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戏曲的朋友们相信都对武将的形象并不陌生。在很多戏曲中,古代的武将出场的时候,背上基本上都会插上几杆护背旗,长得就像三角形一样,上面绣着各种龙虎风云之类的图案。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那就是古代武将背后的护背旗到底有啥用?为什么武将上阵总要背着它?
其实戏曲中描述的武将形象并非是刻意夸大,而是历史上的武将的确有背插旗帜的习惯。其实护背旗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作为将领指挥作战的必备装备。古代不比现代,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古代将领指挥士兵作战,很容易在发生混战的时候兵不顾将将不顾兵,导致指挥瘫痪。这时候护背旗的作用就很大,如果在战场上高高飘扬的护背旗,己方士兵就能够分辨得出,做到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保持步调一致。
第二、护背旗能给武将提供一定的防御功能。别看武将基本上都是骑马作战,但是他们面临的危险可不比一般的士兵低。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敌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战场上,往往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敌军对武将进行攻击,纵然是武艺出众,但是武将没有三头六臂,很容易就会遭到敌军的攻击。如果有护背旗就不一样了,别小看它的功能,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防护作用。不停摇晃的旗杆,随风飘拂的旗子,都能干扰敌军的视线,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
第三、鼓舞己方的作战气势。如同在战场上要带战旗一样,不仅仅是为了能够便于士兵区分敌军友军,随风飘扬的战旗,还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优点,所以武将在上场的时候,基本上都要将其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