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后汉书 西域传》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缴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从古至今,象牙一直都被视若珍宝,象牙雕刻也应运而生。一些以象牙制成的工艺品价值十分昂贵,足以与黄金媲美,这也导致了不少非法偷猎者们展开了对大象的疯狂猎杀,利欲熏心之下,一头一头大象失去了生命,被割掉了象牙。人们在四川金沙考古时曾发现过一批象牙,结果挖到一半,专家们非但没有继续探查,反而要求大家埋回去。
金沙遗址出土象牙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物众多。在2001年,四川金沙村一处工地上道路正在施工,工人们挖着挖着,忽然发现了一根森森白骨,旁边还放着一件看上去十分古老的石器。工人们察觉出异常,上报给了领导。领导赶紧报给了考古部门,考古人员赶到以后,一番对现场的勘察后,立即把此处封锁下来,认定这里应该有历史遗迹,经过鉴定,果然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古遗址,这便是著名的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一经问世,迅速轰动了全国的考古学界。在这个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很多来自商周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随着考古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珍贵的文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在接下来的挖掘中,专家们却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点,这里有一处深坑,里面填满了象牙。粗略统计下来,在这个深坑中埋藏的象牙至少有一千根。人们观察这些象牙的数量不仅庞大,就连体量也非常巨大,不少象牙的长度已经接近两米,这让工作人员们都十分吃惊。
象牙与祭祀活动
象牙整齐的陈列在洞内,其中有一小部分已经被制作成了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造型精巧,可见那个时期的工匠们技艺相当精湛。有一部分象牙则被切割成了块状,以待雕刻。看到这个巨大的象牙坑群,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商周时期的人们早已开始有象牙贸易,并且做成了精美的工艺品。
这个坑里的,如此庞大数量的象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专家们查阅了一些相关的史料后认为,这一批应该是用于祭祀时使用。之所以这样说主要还是得益于其他方面的佐证,伴随着金沙遗址出土的有不少文物,其中有一件平行四方形玉璋,这个玉璋上描绘有一个人手拿一根象牙祭祀的行为,而且这些象牙也全部出现在祭祀区,故专家有此推断。
那么这些人们在祭祀时,在祈祷什么呢?通过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有专家表示,人们当时举行祭祀仪式可能是在镇杀水怪。在金沙一带,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前,这里的水患还是比较严重的,古人们一边挖渠治水,一边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祈祷神明镇杀水怪,让人们免受洪涝灾害。之所以选用象牙,或许是因为古人认为大象体格巨大,力量充沛,具有镇杀水怪的能量。
然而就在人们对象牙发掘到一半时,有专家却指出要立即停止对这些象牙的挖掘,赶紧埋回去,离开此地。为什么专家不再挖掘,反而还要重新把象牙深埋地里呢?原来这一片的文物在地里已经埋藏了很长时间,在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贸然取出,文物瞬间就会被氧化,很有可能毁于一旦,甚至一触碰就会变成粉末消失。以我国当时的技术,也很难保证能够将这些象牙妥善保存。与其把这些文物全部挖出来之后再保存,不如暂时先放弃将其挖掘出来的想法,重新深埋地底,等以后相关技术成熟之时,再重新发掘。
虽然当时很多人对文物都有着发掘的欲望,但大家还是听从了考古专家的意见,重新把这些文物埋了回去。他们的行为也贯彻了那句话,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保护。
结语
物以稀为贵,在这世间总有一些人为了增加文物的价值,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他们甚至会摧毁其他同时代的文物,让自己傻手中的文物变成孤品,借此抬高其身价。这种行为无论是专家还是我们普通人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也是深恶痛绝,毕竟每一件文物都极具历史参考价值,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有的时候我们就是要忍痛割爱,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就把珍贵的文物肆意取出,任其遭到破坏。不当取时不取,取则尽心维护,这才是对文物的尊重和传承。
参考文献:《后汉书 西域传》
图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