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子仪晚年从不关家门,儿子:东西快被偷光了,郭子仪:保命要紧
迪丽瓦拉
2025-07-20 17:03:22
0

前言

都说“功高盖主”后肯定是“狡兔死,走狗烹”,但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也不是没有例外发生。

安史之乱在唐朝的影响和意义重大,朝廷一度手忙脚乱,而天下百姓又想要安稳的生活,这时能够将安史之乱平定了的人肯定是大功一件,并且他的名字也肯定会家喻户晓。

这时他怎么不算是功高盖主呢。但是参与其中的郭子仪却摆脱了这一说法,

因为他做到了安安稳稳的在唐朝当大功臣,要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有这样一种理由:因为郭子仪每天把家门大开。

一、功绩突出的郭子仪

郭子仪大家都熟悉,他经历了武则天时期,通过武举入仕,到了平定安史之乱时,自然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

唐玄宗年间,安禄山的叛乱开始,朝廷重用郭子仪,不仅是为卫尉卿,更身兼武郡太守之位,他的任务是东讨叛军,而郭子仪越打职位越发的重要。

出战郭子仪就先收复了静边军,而后叛将周万顷就被斩杀,可以说郭子仪一上阵立马就振奋了军心。紧接着云中、马邑经他之手得以收复,东陉关也算是打通了。

不仅如此,郭子仪还非常的嚣张,当他攻打赵郡时,郭子仪的队伍自然占据的是上风,敌军将领再次在他手上丧命不说,敌军数千人皆又被他们擒获。

这时就不仅仅是人数的问题了,此战就收获的兵器他们都数以万计,而且最后郭子仪竟做出了将俘虏放还的举动,可见多少是让人有点震惊了。

郭子仪也不是硬拼,他是有计划的和史思明展开争斗。

当时郭子仪在返回常山的时候,史思明就没有闲着,带着数万兵力一直尾随他们,既然如此郭子仪肯定得让他们吃点苦头。

要知道史思明是数万兵力,但郭子仪却只挑选了五百士兵,不过他们都是精兵良将,还是骑兵,郭子仪让他们做的是前去挑战,准确来说就是去制造混乱,这样他们不得安宁,更不能得到很好的歇息。

短短三天,史思明的部队就已经被搅得一盘散沙,这样的状态如何再继续尾随呢?只能乖乖退去。

我们总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反过来史思明既然惹上了郭子仪,郭子仪自然也不能让自己吃了亏,如此他们想安安稳稳的退肯定不可能。只见郭子仪乘势追击,史思明的数万兵力终是不敌,只得打败沙河。

总之,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功突出,更为唐朝的安定奠定了基础。

这么看郭子仪的身上确实有战功,并且后来在藩镇等多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威慑,

但是这样有能力、有势力的人,身处皇位之人果真能放过他吗?

即使是忠诚之将,皇帝恐怕也会对他忌惮严重。毕竟难保不会有一天郭子仪成为“敌军”呢。

二、“四门大开”

在这样功高盖主的情况下,郭子仪可是做到了功成身退,只能说他做事处处有理由,处处谨小慎微。

郭子仪作为朝中重臣,地位自然不低,而且还和皇帝家结成了姻亲关系,这么看有这层关系在,郭子仪肯定也是有后台的人,朝中一些官员肯定得看他脸上行事才对,但有了这层关系,他似乎也处理的非常谨慎。

特别是在礼节上,郭子仪毕竟是长辈,而且他的第六子郭暖和昇平公主又非常的恩爱,礼节上的东西自然应该不用多重视,但是郭子仪却分得清,他不过是臣子,自然和代宗这份亲家关系要与其他人不同。

这样才能让皇帝看到他的忠,或是说能更好的维护皇帝的威严。这份考虑可以说郭子仪非常的明智,也算是让他得以功成身退的理由之一。

相传郭子仪在唐朝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府邸汾阳王府更应该非常威严才对,但是却有这样一件轶事,那就是他们家“四门大开”。

当然这种情况放在唐朝可是个例,而且作为朝中重臣,大门肯定应该有人把守才对,但是守卫却没见着还就像是可以随意进出一样。

传言郭子仪的部将就曾看到他和妻儿洗漱时的情况,他的一举一动和他的地位严重不符,因为他就像是个仆人一样。如此他的部将都看不下去,并前去劝说,但郭子仪仍旧不以为意。

部将、儿子等人还是不死心,毕竟连卧室他们都能随意进入,肯定是不能让很多人接受的。但即便他们拿出来先贤伊尹和霍光来说,郭子仪还是平静如常。

不过郭子仪还是明里暗里给出了解释,他认为自己是处在高位上,可是他的家中有五百匹马,仆从大小官吏等甚至达到了千人,能够养活他们肯定依靠的是朝廷。

可是如果他自己把门关起来了,便总是有人说郭子仪有见不得人的秘密,如此郭子仪的顾虑不乏非常长远。

总的来说,他们家大门敞开就是为了让人随意进出、观赏,也就是将他的生活公之于众。可以说这一举措要比他做再多的努力恐怕都要来得快,毕竟大家都清晰明了的知晓郭子仪的一举一动,皇帝自然就很难给他扣帽子了。

这样郭子仪自觉点,也便不用互相猜测来猜测去了。不得不说郭子仪的这个轶事确实精彩。

三、郭子仪的财力

郭子仪家大门敞开肯定得失去点什么,不过在任何事情面前,全家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古代一牵连就是整个九族,这个后果想必要比丢一些身外之物要好的多。

而且郭子仪可是朝廷重臣肯定是家大业大,手中的钱财来源肯定是多方面的。

首先郭子仪本身家中就有人在朝为官,自然是官宦世家,本来的条件就不错,自己进入仕途后,肯定官俸就成了他经济上的主要来源。然后职位提高的同时,官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有了功绩后,郭子仪不仅被封为了代国公,还食邑千户。我们常说皇家贵族,而在军功之列,郭子仪可以说也称得上是贵族。

还有别忘了郭子仪可是三朝元老,这期间的赏赐郭子仪肯定也是拿的手软。总之郭子仪也便家大业大起来,财力上自然也是得配得上他的身份和地位的。

所以郭子仪晚年家中确实好东西不少,而郭子仪的势力更通过这一点也能看出,他也便很难逃过皇帝的忌惮,聪明的郭子仪自然也就得做出行动来。

结语

郭子仪的智慧有目共睹,关于他的“轶事”很多,无疑都处处透露着他想要“功成身退”的心思,好在一切行动有效,才得以保全了家族,更保全了他们荣华富贵的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军阀混战的场景频频上演,倒戈叛变的情节屡见不鲜。然而,在1924年到1925年...
原创 靠... #历史开讲# 犹太人,欧罗巴人种,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展览现场。 《山海经》。 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 ...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4年9月20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以下哪件文物有“天下第一剑”之称?越王勾践...
南大“雪域寻音”团队 开展进藏... 今年7—8月,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师生组成的“雪域寻音”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重庆、陕西、贵州、浙江等...
原创 慈... 引言 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一手操纵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早已摇摇欲坠。当时,老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原创 “... 公元1399年,大明帝国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由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变,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在这...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首次“... 彝文、东巴文、方块瑶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种类丰富却鲜有人知,如今,随着云南古籍数字化提速,公众...
原创 从... 19藩属国、1316万平方公里领土,清朝是怎样走上巅峰,完成扩张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
原创 满... 生活在各个朝代的公主们,虽然都是皇帝的女儿,皇宫中的金枝玉叶,但是她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却是完全不同。...
又一史料文献公开!侵华日军七三... 在“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日本学者松野诚也联合发布了...
原创 为...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达的战争,在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发动以后,一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卷入...
原创 非... 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前言 让我们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 这个无处不在的短语几乎只适用于非洲:“前殖民...
原创 为... 每每提及我国的淡水资源都会让广大网民想起并叹息的名字一一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网友频频...
原创 原...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上元节。在唐朝,上元节是全国百姓的国庆节,更是情侣们浪漫相...
原创 “... “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礼遇,而且是臣子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公羊传》中记载“诸侯...
“中华第一塔”有多高? 揭秘“... 永宁寺塔作为北魏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
原创 他... 导语:他立过10次一等功,有56枚勋章,太爱闯祸只当了粮站站长 中国的历史发展上,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
原创 苏... 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1878年8月27日—1928年4月25日,波罗的海德意志族人, 沙俄...
原创 清... 《偈颂一百零四首》曾言:“家丑岂容外泄,刚被儿孙告讦。”古往今来,我国便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说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