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文化修养、品行端庄以及为人处世,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些名留青史的名人,往往都是受到母亲思想的熏陶,良好的教育,才成就辉煌的人生。比如“孟母三迁”,孟子才会成为著名思想家,还有岳母刺字“尽忠报国”,才有了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
由此可见,母亲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今天要说的这位母亲,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间,19岁嫁人,被骂克夫克子出家为尼,22岁还俗嫁45岁丈夫,生下世界著名的总统。
王采玉,1863年出生于清朝,属于富贵人家,父亲叫王有则,颇有文采,精明能干,通过贩卖土特产,以及开垦荒田成为富商。在她19岁时父亲病逝,开始家道中落,两个弟弟一个滥赌成性,一个患有精神病,全家仅靠王采玉缝缝补补赚钱养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岁的王采玉到了结婚的年龄,匆忙之中嫁给了竺某,两人婚后还算恩爱,只是丈夫生性急躁,经常容易发火,经常因小事情争吵打骂。第二年生下一个儿子,带来新的喜悦,夫妻俩关系变得更好,但是好景不长,儿子出生数月得了急症,来不及救治就夭折了,王采玉伤心欲绝。
祸不单行,王采玉的丈夫在这一年感染瘟疫,最后也去世了,丧夫丧子简直痛不欲生,加上左邻右里的闲言碎语,让她有了克夫克子的称号,精神一度受到刺激。心酸之下回到娘家,并决定出家当尼姑,了却余生。在母亲的再三阻拦下,两人各退一步,王采玉带发修行,在尼姑庵过着平静的生活。
不得不说,王采玉的母亲还是有远见的,她知道女儿还年轻,还有大好的人生风景,所以让她带发修行,果然没多久,王采玉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段婚姻。当地溪口有个富商叫蒋肇聪,原配去世后一直郁郁寡欢,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在他手下担任财务,深得老东家信任。在堂兄的撮合下,王采玉还俗嫁给蒋肇聪,一个22岁一个45岁,属于老夫少妻,婚姻生活美满。
王采玉之所以答应再嫁,只因为她是一个孝女,嫁到蒋家之后,才有钱帮衬娘家,两个弟弟有了条件读书成家,总算了却一桩心事。但是命运总是给这女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在婚后十年里,王采玉生下两男两女,3个小孩早早去世,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简直是灭顶之灾。幸运的是,长大成人的大儿子蒋中正,后来成了中华民国的总统,成为世界知名的人物。
蒋中正也就是蒋介石,他儿时顽劣不堪,是一个刺头,但他后来的成就与王采玉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了给儿子受到好的教育,特意遣送到娘家私塾读书,因其贤良淑德,蒋中正才能娶到毛福梅,全力支持儿子与儿媳出国留学,见识到新思想和新世界。
1921年,一生坎坷的王采玉走到生命的尽头,享年57岁。他的儿子蒋中正却非常争气,成为世界有名的总统,也是中国近代史影响巨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