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巅峰时期有多嚣张?除了雍正皇帝,谁都不怵
迪丽瓦拉
2025-07-20 14:33:36
0

前言

能做皇帝的“宠臣”可不简单,在雍正朝更甚。

但如果真要我们说出来几个的话也不是没有,甚至雍正帝对于他的重视程度,是其他众朝臣一起联合起来都难以撼动的。

在雍正帝看来,他“忠心体国”。但乾隆帝与之看法恰恰相反,简单来说就是仗着有雍正帝撑腰,为官骄纵罢了。他就是“李卫”,其历史评价确实复杂,但他嚣张的同时,确实也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为官清廉。

甚至不是科举出身的“李卫”,在古代历史中绝对是一抹亮色。

一、李卫的“胆量”

李卫,在历史上的功绩突出,但在自身能力问题上免不了的是被人诟病。

李卫身处清朝,但是他祖上也是有进入朝堂的,追溯到明朝,虽说担任的是锦衣卫,但也不乏是一个将才世家。

由此难免家里边会有点重武轻文,但也不是说在文一方面他们就不行了。因为就拿李卫来说,既作为家境还不错的子弟,应该圣贤书什么的都读遍了才对,但是他非但没读过,还大字认不得几个。

李卫这样的情况依靠什么进入仕途呢?很简单自然是“钱”了,毕竟家境富裕的他,这方面还是不差的。

如此在康熙时期李卫拿下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职位。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李卫就是为了图个新鲜,毕竟大字不识也做不出什么功绩来的。

相反李卫不仅做出来了,两年后他的官职甚至还升了升,这就不得不让人觉得李卫还是聪明的了。

李卫是不识字,但是他能听明白别人说什么啊。如此在其他人起草公文奏章时,李卫确实不行动。但只要他们给李卫读出来,李卫便会将不好的地方指出来,以做出修改。

一来二去,李卫往往占据的视角让人惊讶,因为很多时候他提出的问题都能直击要害,最后终以得到解决。由此其他人只能不得不佩服这天生的人才。

而且李卫虽然入仕前的生活不错,但也没有形成放荡的作风。成为了朝廷官员甚至是小吏的时候依旧能做到清廉更不畏权贵。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得是李卫在担任户部郎中的时候,这个职位也便是他入仕两年后升迁上去的。当时他手握银库的事务,显而易见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但是李卫能避开,甚至还给他人致命一击。

而且对方还是亲王,可见李卫的本事有多大。当时亲王在收缴白银时还要额外多收,即使李卫再三反对,他的官职自然还是赶不上亲王的,照做以后,别以为李卫制不住他,因为李卫的手段可谓是与其硬碰硬。

当李卫额外收缴后,其就直接在箱子上明明白白的写上了是由谁让收,并将亲王的名字贴上,可谓是直接将亲王的面子往地上踩,更声势浩大。

如此,这样能力强又廉洁的官员怎会不被看重,我们熟知的怡亲王胤祥是一个,雍正帝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

二、上任后的功绩

纵观雍正时期出现的问题,雍正帝确实也需要这样胆大的人。从李卫在浙江上任的事情说起,贩卖私盐的情况严重,随之带动官盐、盐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雍正帝让李卫前去上任无疑就是让他去解决这一大麻烦。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没点胆子确实也很难做起来。

首先出自李卫之手的两大改革便直击了这一事宜的要害。其中先减轻盐商的负担是首要的,而后在严查私盐的情况上才是最麻烦的。

毕竟覆盖的范围广,牵扯的人员多,自然不是一件朝夕间就能解决的事情。

但是李卫却也不是怕麻烦的人,毕竟亲王他都不怕,更别说这些事情了。总之在李卫的努力下,这件困扰雍正帝的大难题得以很好的解决,并为百姓的生活安定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总而言之,最后浙江可谓是焕然一新,李卫算是没有辜负雍正帝的信任,更为清王朝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在我们看来可能这份多出来的收益只会用在当地的服务上,其实随着李卫的治理措施越来越好,多余出来的部分李卫并没有收入自己的囊中,

而是更多的用在了城垣、水利等的建设上了,这么看来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在其他地方,李卫的贡献重大。

随之雍正帝看重是一方面,百姓的另眼相待又是一方面。毕竟就他为百姓谋利的情况看,显然是顺应了民心,更收获了民心。

三、李卫的“忠诚”

话说回雍正帝对李卫的重视度上,按照李卫的出身而言,想得到重用不易,但得到雍正帝的庇护更难。但是古代皇帝最需要的是什么,肯定是忠臣了。

在一些小的事情上,李卫都可以做到不徇私情,更别说在一些大的事情上了,显然这样的官员皇帝会宝贝很多。而且虽然说李卫不是什么科举出身,但是只要有才干顶着,雍正帝何乐而不为呢。

就如李卫在对待自己的亲戚上。按照李卫在朝中的权势,很多大臣更多的会有所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时通过将自己的家人、亲戚等亲近之人引入显然是最迅速的手段,但到了李卫这儿,不仅帮助没有反而公事公办下手段更狠。

当时他的堂弟在家乡当地尤为的放纵,甚至触碰到了礼法的底线,这也便让很多人所不容。风声大了自然也就会传到李卫的耳朵里,李卫没有不理睬,甚至可以说李卫知道后事情更加的严重了。

李卫不仅将他们送往了其他地方,更将他们圈禁了起来,很难说不是在“思过”,待到两年后他们才得以还乡。

可见,李卫该有的才干存在,需要对雍正帝甚至是对朝廷的忠心更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只要是雍正帝所想要传达的旨意,李卫都能很快的明白,真正做到了切实领悟和严格执行。

无形之中李卫对雍正帝越来越了解,就像是达到了“知己”的程度。这样一来,雍正帝与李卫走近,也能更好的加强自己的皇权。所以聪明的雍正帝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

李卫确实是宠臣不假,即便朝廷众大臣他都有所得罪,看在雍正的面子上,他们必然还得再礼让三分。相反李卫对皇权绝对忠诚,在这一基础上只会有雍正帝来为他“撑腰”。

结语

纵观李卫的一生,可以说雍正帝给到他的特殊照顾不少,但也是建立在他有能力的基础上的。如果说李卫的能力平平淡淡,恐怕雍正帝也很难重视起来。

作为肱股之臣,雍正帝也算是花费了大力气。即使其他官员看不惯又怎样,只要有雍正帝“撑腰”,有再多的不悦,恐怕也得忍着,或是说表面功夫得做足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中,蜀汉12位猛将排名!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如果将蜀汉将领按照勇猛程度进行排名,究竟...
原创 河... 河南原阳:毛主席的千年根脉传奇 一提起毛主席,大家都知道他是咱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但你们知道吗?这...
日本学者来华披露731部队罪证...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为联合开展日本细菌战研究,日本学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松野诚也向侵...
原创 唐... 以胖为美,并非胖子就是美人。 而是丰满的美女才称得上美女,这是由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民族交流密切的缘...
原创 清...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人物小传:朱载堙(庐江王) 朱载堙,明朝庐江王,是明朝郑简王朱祁锳元孙,属于颇为偏远的皇家分支,祖上可以追溯到明仁宗朱高炽次子朱...
原创 被... 陈应龙、陈应垣兄弟将军 从抗日名将到海南文西中学创办人 潭深村陈氏兄弟将军 民国时期,海南出了几...
侵华日军新罪证! “满洲农业移...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首次展出1939年“满洲农业移民入植...
原创 一... “虽然你我身高有一个脑袋的距离,但你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将随时消灭这个差距!”这是拿破仑关于身高的著名...
原创 康... 康熙一生子女很多,个个儿子都很优秀,尤其是参与夺嫡的九个儿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康熙的那些颇有故事性的...
原创 顺... “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
原创 李... 贞观十七年(643年),因齐王李佑起兵搞事情牵出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李承乾怕李世民最终会...
原创 明... 文| 面包飞满天 编辑| 面包飞满天 南明隆武帝 朱聿键 ,这应该是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了。 原本身为...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召开纪念九一... 9·18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召开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 鸣警钟勿忘国耻,悼先烈砥砺前行 为帮助学生回...
原创 三... 中华上下五千年,各朝各代都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采。如果说秦朝是“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霸...
原创 日... 日本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几乎夺取了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全境,而武田胜赖的势力也在这一年被织...
原创 霍... 在西汉的历史上,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个传奇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汉武帝才成就“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原创 李... 有人问,朱元璋为什么非要杀李善长,毕竟李善长都七十多了,而且已经回家养老去了。 网上有人回答,司马懿...
筑牢“红色堤坝”!松江各级党组... 狂风呼啸,暴雨倾盆。9月16日,台风“贝碧嘉”在浦东临港新城登陆,上海各区陆续遭受狂风和暴雨侵袭。 ...
老照片 1982年苏联莫斯科的... 1982年,夜色下的苏联首都莫斯科红场,恢弘的建筑。 1982年,莫斯科加里宁大道大幅的C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