,他们就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常常相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的感情和理解。因此,为了避免失去亲友,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过上温馨和和睦的生活。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高拱,曾经是明穆宗和明隆庆帝的重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明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任期间,也结怨了很多的官员和贵族,尤其是明穆宗的妹妹鄂王妃。
他在明隆庆帝死后,被鄂王妃发动的“庚戌之变”赶下了台,被迫退休。他退休后,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河南,住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清静和闲适的生活。他的庄园里,有着自己的亲友和门客,他每天可以和他们谈天说地,品茶赏花,不必担心京城的争斗和仇恨。
五、怕忘记根本
古代的官员,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们的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自己的故乡和民族。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就,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根本之上,都是依靠自己的故乡和民族的支持和培养。他们不想因为在京城的生活,而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和身份,而忘记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己的民族,回到自己的根本,重新找回自己的本真和初心。因此,为了避免忘记根本,他们宁愿回到自己的老家,过上本分和诚实的生活。
例如,明代的大学士张居正,曾经是明穆宗和明神宗的首席辅政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明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任期间,也遭到了很多的反对和攻击,甚至连明神宗的母亲孝庄太后也对他不满。他在退休前,曾经写了一封信给明神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遗愿。
他说:“臣出身寒微,幸得陛下恩宠,才能为国效力。臣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和民族,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臣退休后,只想回到故乡,安享晚年,不再涉足朝政。臣恳请陛下,允许臣回到河南,让臣死在自己的土地上,让臣的骨灰归于自己的民族。”
结语
古代官员退休,非要回老家是一个有趣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心理,也揭示了古代官员的处境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