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刘禅宣布向曹魏投降之后,蜀汉实际上还有一支武装力量——姜维部。姜维虽然早年以魏国降将的身份归汉,但观其一生,可知他的确是一位汉室忠臣。面对国破主降的局面,姜维必然不甘心,设计,意欲夺回汉室江山。于是,他先是假意投降钟会,一步步劝钟会陷害邓艾,诛杀魏军将领,最后怂恿钟会在书中自立为王,姜维欲利用钟会之手削弱在蜀魏军的实力,等到时机合适,他再出手做掉钟会,重新拥立后主。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钟会在采纳了姜维的建议后,日益骄纵,赏罚无度,激起了魏军将领的不满。于是,兵变发生了。兵变中,钟会带着自己的皇帝梦,命归黄泉;作为所谓“钟会腐化”的始作俑者,钟会的很多“暴行”都是在姜维的建议下产生,姜维自然也难以脱身,这位蜀汉最后一位忠臣的大将军,怀着他未酬的壮志,饮恨而终。
《三国志》中,对姜维的结局,仅一句话描述:
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
愤怒的魏军,实在是难以忍受钟会的压榨,奋起反抗,诛杀了钟会和姜维,乱军之中,姜维的夫人和儿子都没有能够幸免,皆为所害。除此之外,对姜维之死,没有过多的描述。然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其对姜维之死进行了在创作:
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宫中死者数百人。卫瓘曰:“众军各归营所,以待王命。”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
姜维在钟会死后,本身准备突围出去,但突然心痛加重,自知难以活命,于是乎,自刎而死。姜维死后,魏军为了报仇,将姜维的腹部剖开,发现他的胆有鸡蛋那么大。这显然是以小说的笔法,来称赞姜维的“胆魄”,在古代,“胆大”常常被与“勇气”联系起来,说姜维胆大,是在夸姜维的勇气可嘉。如果真的按照现实世界的科学常识来理解的话,姜维可能患有胆结石或者胆囊息肉,这也说得通,姜维的胆囊出问题后,疼痛放射到了左胸口,于是无力杀敌——但这显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写“取胆”这一情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现魏军此时的愤怒。那么,魏军为何如此愤怒?
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姜维在加以归顺钟会之后,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唆使钟会诬陷邓艾;诱使钟会在蜀中自立为王;虐待军事。邓艾本是此次征讨蜀中的大将,军队中自然有不少的亲信,如今钟会在姜维的挑拨下,诬陷邓艾不轨,并且上报司马昭,将邓艾抓起来,押送回曹魏治罪,这自然是得罪了邓艾的心腹;另外,钟会听信姜维的所谓建议,对下属进行严苛的管理,魏军将士稍有不慎,便可能性命垂危,《三国演义》中如是描述:
众皆恐惧,只得相从。画字已毕,会乃困诸将于宫中,严兵禁守。维曰:“我见诸将不服,请坑之。”会曰:“吾已令宫中掘一坑,置大棒数千;如不从者,打死坑之。”
可见钟会对部下的恐吓,魏国官兵,人人自危。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魏军对姜维的恨意,甚至超过了钟会。因此,姜维死后,已经杀红眼的魏军将士,也没有放过他,剖开了他的腹腔,取出胆囊,以发泄对姜维的愤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