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真的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在十年内完成了工业化吗?
迪丽瓦拉
2025-07-20 16:32:22
0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短短十年间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苏联是在一穷二白、没技术没资金、没设备没人才得情况下,自力更生、从无到有、实现对欧美西方世界弯道超车的。

那么事实是真的如此吗?

苏联的发展是有沙俄底子的,而且并不是简单的十年就完成工业化。

与建国初的中国不同,沙俄并非一穷二白之地,而是一个正统的列强。

世人将其描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有过于贬低沙俄,再薄弱也是帝国列强。

毕竟沙俄再弱,总比奥匈强吧?

在一战前的欧洲造舰竞赛中,德国的公海舰队被视为穷兵黩武的代表。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沙俄当时依靠法国的贷款和技术支持,其造舰预算甚至超过了德国,其舰队规模也相当可观。

根据俄罗斯帝国1909年制定的海军舰队法草案,仅波罗的海舰队就计划拥有24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24艘轻巡洋舰和108艘驱逐舰。

整个波罗的海舰队的扩建计划预计从1909年持续到1930年,共计22年,总成本达11.25亿卢布。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针对波罗的海舰队的规划,而非沙俄全面的海军建设。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预计到1931年俄罗斯帝国海军就会拥有一支实力足以挑战欧洲各列强的强大海军舰队。

所以说,

什么叫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啊?

这种说法不排除有些国家为了彰显自己的伟大,故意贬低自己前任的可能。

当然,这些舰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国的技术支持,一些关键零部件甚至需要从英国和德国进口,但能够组织生产本身就相当了不起。

要实现这一切,沙俄必须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事实上,苏联推进工业化的整体方案,特别是工业布局和技术引进路径,很多甚至是在沙俄时代就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苏联只需对这些计划进行略微修改即可投入使用。

此外,沙俄时期积累下来的工业化人才和骨干力量也有相当一部分继续效力于苏联。

除了沙俄的工业基础外,苏联还碰上了

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条件——西方经济大萧条。

当时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许多欧美西方国家的企业面临着销售困境,而苏联则通过出口农民粮食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资金。

这种情况下,一方需要订单,一方需要技术,于是双方迅速达成合作。

在西方国家内部,技术封锁的考量变得次要,他们纷纷向苏联出售技术。

对于欧美西方国家而言,苏联的购买几乎就像是一场及时雨,

于是苏联要啥他们卖啥。

因此,苏联当时的工业技术具有非常鲜明的引进自西方的特征。

以苏联最大的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为例,它是在美国通用公司的指导和援助下建成的。

莫斯科阿莫汽车厂和雅罗斯拉夫尔汽车厂也得到了美国的技术支持和扩充,它们的工作机器全部来自于美国。

1940年,苏联又在美国的援助下在莫斯科建立了一个汽车装配厂,这几家工厂构成了二战前苏联整个汽车工业的基础。

此外,苏联的三大钢铁企业,包括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次克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全是美国买来的,部分采购了德国的设备。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直接就是从美国拆过来的整套设备,并由美国和德国工程师进行了重建。

同样,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设备也全部来自美国和德国,甚至建设总工程师也是美国人。

1932年,苏联石化工业中超过四分之三的炼油厂设备(77.4%)、几乎所有润滑油设备(96.4%)以及九成的石油裂解设备(91.6%)均来自西方国家的设计或制造。

当时苏联拥有的用于生产炸药及相关制品的52家化学工业企业中,最大的几家都是欧美公司以化肥企业的名义建立。

其中别列兹尼奇化学工业联合体的主要工程合成氨设备及工厂,是由美国氮气工程公司的董事长佛雷德里克·波普上校亲自领导下设计、监督和投入运营的。

在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领域,美国和意大利同样是苏联主要的技术供应来源。

苏联的首架直升机得益于意大利工程师维多利奥·伊萨科的协助而完成。

这样的案例反映在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西方技术的支持无处不在。

整个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各种西方国家的工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欧洲和美国争相向苏联出售自己的技术和设备。

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广泛应用了西方的资金和技术,

美国对于向苏联输出工业技术和武器技术尤为上心。

当时,苏联约三分之二的企业由美国援建或提供技术支持,其他工业化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丹麦、芬兰和捷克也参与其中。

截至1932年,苏联重工业部门中有超过6800名外国专家,其中包括1700多名美国工程师,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早期试运行和生产工作更是由美国和德国工程师全权负责。

苏联的境遇属于不可复制的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你可以照搬苏联体制,但你照搬不了大萧条。

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继承了沙俄时期留下的基础;其次,斯大林体制下强有力的计划指令;最后,还有西方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作为助力。

所以,苏联并不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反而是有一种天命所归的味道在其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史上数次北伐,为何只有三次取得成功?原因并不简单 北伐,顾名思义,就是由南向北发起的战争。在...
原创 一...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拍下了真实的清朝,别再被电视剧欺骗了!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留下的史料是...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新疆!它“牛... 坎儿井作为新疆独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水文化遗产,其伟大之处已远远超越了作为古老灌溉系统的基本功能…… ...
原创 一... 唐代被录入正籍的唐诗,就达五万多首,而入选了《唐代三百首》却只有77位诗人的311首作品,不是真正的...
原创 本... 编辑搜图 ▲重点进攻形势图 1947年3月13日,按照蒋介石重点进攻的统一部署,驻军西安的第1战区副...
原创 考... 在很多零零后的眼中,上官婉儿是热门手游中的刺客型法师英雄。实则在唐代历史中,她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
原创 清... 满族人是从马背上取得的江山,对于马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自从入关后就加大了对马匹的管理,并在中央...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73年 3月29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
原创 《... 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上千年来都是中国子民顶礼膜拜的对象。而中国人一直都是以“龙的...
原创 “... 引言 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孔子曾提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里说的礼是指统治者对百姓要施仁政,...
原创 清... 康熙一生生了三十多个儿子,光活下来的就有二十多个,其中过的最爽的儿子只怕就是康熙的第五子胤祺了! 清...
原创 为... 面对历史,人们需要态度端正严谨,吸取古人的教训而行后来之事。但在现如今的社会上,改编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原创 为... 在我们的印象中犹太人一般都是足智多谋、冰雪聪明的,不可否认他们的聪明才智。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天才就是...
原创 清... 清末风华:青楼女子的生活与时代的变迁 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和风情。清末时期,社...
原创 上... 射雕英雄传是一代武侠小说的著名代表作家金庸老先生所著。该书主要讲的是在南宋末年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以郭...
原创 “... 作者:南宫钦 声明原创,严禁抄袭转载 传统上来讲,鸦片战争被看作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历史意义确实重大...
原创 革... 革命前辈何乐三, 原名何廷凯,字乐三,1921年农历6月生,山东省高苑县今高清县人。 1940年8月...
原创 “...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移民海外的经历,一是19世纪40年代,美国在二战后迅速发展成世界强国,其为...
原创 从... /文 花开无田 /图 网络图片,本文所引用中国东晋、南宋、南明气候数据以及列表均来自《中国历朝气候变...
原创 解... 明朝在公元136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总共40万个蒙古家庭中,大约有6万个跟随元帝逃往北方,其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