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蜀汉后期,蜀中人才凋零,后主刘禅不思进取。只有诸葛亮仍然心系兴汉大业,年年北伐。然而此时的蜀国英才凋零,诸葛亮便不得不启用年轻一代的人才,如魏延,杨仪等。然而诸葛亮在北伐病逝五丈原之后,却对魏延与杨仪下手。这本是一种“自毁长城”之举,却为蜀汉政权又延续了30年的寿命,这是为何呢?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和杨仪皆是他不可替代的帮手。魏延是蜀国后期十分勇猛的一位武将,“子午谷奇谋”便是出自他手。杨仪亦是才华横溢,有着蜀国“后勤专家”的美称。可惜二人皆是眼高手低之辈,也常常发生争执。甚至有时候魏延会以武力威胁杨仪。这让诸葛亮很是头疼,诸葛亮在世时便常常调解二人的矛盾,然而魏延杨仪依旧我行我素。长此以往,将相不和定会导致蜀国内乱,重病中的诸葛亮认为,自己死后无人可以镇得住魏杨二人,他们必会大打出手。甚至后果会严重到让蜀国有亡国之祸。所以诸葛亮启用了他在群臣中埋下的暗桩费袆除掉了两人,延续了蜀国30年的和平。
费祎在三国中并不出名。可在后期的蜀国也算是中流砥柱。他出使东吴时,面对东吴孙权的质问可以面不改色且对答如流。他沉稳的性格,也让诸葛亮在南中叛乱结束后,拉费袆坐上自己的马车,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其的器重。费袆也不负诸葛亮的嘱托,在诸葛亮死后,先是稳住魏延不让其叛乱,以便马岱将其诛杀。又在杨仪说出不如投降魏国之后,配合刘禅驱逐了杨仪。接下来全面稳定了蜀国的内政,配合姜维又延续了蜀国30年的和平。由此可见,诸葛亮识人可谓精准无比,在其死后,还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不得不让人钦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