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莫斯科战役前苏军已经损失两百多万人,为何还能反攻?
迪丽瓦拉
2025-07-20 13:33:54
0

如果了解世界战争历史大全就会知道,战场上两国的军队力量不是唯一要点,还有很多因素诸如作战气候、时间、地点等都有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苏德战场上,苏德两军曾发生过相当激烈的战斗,德军擅长闪电战进攻,猛烈的攻势让苏联支撑的很艰难,德军也一直霸占着战争的主动权。可是,等到德国进攻到苏联首都时,这种局势骤然转变,苏联自此渐渐从德国手中夺回了战争主动权。明明在莫斯科保卫战爆发之前,240万苏军已被德军消耗殆尽,可为何苏联还能突然发起猛烈的反击,进而让德军吃瘪呢?

事实上很早之前,德国就已经决定要入侵苏联了,而入侵的目的也很明确,苏联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都很丰富,如果德军得到这些资源,那将会是他后续侵略战争的强大助力。于是在1941年6月22日,德军及其盟友军,入侵了苏联。一直到10月左右,苏联就丢失了大量领土,甚至于对战事最有助力的军事工业区也被侵吞。尽管战役爆发初期,苏联的兵力消耗可谓巨大,但后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苏联还是在战争中取得了优势。而纵观正常战争,苏联之所以能成功守住莫斯科,在于如下几方面。

第一,尽管在巴巴罗萨计划执行之后,苏联都是独自面对德国的攻势,可是其它同盟国也并没有闲着,苏联收到了许多物资上面的援助,包括吃的、军工生产方面的资源,还有军事方面的物资等,苏联在当时丢失领土过后,没有了工业区,军事上面的工业生产就有了很大问题,包括后勤物资运输,而盟国的援助恰好替苏联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在这方面苏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惨。

然后,苏联勇猛的军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不管德国如何进攻,苏军都坚守阵地,不曾退缩。尽管开始人员损失数量极为庞大,可到了后期,苏联渐渐找到了战争的规律。以一腔护国热情,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并开始反击。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苏联此时的季节气候帮了大忙,德军挑选的时机着实是不佳。苏联地理位置特殊,一旦进入冬天,气温就会变得异常寒冷,常年生活在暖和地域的德军自然是适应不了这种气候。本来战争开始的时候是秋天,可是德军没有料到苏军反抗强度如此之大,战争持续到了冬天,气温骤然下降,德军死伤惨重,甚至连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难以使用,整个军队连之前四分之一的实力都使不出来,苏联自然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中,蜀汉12位猛将排名!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如果将蜀汉将领按照勇猛程度进行排名,究竟...
原创 河... 河南原阳:毛主席的千年根脉传奇 一提起毛主席,大家都知道他是咱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但你们知道吗?这...
日本学者来华披露731部队罪证...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为联合开展日本细菌战研究,日本学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松野诚也向侵...
原创 唐... 以胖为美,并非胖子就是美人。 而是丰满的美女才称得上美女,这是由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民族交流密切的缘...
原创 清...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人物小传:朱载堙(庐江王) 朱载堙,明朝庐江王,是明朝郑简王朱祁锳元孙,属于颇为偏远的皇家分支,祖上可以追溯到明仁宗朱高炽次子朱...
原创 被... 陈应龙、陈应垣兄弟将军 从抗日名将到海南文西中学创办人 潭深村陈氏兄弟将军 民国时期,海南出了几...
侵华日军新罪证! “满洲农业移...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首次展出1939年“满洲农业移民入植...
原创 一... “虽然你我身高有一个脑袋的距离,但你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将随时消灭这个差距!”这是拿破仑关于身高的著名...
原创 康... 康熙一生子女很多,个个儿子都很优秀,尤其是参与夺嫡的九个儿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康熙的那些颇有故事性的...
原创 顺... “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
原创 李... 贞观十七年(643年),因齐王李佑起兵搞事情牵出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李承乾怕李世民最终会...
原创 明... 文| 面包飞满天 编辑| 面包飞满天 南明隆武帝 朱聿键 ,这应该是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了。 原本身为...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召开纪念九一... 9·18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召开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 鸣警钟勿忘国耻,悼先烈砥砺前行 为帮助学生回...
原创 三... 中华上下五千年,各朝各代都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采。如果说秦朝是“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霸...
原创 日... 日本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几乎夺取了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全境,而武田胜赖的势力也在这一年被织...
原创 霍... 在西汉的历史上,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个传奇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汉武帝才成就“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原创 李... 有人问,朱元璋为什么非要杀李善长,毕竟李善长都七十多了,而且已经回家养老去了。 网上有人回答,司马懿...
筑牢“红色堤坝”!松江各级党组... 狂风呼啸,暴雨倾盆。9月16日,台风“贝碧嘉”在浦东临港新城登陆,上海各区陆续遭受狂风和暴雨侵袭。 ...
老照片 1982年苏联莫斯科的... 1982年,夜色下的苏联首都莫斯科红场,恢弘的建筑。 1982年,莫斯科加里宁大道大幅的C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