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满腹奇谋经纶,却惨遭同窗好友陷害而死,时也命也!
迪丽瓦拉
2025-07-20 23:03:19
0

文/花开无田

公元前233年,秦国牢狱里,韩非拿起面前的一杯鸩酒一饮而尽,至此这个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就此消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

韩非,出身韩国贵族,相传是韩王歇的儿子,有着韩国公子的身份。贵族也有不同,强盛国家的贵族连其他国家的国君都敬畏和景仰,弱势国家的贵族存在感则极为薄弱,比如生在韩国的公子韩非。

我们了解到的韩非,是以学术家的形象出现的,而不是像战国四公子那样门客众多的贵族形象,也不是像李斯、范雎一样,是诸侯国有名的政客。韩非的一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他的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的。我对韩非的评价就是,有商鞅的才华和见识,也有着孙膑的坎坷和不平,韩非的著作,像《孤愤》、《五蠹》等脍炙人口的法书,连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拍案叫绝,心潮澎湃地说着“若得见此人,吾死而无恨”的话。

生在战国七雄里最弱的韩国,偏偏韩国还靠着最强的秦国,一不留神就可能身死国灭,韩非就是处在火山口的贵族,但弱小的贵族也是贵族,生在优渥环境下的韩非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人生识字忧患始,学有所用的韩飞也看到了韩国的悲惨处境,尽管现在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说不定哪天秦国发兵打来,一夜之间就会沦为生死未知的阶下囚。

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评价韩非:“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韩非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他的口吃如果不是天生的话,那么他就是在后天忧国忧民的情况下急出来的。韩非自此发奋苦学,只为有朝一日能做个满腹奇谋妙计的治世能臣,在殿堂上指点江山,改变韩国羸弱的悲惨国运。学无止境,韩非认为自己在韩国的书早已读遍了,他渴望寻找一位渊博的大师来给他指点迷津。

韩非找到的恩师是儒学大师荀子,一个在史书上高度评价却被历代儒学学者抨击的矛盾人物。荀子被后人誉为“儒学的集大成者”,但在文学界却是离经叛道的怪人,他从孔孟之学为师,但又提出礼法兼用,这样的行为在儒法对立的先秦时期是不被理解的。

韩非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楚国,成为荀子的学生,荀子的“礼法并用”思想对韩非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韩非的早年法学思想追根溯源,来自于老子的道学,再有老师荀子的儒法学影响,韩非结合法、道、儒三家特点,形成了自己法、术、势的法学三大观。

荀子强调统治者刑法治民,韩非进一步提出用权术驭臣,结合当前的形势来改变自己的统治方式。韩非的一生就是这样的矛盾体,他渴望为养育自己的韩国做些什么,却又被韩国漠视和排斥。

荀子还有另一个学生叫李斯,李斯的名字众所周知,秦朝位高权重的丞相,亲眼目睹了秦一统天下的大业。

学生时代的李斯认为自己的学识和地位远不如出身高贵的韩非,这就造成两人虽是同窗却无同窗之情的尴尬局面。贵族韩非抱着辅佐国君、扭转乾坤的理想,平民李斯则是封官加爵、荣华富贵的人生目标。韩非的贵族身份决定他不能像李斯那样,游说诸侯国,成为王上宾,他只能忠于自己的家族,一个几近崩溃的王族。

学成归来的韩非怀揣自己的理想,多次上书韩王安,规划着自己的变法蓝图,可天真的韩非没有意识到韩王对自己的忌惮。如同魏王对信陵君的百般提防,韩王安对韩非也是充满着敌视,身为一国贵族,威信高于一国之君不是一件好事。即使韩非一心一意地献谋献策,韩王安都会将韩非的奏章以弃之敝履的方式处置,一次次满怀希望的上书,一次次地被束之高阁。外面的人以为衣食无忧的韩非高贵快乐,里面的人认为一心变法图强的韩非像个空手套白狼的愤青。

李斯剧照

韩非备受冷落呵无视的时候,咫尺之间的秦王宫又是另一番风景,韩非拥护专制的学说里,一字一句都透着股血腥气,这让崇尚严刑峻法的秦王嬴政大呼痛快,他认为自己遇到了知己。

公元前233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韩王安在秦王的暗示下派韩非出使秦国,韩王安的心里认为可算送走一个让他头疼又无奈的宗亲子弟。最理解韩非的知己,竟然是韩非最大的敌人,纠结矛盾的韩非在接受秦王规格极高的礼遇时,心情的复杂可想而知。

虽然韩非著书立作是把好手,但他对诡谲变幻的政治风云看得却不是太透彻,比起能言善辩的国相李斯,韩非陷入了不可知的谜团。出于这种重重矛盾,韩非犯了个冒失的错误,他向秦王提出三点计策,第一是希望秦王相信宗亲,远离毫无血缘关系的朝臣,第二是希望秦王杀了郑国,不要再修劳民伤财的郑国渠,第三则是力劝秦王放弃攻打韩国,把战略目光放到最有威胁的赵国那里。让韩非没有想到的是,他提出的三条建议,条条戳痛秦王的那颗早已坚硬的心。

秦王的亲生母亲赵太后和假宦官嫪毐生下二子,并且还想废黜自己,让私生子做秦王。连母亲都是这样心狠手辣,叔侄兄弟更不能相信。对于韩非的第二点,郑国渠眼看就要完工,虽然耗损不少国力,但对秦国的水利也有确确实实的好处。最为忌讳的是第三点,在秦臣纷纷上书攻韩的时候,韩非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极力要求存韩。

秦王嬴政

这一点让秦王看到了韩非的不为所用,他毕竟是韩国贵族,万事以韩国为第一位。再有巧舌如簧的李斯给失望的秦王那么一阵耳边风,秦王对韩非的态度由知己好友转为十恶不赦的敌人,怒火中烧的秦王下令将韩非逮捕入狱。

韩非入狱后,渐渐明白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托同窗李斯给秦王上书,指出秦国的确具备横扫六合的条件,“举赵楚,亡韩魏,灭齐燕”。然而这封上书究竟传没传到秦王那里,还是个未知数。

等到后悔的秦王派人营救韩非时,他早在狱中毒发身亡了,一个纠结到死的青年贵族结束了自己不得志的一生。

公元前230年,韩非死后的三年,韩国作为秦国统一的第一目标,就此灭亡。

花开说: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残酷无情的滚滚前行,即便是如同韩非这样优秀的人才,在其面前也被其碾压的粉身碎骨,这就是“时也命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杭...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大家对文物的认识可能还仅限于《甄嬛传》里的一些道具,里面的珍宝、器物的面貌都非常...
伪满皇宫博物院缅怀历史铭记九一... 9月18上午,伪满皇宫博物院联合社会各界举办了“缅怀历史 ,淬练初心”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铭记活动...
原创 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是“君权神授”,是百姓眼里的真龙天子,...
原创 为... 一是皇太极的运气太差,他的能力放眼清朝十二帝足以排进前三,在历朝历代的太宗之中,皇太极也是第一序列的...
铭记历史!“北国火种 抗联丰碑...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9月18日,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共青团哈尔滨学院委员会主办,哈...
令人自豪!唐青花的“故乡”在郑... “我可以骄傲地说,郑州是唐代青花瓷的故乡。时隔多年,每当想起发掘出这两件唐代青花塔式罐的情形,心中还...
年节聚会“AA制”百年前的会馆... ◎袁家方(北京城市学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会馆也不例外。所有的会馆,从创始之初,就有管理规章的制定...
原创 历... 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有的皇帝资质平庸,却能脚踏实地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相反,有的帝王明明天资聪...
原创 太... 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如果要没有宣武门那场政变,恐怕他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拱手把皇位让给李世民。 李渊...
原创 苏... 每当看到一些侵略战争时,我们往往会因为受侵略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战火中而同情。看到他们流浪在破败的街头,...
【理论直播间】“简”述历史 “... “简”述历史 “牍”懂中华 ——我们为什么要策划《简牍探中华》 慎海雄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社会的...
原创 论... 论武艺,关羽怕庞德,黄忠惧张郃,张飞、赵云、马超又怕谁呢? 话说三国多少英雄,趁此东汉末年的乱世,...
原创 警... 1941年7月,刘震率队进入安徽蒙城县涡河边的龙亢镇后,这时他突然接到上级电报:“胡服同志前往苏北,...
原创 他... 223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后主刘禅继承皇位。与此同时,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总揽蜀汉所有的军国政务。...
原创 战... 多年以前,有一个战斗英雄,因为不幸受了重伤下落不明,国家苦苦寻找33年,最终发现他原来在四川,已经隐...
原创 她... 晚清时期,照相技术已经流入我国,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们已经开始享受拍照,尤其是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照相,所...
原创 日... 中国的东三省是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这里不仅面积辽阔,而且还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
原创 罪... 古代犯人和现代犯人的区别 在古代,我国收押犯人相当随意,往犯人的脖子上套一个枷锁便直接丢入牢房。但到...
原创 大... 对于清朝这个朝代,相信我们很多人在本心的观念之中,还是有一定的排斥的,因为清朝是终结了明朝的一个朝代...
原创 项... 自古时势造英雄,在不同的朝代总有一些名声大噪的历史人物出现。在秦王朝没落之后,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不断...