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母亲王娡:从民间离异女到西汉皇太后,她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19 15:32:58
0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后中,汉武帝母亲王娡的经历颇有些另类。

在嫁给汉景帝刘启之前,王娡其实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可即便如此,王娡仍然能够改嫁太子,生下未来的皇帝,还登上了皇后、皇太后这样的高位。

从民间女子到一国皇后,王娡是怎样实现阶层大跨越的呢?

1.

要讲清王娡的故事,得从王娡的母亲臧儿说起。

臧儿是项羽手下的诸侯王燕王臧荼的亲孙女,后来项羽兵败乌江,臧荼投降刘邦后又因谋反被斩杀,臧儿从此流落民间,成为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

虽然生活平平淡淡,但臧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野心。有一年,臧儿给已经嫁人生女的大女儿王娡算了一卦。这一卦非同小可,相士说王娡是大富大贵的命,能生下天子。

臧儿听了立刻两眼放光,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了王娡家里,对正带着女儿玩耍的王娡说:“快别做这些没用的事了,你命里富贵,能生下天子!”

王娡听得目瞪口呆:“您是说我夫君金王孙他以后能当皇帝?”

臧儿不屑一顾地啐了一口:“呸,就凭他?快得了吧!命是一回事,机缘还得自己找。女儿啊,你得进宫!”

王娡虽然觉得母亲的话荒诞不经,但架不住母亲的威逼利诱。考虑片刻后,她快刀斩乱麻般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抛夫弃女,隐瞒婚史,参加太子府嫔妃征选!

数日之后,王娡果真顺利地被选送到太子刘启的宫中,成为了一名侍妾。

为什么王娡嫁过人还能嫁到太子府呢?首先当然是因为她很漂亮,其次西汉时对女子再嫁之事并没有那么介意。

像刘启的祖母薄姬在嫁给刘邦前,曾做过魏王魏豹的侍妾,但并不影响薄姬日后的母仪天下。

当然,嫁到太子府不等于能在太子府顺利生存下去。看过《甄嬛传》的小伙伴都知道,后宫佳丽如云,没点儿情商和智商,不可能活得过三集。

民女出身、毫无背景可倚靠的王娡是如何从刘启的众多侍妾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赢家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她超强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了。

2.

总体来说,王娡进入太子府后的升职进阶路线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得到夫君刘启的喜爱和怜惜。

进入太子府后,王娡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温柔贤淑、通情达理的人设。她对下人们宽厚温和,经常把刘启赏赐给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们,所以人缘相当不错。

刘启也觉得王娡乖巧懂事,流连于她的温柔乡,没过几年,王娡便生下了三个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

在第四次怀孕时,王娡动了一个小心思,她对刘启说:“妾做了奇特的梦,梦见太阳扑到了妾的怀里。”

刘启听完大喜过望,说:“这是贵兆啊!”

是不是贵兆无从验证,为即将出世的儿子造势和炒作,让刘启刮目相看才是核心目的。几个月后汉文帝过世,刘启继位成为了汉景帝,王娡也生下了深受刘启看重的第十子刘彘(

zhì

),为日后成为皇后增加了筹码。

除了擅长造势,王娡也非常善于审时度势。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刘启的弟弟梁王刘武在战争中立下大功,并斩获金银珠宝无数。

刘武仗着窦太后的偏爱,一心想做皇太弟,此次立功后更是拿着珠宝四处收买人心,宫中不少嫔妃都得到了刘武的馈赠。一时间后宫中珠光宝气,闪亮无比。

王娡却保持素净,一样珠宝都不戴。刘启问王娡:“你为什么不戴首饰?”王娡回答:“这是梁王送的,臣妾觉得戴着不妥。”刘启长叹一口气:“梁王借花献佛,收买人心,这么大的后宫,只有你能懂得朕的心思。”

众人皆醉我独醒,看透刘启对亲弟弟梁王的防范心理的王娡,从此在刘启心中的分量更重了,不得不说,她确实是个聪明人。

第二步,和婆婆窦太后搞好关系。

汉朝讲究以仁孝治天下,进宫之后,王娡对刘启的母后窦太后孝敬有加,关怀备至,深得窦太后的认可和信赖。

平定七国之乱时,窦太后召集后宫嫔妃募集军饷,很多嫔妃都不太乐意捐出私房钱。王娡却不假思索地带头捐出了一对玉镯和一支黄金簪,给窦太后留下了慷慨大方识大体的印象。

第三步,和大姑子馆陶长公主结成同盟。

王娡的大姑子,刘启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颇得窦太后欢心,和刘启的感情也很好。为了永保富贵,刘嫖想让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等刘荣登基了好做皇后。

只是刘荣的母亲栗姬性格高傲,向来不喜欢刘嫖,听明刘嫖的来意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当场拒绝。

刘嫖又羞又恼,正暗自生闷气时,王娡主动找上门来说:“公主殿下,跟我们家彘儿结亲可以吗?”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王娡的话让刘嫖深受感动,立马对王娡和刘彘产生了好感。接下来,刘嫖新仇旧怨一起算,动不动就在母亲窦太后和弟弟刘启面前吐槽栗姬这人不行。

刘启一开始不相信,但架不住姐姐天天发牢骚,加上栗姬确实是狂傲惯了,经常不给刘启好脸色,进一步压低了分值。

有一次,刘启生了重病,他担心时日无多,便把栗姬叫到床边,恳求她在自己百年之后,善待自己的其他儿子。没想到栗姬不仅不同意,还对刘启出言不逊,气得刘启的病当场好了大半。

虽然对栗姬如此失望,但刘启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废长立幼。王娡知道,此时万事俱备,还欠一把东风。于是她暗暗联系大臣,让他们向刘启上书,请求封栗姬为皇后。

“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史记》

刘启一听栗姬还想做皇后,顿时勃然大怒:“无德无才,倒是有野心,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吗?”

盛怒之下,刘启直接下令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改封为临江王。栗姬又气又恨,请求见刘启申辩,但刘启对她已彻底失望,根本不给她见面的机会,最终栗姬忧惧而死。

栗姬死后,王娡被封为大汉皇后,12天后,她的儿子刘彘被封为太子,得了个赐名叫刘彻。九年之后,刘彻继承皇位,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汉武帝,王娡也随之成为了皇太后。

3.

从平民女子到皇太后,王娡的人生堪称一部大写的逆袭史。

她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凭借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和隐忍低调的处事风格实现阶层大跨越,殊为不易。

王娡能成功,一是目标明确、性格坚毅,从不在蝇头小利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汉景帝、窦太后、馆陶长公主等人眼里,形象十分积极正面;

二是情绪稳定、从不内耗,所以接住了命运抛来的无数橄榄枝,让自己的上升筹码越来越多;

三是人情练达,情商极高,善于借力。当一个人全力以赴去做发自内心渴望之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虽然因为擅长弄权,阴谋不断,史书上对王娡的评价并不高,但她作为一个毫无后台支持的弱女子,能在一路谨小慎微保全自己的同时,为儿子蹚出一条光明大道,在儿子登基后,也没有借助太后的身份祸乱朝政、为所欲为,已经算得上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了。

你怎么看待王娡?欢迎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作者:穆罕默德·阿尔布德里·斯利曼·巴希尔,喀土穆大学考古系助理教授。 博物馆的建立与重要性 苏丹...
原创 如... 大明皇帝中,能称得上勤政的少之又少,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其后的历朝皇帝大多对政事...
原创 契... 契丹和回鹘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要少数民族。契丹人曾建立辽朝和西辽等重要王朝,深入影响了中国历...
原创 明... 大明朝国运276年,在位十六个皇帝。其中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应天府(现南京),第二任皇帝建文帝...
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 ◆游太行泉城 逛邢州古街◆ 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受追捧 阅邢窑历史 忆大唐瓷都 “这件白釉...
原创 拼...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晋... 深夜静谧,或曾思索历史进程的推动力究竟源自何方?是伟大英雄的振臂高呼,亦或是普通百姓的共同心愿?还是...
原创 溥... 公元前221年,嬴政扫灭六国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嬴政称自己为始皇帝,然后子孙延续二...
原创 朱... 我们知道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一个十分有名的皇帝,因为他能够从一个穷小子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实现人生...
原创 古... 在《礼记·玉藻》中有这样一段话:“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
原创 唐... 前言 他曾经是那么地富有抱负,要让国家焕然一新;他曾经那么地英明神武,要使帝国再次威震四方。然而大唐...
原创 攻... 攻韩还是伐蜀,对秦国来说是关键时刻,是定下秦国未来的战略目标,稍有差错,将全盘皆输。 朝中文武大臣,...
原创 假... 阅读文章前,希望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以便日后持续为您推送文章,您的支持就是小龚前进的动力。 ...
原创 商... 河南大地,每座城市几乎都是古都。但商丘是最早的古都,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可发现甲骨文之后...
原创 朱... 历史上在中原大地上建立王朝的时代也是比较多的,这其中像大辽、金国、元朝等等,这些游牧民族在中原也是有...
原创 张... 霍元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术大家,除了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之外,很多有关霍元甲的影视剧,也在不断轮番播出...
原创 清... 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除了所展现出来的文明不一样之外,人们的...
原创 清... 在清朝臣子、百姓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流放宁古塔于披甲人为奴便是他们的结局, 而皇室贵族犯错则会被送到宗...
原创 为... 前言 在历史的殿堂中,有些皇帝的命运似乎早已被宿命所注定。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时期饱经动荡...
原创 宋... 文|阿尔法 编辑|阿尔法 宋代的重商,是相对于传统的轻商、抑商而言的商业政策。 自西汉以来各王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