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移民美国的人,几乎相当于在广岛买房住上四五年。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句话有些夸张,但这是美国当前的真实情况。美国对华人的敌意越来越明显,很多移民过去的人,发现自己在那里的生活并不容易且充满歧视。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以下的具体例子。
今年美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内战》。其中有一个情节特别引人注目:三个白人和一个香港记者遇到了一个白人士兵。士兵询问三白人的身份后,他们都安然无恙。而当香港记者说自己来自香港时,士兵冷笑一声,表示“哦,是中国啊”,然后直接开枪击毙他,并紧接着讽刺了一句“China”。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电影院观看这段剧情的美国观众哄堂大笑,他们并不觉得电影中对华人的暴力有任何不妥,反而觉得大快人心。这一细节揭示了当前美国社会对华人存在的明显敌意。
这并不是个别人的观点,而是许多移民美国后真实经历的反映。他们发现,去美国根本无法像在国内一样轻松地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很多白人看到黄种人时,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并冷漠地表示不知道哪里有厕所。甚至在便利店、加油站、餐厅这些地方,常常遇到被拒绝使用厕所的情况,最终很多人只能去肯德基和麦当劳。
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美国的华人地位极低,不仅比不上白人,甚至连黑人的社会地位也不如。大部分移民过去的人,只能从事洗马桶、开餐馆、发卡片等低端工作,混得再差一点的就只能打黑工或者乞讨。只有极少数人能找到高薪工作,但他们在职场中依然感到难以融入,周围人并不真正接纳他们。
这种敌视情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历史根源的。1870年,美国加州出台了三条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案。首先是“立方空间法案”,规定在旧金山工作的人的居住空间必须达到14.2平方米。当时很多华人因为贫穷,只能挤在小空间里居住,所以这条法案使得很多华人被逮捕并驱逐出境。其次是“街边挑担法规”,禁止市民在人行道上肩挑竹篮,违者罚款5美元,这明显是针对华人的运输方式。最后是“洗衣管法规”,规定不用马车送货的人每季度需缴纳15美元,很多华人因此被迫离开美国。
这些历史的影子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显现。2021年3月,美国亚特兰大发生连环枪击案,凶手枪杀了8个人,其中6人是亚裔,包括4名韩裔和2名华裔,显然是针对性极强的暴力行为。旧金山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一个75岁的华裔老奶奶走在路上,毫无预警地被一个白人男子打得口鼻流血,仅仅因为她是黄种人。这样的袭击华人的案件在美国频繁发生,比如今年年初,一个87岁的华裔老人多次在街头遭到暴力袭击,最终对美国彻底失望,买了一张单程票偷偷回到了中国。
有许多移民美国的人,不仅生活艰难,还喜欢抹黑中国。他们在国内时可能是精英白领或富家子弟,但到了美国却过着艰难的生活,如在餐馆洗菜、刷马桶,却依旧对中国心怀不满。他们的行为透露出极度的自私自利。比如前几年传得沸沸扬扬的复旦博士,他在国内是天才少年,加入了美国国籍,甚至在父亲去世时也不回国探望,结果在美国混成了流浪汉,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敌视情绪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形成的结果。那些考虑移民美国的人,应该三思而后行。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移民美国的代价,几乎等同于在四五年后的广岛买房。这并不夸张,而是基于众多实际案例的总结。通过这些真实的例子和历史教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移民美国并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选择。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都来源于网络,观点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以及人物侵权相关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删除相关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