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发兵攻打原国(位置在今河南济源)。原国是个小诸侯国,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国君是原伯。
对于拿下一座小城,晋文公并未放在眼里,仿佛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去去就回。晋文公认为十天的时间绰绰有余,于是只让士兵们每人携带十天的口粮,轻装向原国进发,同时跟士大夫黄越约定了十日后返回。
出乎晋文公预料的是,当时正值冬季,天气严寒。晋军来到原国城下时已经下起了大雪,给攻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原国的军民守城决心又非常坚定,晋军虽然包围了城池却毫无进展,眼看十天归期将至,晋文公果断鸣金收兵返回,不打了。
这时,负责打探消息的军士跟晋文公说:“大王先别急着撤军,最多还有三日,城内必乱,到时可一举攻下。”原来,冬季食物匮乏,城中的粮食已经耗尽,加之围城多日,物资得不到补充,守城士兵都开始挨饿了。晋文公身边的谋士也纷纷劝谏,说这时候撤军将前功尽弃,太可惜了,姑且再等几天吧。
晋文公不同意,对谋士们说道:“我跟黄越已经约定好十天返回,现在时间已到,为了一座城而丧失我的信用,这事我做不到。”于是晋军只好打道回府。第二年春,晋文公再次出兵伐原。这回,晋文公与谋士们约定:一定要拿下原国再回师。
晋文公上次为了恪守诚信而退兵,这回又下定决心攻下原国再返回,原国人听说后,知道晋文公言出必行,原国国力弱小难以抵挡,还不如主动归附,以避免兵祸。归附晋文公这样以诚信为本的君主,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于是原伯带着军民出城向晋文公投降。
旁边的卫国国君听说后,也担心卫国有一天会被大国吞并,与其被大国攻伐而失国,倒不如选择一个靠谱的君王主动归附,主动选择比被动接受要好的多,于是卫国也投降了晋文公,晋文公搂草打兔子,收获意外之喜,完全是因为诚信的人格魅力。
其实晋文公早在流亡楚国时期,楚成王收留了重耳,并盛情款待,重耳为了报答楚成王的恩义,曾对楚成王许下承诺:日后我当了晋国君主,如果晋楚交战不可避免,楚国军队一定会主动退避三舍,以报答您的恩情。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为了救援宋国,与楚国军队对峙于城濮,晋文公信守承诺,主动撤退九十里。可见晋文公一直都将诚信作为处世的最高原则。
由此小编又想到了,在晋文公去世百年之后,孔子曾跟弟子子贡探讨治国之道,其中孔子对子贡说,治国不外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就是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和士兵,在加上百姓的信任,就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子贡进一步问道:“如果要在三者中去掉一项呢?”孔子曰:“去兵”,子贡又问“再去掉一项呢?”孔子曰:“去粮”,子贡终于明白,三者中孔子最看重的是“民信之”,也就是取信于民。在以信立国这一点上,晋文公与孔子不谋而合。
在今天,诚信依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之人必然人脉畅通,容易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机遇;诚信的企业也会受到合作伙伴的青睐,从而获得长久稳定的利益;对于国家而言,强大的公信力是立国之本,国之信重于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