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是一处修建在山腰上的人工河,它全长1500公里,耗时差不多十年时间才修建完毕,被誉为“新中国奇迹”、“世界第八奇迹”。要知道,红旗渠是在1960年开始动工修建的,那时候几乎全凭人力,这项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当年修建红旗渠工程的指挥者之一,他的名字叫杨贵,曾担任红旗渠建设总指挥部政委等职务,为红旗渠的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杨贵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杨贵出生于1928年,河南省卫辉市人,抗日战争时期,杨贵参加了革命工作,领导家乡减租减息,参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也在我党的带领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杨贵继续在家乡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领导群众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杨贵担任了安阳地委副书记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等职务,领导建设了红旗渠。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当时杨贵也受到了冲击,1966年12月,杨贵被罢官,并受到了造反派的批斗。
1968年4月,在总理的关怀下,杨贵重新复出工作,担任了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以及林县县委书记等职务,重新领导红旗渠的配套工程建设,并圆满完成了红旗渠的建设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在这之后,杨贵受到重用,尤其是1973年之后,他不仅当选为河南省委常委,而且还协助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开展工作,开始到省委办公。这一年的“十大”,杨贵也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十大”之后,杨贵留在北京参加中央读书班,10月,担任公安部部长的李震自杀,当时围绕李震的案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自杀;二是他杀。“四人帮”认为这起案件背后有阴谋,支持“他杀”,而公安部副部长刘复之与于桑从专业角度分析李震是自杀,双方围绕这个问题争执起来。
11月初,在“四人帮”的建议下,正在参加中央读书班的祝家耀被调到公安部,担任了公安部的副部长。总理不想让“四人帮”控制公安部这样重要的部门,于是也提议正在参加中央读书班的杨贵进入公安部,同样担任公安部的副部长,排名排在祝家耀的前面。
11月16日,杨贵正式进入公安部。因为祝家耀是支持“他杀”的,而杨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他杀”的根据一个一个地排查,一一做试验。最终杨贵也通过一番认真细致的调查,排除了李震“他杀”的根据,查明了这起案件。
1979年,杨贵被降职,调到山东渤海农场担任副场长,在这之后,杨贵又担任了“三西”地区办公室副主任、扶贫办公室顾问、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继续致力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业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1995年,杨贵离休,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享受副部级待遇以及部长级医疗待遇,过着平淡的生活。2018年,杨贵因病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